
联村联到根上 联户联到心上——省人大环资委赴联系点送文化送科技下乡纪实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2-10-12 00:00:00
9月21日,受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多明委托,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刘洪泽、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办副主任雪毓萍一行4人,赴联系点陇南市武都区汉林乡汉坪村和唐坪村,开展送文化送科技下乡活动,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汉林乡虽然位于陇南市近郊,但沟壑纵横,植被稀少,山坡大多裸露,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经济社会一直比较落后,群众生活相对贫困。加上“5·12”地震受灾严重,损失巨大,因灾返贫人口很多,至今还有不少群众住在抗震救灾的帐篷里面。全乡13个行政村共有11737口人,仅拥有耕地8400多亩,人均只有不到0.7亩,且为半干旱山坡地,极为贫瘠。种植业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花椒、旱作辣椒为主,产量低产值少。2011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875元,收入主要来源于特色经济林产业花椒种植和劳务输出。当地政府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大力引导发展特色花椒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目前全乡栽植花椒总面积1.3万亩,其中耕地栽植77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2%,2011年花椒总产量110万斤,总产值2750万元,户均产值11800元,除去务作、管理和采摘成本,人均花椒纯收入158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55%。花椒种植已经成为汉林乡重要的主导产业,较之以前种植农作物,农民群众的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离脱贫致富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尚有很大差距。在大力发展花椒种植的同时,汉林乡还因地制宜,在海拔较低地带发展油橄榄种植,在海拔较高的荒山荒坡发展核桃种植,在高寒阴湿地区发展中药材种植,初步形成了以海拔高度为片带的立体特色经济林和中药材支柱产业体系。
省人大环资委认真调研分析了汉林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自然环境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植被覆盖稀疏,水土流失严重;人口多土地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体系落后;劳动力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素质整体偏低、因病因灾因学致贫现象严重;主导产业花椒品种单一、种植技术落后、成本高产量少价格低,造成增产不增收。针对以上实际情况,在多次征求省内农业、林业和经济学专家的意见后,省人大环资委决定,采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讲授普及文化、科学、法律、农业等农村实用知识,推广花椒栽培技术相结合的形式,逐步改善联系村的自然环境和村容村貌,扫除青壮年文盲,普及花椒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进而提高全村干部群众的文化水平和农技知识水平,为脱贫致富创造基本条件。
有了对策,就要抓紧行动。在积极争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地质灾害治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的同时,省人大环资委多次深入联系乡及村、社、农户,调查摸底,掌握真实情况。本次进村入户,省人大环资委有针对性地邀请陇南市特色产业研究院花椒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杨建雷和陇南市茶叶果树站高级工程师田耀辉等专家,在汉林乡政府会议室进行了主题为《陇南市花椒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的科技培训会。培训结合幻灯片播放,以陇南花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劳动力价格上涨造成增产不增收;病虫害猖獗,防治技术不到位;科技服务力度达不到产业发展要求,综合管理水平差,加工环节滞后等问题为切入点,对花椒主栽品种选择、嫁接育种等品种改良推广和病虫害防治、椒园科学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授。培训会上还印发了《花椒嫁接技术》、《花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花椒综合管理作业日历》、《花椒土制农药技术》、《椒园综合管理技术》等5套技术资料。汉林乡及13个村的20多名乡村干部和汉坪村、唐坪村近140多名群众认真听取了讲座。
培训会后,杨建雷分别来到汉坪村和唐坪村花椒园里现场传授花椒嫁接、栽培、修剪、管理技术,手把手教农民群众花椒嫁接、修剪技术。村民们热情高涨,聚集在花椒园里,交流着花椒栽培技术,久久不愿离去。他们希望省人大环资委经常组织专家为联系点群众传授农业实用技术,提高他们的农业技术水平。
汉坪村村委会主任靳早福说,这样理论结合实际的技术讲授,在他们村还是第一次,村民们非常欢迎。汉林乡党委书记李旭东说,这次培训切合本乡花椒生产实际,针对性很强,讲解通俗易懂,深受农民群众喜爱。以前由于不懂技术、疏于修剪、管理粗放,汉林乡主导种植的花椒品质、产量和销售价格一直上不去,群众增收很难。这次省人大环资委邀请花椒专家送技术到乡村,看准并抓住了汉林乡的主要问题,对于全乡改良花椒品种、强化椒园管理、提高花椒品质和产量,最终增产增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以后要主动和专家联系,在各村培养花椒栽培能手,带领全乡群众认真学习花椒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向科技要产量要产值,为全乡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群众稳步走向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要掌握科学技术,成为花椒种植能手,光有干劲是不够的,还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针对汉林乡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低、文盲半文盲较多的现状,省人大环资委还在花椒丰产增效关键技术培训会上,向汉林乡政府赠送了适用于幼儿识字和青壮年扫盲的汉字普及书籍——《孙悟空巧变汉字》一书100套600本,由乡政府转发给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壮年农民,并组织他们学习,以尽快扫除全乡青壮年文盲,提高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和创业致富能力。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省人大环资委送书普及文化知识,扫除青壮年文盲;送科技普及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这样做双联工作,正如陇南公路边的标语一样,“联村联到根上、联户联到心上”,抓住了联系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温暖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