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用心浇灌民族团结花——记省人大代表马金芳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4-03 07:42:36

  “马乡长帮我告别土窑洞住上新瓦房。她是我们回汉群众的贴心人。” 贫困户马平印说。
  “我只要有急事,给马乡长打电话,她再忙都能及时赶过来,就像我们的亲女儿一样。”68岁的五保老人马全会说。”
  ……
  在甘肃省正宁县五顷塬回族乡,一提到省人大代表、副乡长马金芳,当地群众都争着夸赞。
  我是土生土长的五顷塬人,当地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企盼。
  “我是土生土长的五顷塬人,让当地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企盼。”这是马金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名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凭着对民族团结执着的追求,马金芳用她那柔弱的双肩,挑起了促进当地民族团结进步的担子,坚持不懈地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做实事,用一片真心努力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奏响了一曲民族团结、共同奋进的和谐乐章。她的辛勤付出受到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她也被选为甘肃省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庆阳市第三届政协委员。2015年1月,她还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3月15日,笔者见到马金芳时,她正在西渠村土蜂养殖大户回族群众魏殿寿家中察看蜜蜂生长情况。
  “我在马乡长的指导下,去年养了8箱蜂,当年收了近250斤蜂蜜,卖了一万五千多元。今天,马乡长又给我带来了10个蜂箱、5群蜂,情况好的话,今年蜂蜜能卖3万元。”魏殿寿指着摆放在院落四周的18箱土蜂高兴的说。
  马金芳始终认为,推动民族乡经济发展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首要任务。五顷塬回族乡是庆阳市唯一的民族乡,有回族群众614户2439人。由于山大沟深,地处偏远,群众居住分散,经济基础薄弱,文化教育落后,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回族贫困人口高达532户2092人。如何立足当地实际,培育新兴产业,帮助这些回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了马金芳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2012年年初,她在进村入户调研中了解到,西渠、孟河、龙嘴子三个回族村的林区生长着苜蓿、刺槐、荆条及野山花等蜜源植物约170余种,发展养蜂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马金芳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调查摸底、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把土蜂养殖作为林缘回族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短平快产业来培育,并从养殖规模、扶持措施、增收目标等方面,帮助群众制定了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协调乡政府筹资15万元,为群众购置蜂箱1000余套,按照“基地+协会+农户”模式,在西渠、孟河、龙嘴子三个村联合建立了土蜂养殖产业基地,成立了西孟龙养蜂协会和百花养蜂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156个。如今,五顷塬回族乡已发展土蜂养殖户187户1500多箱,仅土蜂养殖一项,年户均增收600元以上。
  针对民族乡特点,马金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引导群众转变发展观念,改善基础设施,依托山区资源优势,种植牧草、引进畜禽良种,发展畜牧养殖,变农民为牧民,有力地促进了山区牧族群众收入增长步伐,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龙嘴子回民村,是全县贫困村之一,群众素有养牛羊的传统和习惯,但仅限于小打小闹的分散式养殖,没有形成大的规模。2011年以来,马金芳积极呼吁,多方协调,为村上筹资216万元建成现代化千头肉牛养殖小区一处,发动村民成立了“正宁县陇惠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依托养殖大户和村集体,大力发展畜牧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24户,去年该村肉牛出栏800多头,收入40多万元,小区养殖户户均纯收入7万元以上,龙嘴子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村。村民魏殿成是村里第一批开始养牛的农民。2011年,马金芳帮助他衔接落实贷款10万元,率先购置种牛30头,租用了两间牛舍,两年下来不但贷款还清了,还开上了私家车,种牛数量也翻了一番,年出栏肉牛100多头。
  担任副乡长以来,马金芳配合乡政府牵头完成了西渠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成小康农宅1处16户,新建设施暖棚76间;在南邑东街建成小康农宅48户,拓宽取直道路1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新建龙嘴子党塬、乔塬和五里桥人畜饮水工程2处,实施自来水入户3处167户;新修西渠、龙嘴子通组砂石路2条14公里,水泥硬化南邑一、二组通组道路1公里;选址新建西渠村部及农民文化广场1处。
   回汉群众是一家,维护民族团结、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是我的工作和使命。
  “我们一家能够告别土窑洞,住进这么好的瓦房,多亏马乡长帮忙。没有她的关心照顾,我们一家人根本没有脱贫致富的信心!”提起家里的变化,孟河村三道湾回族群众马平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马金芳在孟河小学任教师期间,得知家住孟河村三道湾的回族学生马龙海一家3口住在土窑洞里,家庭极度贫困。马龙海的父亲马平印自小患小儿麻痹症,母亲杨红兰先是天性聋哑人,龙海从小一直由爷爷抚养长大。爷爷在龙海上小学三年级后因病去世,马龙海因此辍学。马金芳多次到马龙海家中走访,做家长的思想工作,鼓励马龙海一定要好好读书,经过多次劝说,马龙海终于重返校园。现在,马龙海已读六年级,马金芳还是坚持为其购买学习用品及衣服等,经常到他家中了解学习、家庭、生活等情况。每年一到汛期,她就及时叮嘱村支书,一定要优先考虑马平印家里情况,2014年,马金芳与孟河村协调后,将马平印全家搬到村五保家园居住。
