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村入户询民意 真联实扶解民忧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甘肃省市县区人大常委会在行动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3-05-13 00:00:00
临夏市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全市“强基层、解民忧”慰问活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双联户家中。近日,临夏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别深入双联行动联系村和联系点,对辖区内的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和计生户送去现金、面粉、清油、棉被等慰问品。
在慰问活动中,慰问组成员详细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家庭收入情况,询问了他们在医疗、就业和子女上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鼓励他们坚定生活的信心,勇敢面对困难,依靠党和政府的富民好政策,多想办法,广开门路,积极寻找生活的新起点,努力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慰问组提出:相关单位和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并结合州委发展思路和市“121”奋斗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把学习宣传十八大活动引向深入,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对镇(街道)、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指导意义;要深入做好群众工作,引导和帮助困难群众振奋精神、自强自立,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提高生活水平,实现收入倍增,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石磊)
金塔县
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面貌,自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金塔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精神,启动和实施了“方便农民五件实事”活动:走好调研访谈路,通过拉家常,认“穷亲”,实现密切联系群众“零距离”;积极宣传政策,通过搅活思想,面对面宣传政策,心贴心疏导情绪,架起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帮助制定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通过帮助群众想法子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寻找脱贫致富的“金点子”、“良方子”;培训和传授实用新技能,通过解决群众在发展产业中存在的各类技术疑惑和难题,不断提高群众的技术,增强发展的信心,切实让群众掌握发家致富的“致富经”、“拿手活”;实打实帮办实事,扶贫扶产扶信心,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帮扶,积极引导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增收致富产业,真正做到“输血”与“造血”同步推进。
现在,在距金塔县城13公里的天潭村,村组柏油马路直通县城;居民小康房雨后春笋般冒起;文化室、健身广场崭新而健全;日光温室,绿色、无公害蔬菜瓜果,五配套科学、环保养殖产业蒸蒸日上;婚丧嫁娶,勤俭、文明,移风易俗成新风;群众遵纪守法,村、组、家和谐稳定。这已成为金塔县人大常委会“方便农民五件实事”活动开展以来,天潭村新农村、新生活、新幸福的剪影。(蔺志军)
岷县
自县委召开双联工作会议后,岷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行动,认真学习领会《岷县2013年双联工作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调整充实了机关双联工作人员,确定了今年机关双联工作任务。
近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及各委室工作人员纷纷深入各自联系村户,针对联系村干部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基础设施薄弱、优势产业匮乏、致富门路单一等实际情况,按照县委的有关精神要求,带头转变作风,走访联系村户,与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围绕脱贫致富奔小康,讲政策、理思路,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扶贫困,积极协助联系村修改完善了小康建设规划、联村帮扶五年规划和联系户脱贫致富五年计划,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经营模式,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既增强了群众的市场意识,也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渠道。
据悉,由于去年受“5·10”、“8·16”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和马铃薯晚疫病的影响,全县马铃薯产量严重下降。目前,正值春播之际,加之去冬今春以来,全县持续干旱少雨,群众急需种植马铃薯等耐旱作物。针对这种情况,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领全体机关干部积极行动、筹措资金、多方协调,从定西爱兰种薯公司购进陇薯3号一级原种10.4吨,运送到各自双联村,有序地发放到群众手中,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这种雪中送炭的做法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石明安)
宁县
宁县人大常委会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视为替贫困群众办实事、好事的重要抓手,力促该项行动取得实效。
在实地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宁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白店村小康发展规划(2012-2020年)》、《白店村五年规划》、《白店村2012年度帮扶计划》、《白店村贫困户帮扶计划》,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宁县人大常委会争取到国家项目资金53万元,为联系村拓宽整修砂石路7公里,初步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争取到国家人畜饮水项目资金60万元,用于解决全村435户群众自来水入户的问题;争取到国家旧庄基复垦项目资金210万元,为该村新增土地1200亩,避免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在帮扶中,宁县人大常委会还动员干部职工捐款6800元,为特困户投放春耕化肥72袋、农业科普书籍220本。近日,为了充分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宁县人大常委会筹集资金4900元,为特困户投放苹果栽植科普书籍120本,并为特困家庭学生发放营养包3个。 (王俊宁)
张家川县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严格按照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扶工作要求,创新机制、拓宽渠道、多措并举,全体帮联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倾心投入,帮扶联系工作成效明显。
在具体帮扶中,该县人大常委会采取“送理帮”的方式,使帮扶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送——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帮扶干部通过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开展科技知识培训,提供市场信息,扶贫先“扶智”,帮助群众转观念、换脑筋、增本领,并赠送价值1万余元的科普图书。
理——理思想、出点子、谋发展。在深入调查研究村情和民情的基础上,县人大常委会提出“先修阵地,再修路,融资资金同步走”的帮扶思路,使村干部有了地方办公,增加了凝聚力,使群众走上致富路,增加了幸福感,使致富发展有基金,致富产业得到了扶持。
帮——帮资金、办实事、解难题。为了解决联系村群众的资金困难,县人大常委会先期为该村13户村民联系落实小额贷款65万元,后期联系的小额贷款40户也正在审核中。同时,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积极争取下,该村还被确定为县农行“双联农户贷”项目村,现已摸底50户,正在积极向农行申报。针对村民出行难问题,县人大常委会向县发改局和县交通局争取通村道路硬化4.3公里,计划年内施工;积极申报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中,计划硬化小巷道35条,全长3500米。通过资金的争取和这些实事的办理,联系村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都逐步得到了解决。(石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