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在行动】联村行动 践行双联

稿件来源:甘肃日报      发布时间:2013-01-18 00:00:00


双联行动启动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大力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把双联行动同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干部素质相结合,同人大职能特点、人大工作任务相结合,组织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及8万多名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双联实践,全面落实双联六大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积极响应迅速行动


省委双联动员大会召开会后,省人大常委会随即下发通知,倡导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积极响应,结合自身特点和本地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


省人大常委会6位副主任分别带领机关11个厅级部门负责人,分赴6个县区15个联系点,先后深入400多户、走访1000多人次,召开100多次座谈会,了解群众贫困状况,科学制定工作规划,分层分类扎实推进帮扶工作。为确保任务落实,省人大常委会机关还先后抽调50名干部长期驻村开展工作。


针对联系村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省人大常委会会同机关双联办积极协调省扶贫办,对联系村按每村20万元标准建立了扶贫互助基金,并为联系村协调落实了道路建设、危房改造、日光温室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目前已争取落实和开工的项目4000万元,改善了联系村的基础条件,坚定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针对联系村产业结构单一、种养殖技术应用不够的问题,省人大民侨委、农业与农村委、研究室等单位积极筹划,多次组织联系村干部群众赴康乐、广河、天祝和陇西参观考察,并举办科技讲座、日光温室种植技术培训等活动;省人大环资委、法制委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了陇南市花椒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科技培训会;省人大办公厅结合三下乡活动,邀请畜牧专家到联系村开展知识讲座,聘请师资力量为联系村群众讲解病虫害防治等科技致富知识,开阔了干部群众的视野,激发了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热情。


全省各市州人大常委会也积极行动,兰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五联四进”活动,各级人大代表共走访贫困户813户,考察调研项目110个;酒泉市各级人大代表共落实帮扶项目130个,落实项目资金2.02亿元;张掖市人大常委会采取代表小组联系村、人大代表联系农户的方式,大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临夏州人大常委会明确提出围绕双联发挥好政策宣传员、民意反映员、发展促进员、情绪疏导员、基层组织建设协作员、典型推广员“六大员”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履职中助促双联


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人大工作自身特点和代表工作实际,将双联行动与人大依法监督工作相结合、与代表工作相结合,推动解决一些关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2012年3月28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并于当年5月1日起施行。结合双联行动,《条例》在扶贫措施中强调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制定落实扶贫对口帮扶计划,通过采取项目扶持、人才培养、信息技术服务等措施,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提高增收致富能力”,及时将省委开展双联行动的决策部署体现在法规中,使双联从法律制度层面上得以确定。


金昌市各级人大积极发动群众,落实蔬菜、畜牧业和林间循环种养模式24万亩,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43.5万亩;承接落实农业特色产业、公益事业发展等项目48项,带动群众自筹和社会资金投入2.39亿元,加快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同时督促有关方面降低担保门槛,简化贷款程序,协调发放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4.6亿元,支持7024户发展大棚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预计年收益可达1.2亿元以上,仅此一项,贷款户户均获益1.7万多元,拉动全市农民年均纯收入提高近700元。


酒泉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协同16个部门联系玉门市独山子乡,通过双联行动帮扶,预计2012年年底,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303元,增收381元,比上年增长40%以上。


代表小组的活动是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依法履职的重要渠道。白银市共组建代表活动小组92个,组织开展为联系户定一个致富规划、办一个急需实事、出一个脱贫点子等活动。张掖市人大组织全市4355名各级人大代表组成175个代表小组,集中开展视察活动近150多场次,培训交流35场,为联系村提出意见建议290多条。


凉州区人大开通民意直通车,通过人大代表征集有关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900多条,转交有关部门办理,目前已办结382条。平凉市人大代表通过走访,收集到群众意见建议2500多条,部分代表带着发现的问题,积极参与各类调研和执法检查98次,提出建议意见306条。陇南市把双联行动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闭会期间的代表建议,及时交办、现场督办,收到良好效果。


人大代表在行动


全省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双联实践,主动为联系村户分析贫困原因,找路子、定计划、培产业、选项目、输劳务;科技界代表积极为群众提供发展现代农业、畜牧养殖业、林果业等方面的信息、技术;企业界代表帮助农民发展农合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和蔬菜保鲜、加工、运销等后续产业,并提供用工信息、岗位,为农民转移就业创造条件;农民界代表为贫困群众联系地膜、化肥、良种等农资,帮助联系户群众解决生产方面的实际困难。


兰州市人大代表张利军出资200多万元,为河口乡各村用于基础设施和文化阵地建设,给青杨村50名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每人每月发放500元生活费,为河口乡2012年新考入大学的31学生每人资助5000元。白银市平川区人大代表房忠,带领旗下公司主动联系帮扶平川区宝积乡响泉村、吊沟村和墩墩滩村,在为联系村投资兴建幼儿园、超市、农贸批发市场的同时,谋划建设了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物流园项目等一批好项目。


农村基层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武威市人大代表胡忠山牵头成立养殖合作社,由合作社出资购买牛羊,再赊给周围贫困农户饲养育肥,然后由合作社收购出售,增值部分全部归农户,解决了贫困户没有发展资金的难题。省市人大代表鲜文俊带领红嘴村村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并积极依托靖远羊羔肉的品牌优势,建成了靖远县百亩舍饲养羊示范基地,年创收入60多万元。平凉市各级人大代表中的产业带头人和致富能手,主动与贫困户结成产业帮扶对子2840个,帮助帮扶户发展果园、日光温室、订单蔬菜、设施规模养殖,在贫困村优势增收产业培育上实现了较大的突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底,仅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在双联行动中开展各种规模的政策宣传活动近800场次,直接受众约6万人;反映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和群众困难,特别是农村低保、养老、医疗、教育、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民意881条,帮助贫困村及特困户联系致富项目、争取基础设施项目、为农户担保贷款解决群众就业等共约224项,争取资金约8736.7万元;捐款捐物共计约880万元;帮助基层党组织加强阵地建设约34处,落实资金约137.4万元,配备办公设备约259件,投资约22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