  马金芳认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宗教和扶贫政策,是推动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担任副乡长以来,她充分发挥自己是少数民族又是当地干部的优势,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话发展,广泛调查了解,与各届人士座谈交流,耐心听取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去年以来,在她的积极协调下,县、乡各机关单位在五顷塬回族乡开展了送医疗、送文化、送科技、送资金活动,先后走访慰问贫困回民254户,发放慰问金2.4万元,救助失学儿童22名,捐助衣物146件。
  “我以前在西安打工,一年下来也挣不到两万元。去年,马乡长帮我协调了双联贷款,动员我回来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养牛,买一头牛喂2—3个月,就能出售,每头牛可获利800—1000元,一年可出栏3—4次。一年下来就赚了七八万元。没有马乡长的帮扶就没有我的今天!”龙嘴子村村民马万宝说。
  马金芳还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向群众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当乡村出现矛盾纠纷时,她总能设身处地地以案说法,帮助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统战工作网络和民族宗教工作网络,教育引导回汉群众进一步增强民族宗教政策意识和法制观念,依法开展宗教活动,使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共谋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得到巩固。
  马金芳在西头村包村的过程中,了解到范洼组汉族村民安掌印和小儿子都是残疾人,大儿子离异后带一个孩子,全家住在5间土坯危房中这些情况后,她多次协调县残联为其争取补助资金1.8万元,于2014年为其协助新盖瓦房4间,改善了家庭居住条件,并协调安排乡民政工作站临时救助500元,缓解了家庭生活困难。
  我是人大代表,做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为老百姓代言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省人大代表,马金芳一心想选区选民之所想,急选区选民之所急,无时无刻在想办法落实走访选民所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她先后提出扶持周家煤电化工产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扶持宁正煤田电力配置项目、扶持发展煤炭外围产业、关于实施西罗周公路改建工程、加快对黄帝冢的开发等40多条建议,对推动正宁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马金芳的建议下,从2010年开始,正宁县多方筹措资金135万元,为五顷塬乡修建教学楼2栋,对3所小学8所村学进行了翻建维修,翻新校舍65间、硬化校园800平方米,使全乡的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协调发展。全乡85%的群众告别了危旧房及窑洞;整修村庄道路28公里,机修梯田3000亩,修建机井供水工程3处,泵站扬水工程一处,沟边上水工程2处,新打水窖200眼、小电井5眼,完成自来水入户工程3处130户。
  2014年防汛期间,马金芳带领工作组到西头村挨家按户排查险情,西头村西二组村民秦富民,至今居住在沟底的一孔窑洞中不通水电,妻子患智障,无儿无女,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看到这一情景后,她及时上报乡党委、政府,将秦富民一家搬到乡敬老院。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代表,马金芳始终把搞好民族大团结作为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首要任务,积极向回族群众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认真落实民族优惠政策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化解矛盾,促进团结。为了改变五顷塬回族乡贫穷落后的现状,她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4年来先后深入18个市、县级部门、9个乡镇、6所学校、8个医院、3个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并写出有较高价值的调查报告3份,得到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促进和推动了民族乡村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2011年,经过马金芳多次建议、多方奔走,积极努力,促使庆阳市制定了“1+9”少数民族扶持三年规划,包含了道路建设、小水建设、产业开发、易地扶贫搬迁、畜牧养殖等发展项目40多项共1200万元,为民族地区经济和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县、乡两级还及时采纳她的建议,千方百计筹措资金25万元,维修了西渠清真寺,搬迁改建了龙嘴子清真寺,给村民开展宗教活动提供了方便。
     “村上建起了清真寺,把我们多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村民都觉得这是给他们办的最大的好事,回民族群众有了做礼拜的地方;我们还从平凉请来了阿訇,在这里,村民们不仅可以虔诚地听阿訇讲经、诵经,还通过阿訇的讲解,不断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民族宗教政策。”龙嘴子村党支部书记马万有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兴地说。
  “做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为当地老百姓代言,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采访结束时,马金芳感慨的说。师正伟  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