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扶贫济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记定西市人大代表信亚涛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7-24 10:19:17

  甘肃鸿运集团是一家从汽车修理厂起步,进而发展到出租车客运、汽车维修、汽车贸易、驾驶员培训等多种经营的民营企业,公司实力雄厚,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而它的掌舵人就是甘肃省定西市第三届人大代表、陇西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信亚涛。
  作为一名市、县人大代表和本土的民营企业家,信亚涛认为,能为当地的群众脱贫致富尽力,既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多年来想要实现的夙愿。全省双联行动开展以来,他积极响应市、县人大常委会的倡议和号召,带领鸿运集团全体员工,积极投身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将陇西县渭阳乡本驮村确定为自己的联系村,探索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循环发展模式为抓手,以发展核桃等经济林果产业为重点,大力开展实实在在的帮扶,使该村逐步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示范带动,调整产业谋民利

  陇西县渭阳乡本驮村有农户236户1031人,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67%,群众收入主要以种植玉米、马铃薯及外出务工为主,是陇西县贫困程度最深的村子之一。近年来,由于该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土地大面积撂荒闲置。当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信亚涛带领集团有关人员多次深入到该村走访调研,在综合乡政府意见和当地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他们讨论认为:要帮助该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深入调整当地的种养结构,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走一条适合本驮村自身发展的路子。为此,依托陇西县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的利好政策及本驮村适宜核桃栽植的独特气候和土壤条件,信亚涛先后投资340多万元,与本驮村71户农户签订了为期13年的土地流转合同,一次性支付流转费用7.8万元,流转土地1200亩,栽植核桃苗7.6万株,建成了千亩优质核桃基地。该项目既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有效激发和带动了本村及周边群众发展林果产业的热情和信心。在核桃基地的示范带动下,当地群众对发展林果产业表现出了极大兴趣,集团先后为10多户兴趣较浓的农户免费提供苗木,农户自发栽种核桃树50余亩3000株,苗木成活率均达到了98%以上。在抓好核桃种植的同时,看到本驮村各社道路较窄,路面因雨水长期冲刷路况很差,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和核桃基地管护车辆通行的情况后,信亚涛又出资25万元,先后协调调用5台推土机,义务拓宽、整修村社道路12公里。同时,为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对引洮工程村级管网建设中应由群众自筹的部分资金,按流转土地面积多少进行全额或差额补贴,仅此一项,累计为群众节省资金3.8万元。

尽心竭力,推动就业促民富

  针对当地群众种植结构单一,增收渠道不畅等问题,信亚涛和公司管理层经过再三考察,决定以高于市场用工价格优先吸收土地流转户和全村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参与核桃栽植、浇水、管护等工作。截至目前,集团已向当地群众支付劳务费117万元,户均纯收入达1万元左右。既保证了基地林木能够得到及时管护,又能推动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当地群众的收入显著增加。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李茂高兴地说:“我自己在本驮村千亩优质核桃基地上班,栽一棵树3元,我们夫妻俩一天可栽100多棵树苗,再用三轮车拉水浇水,一天可挣三百多。除了租地补偿外,他种我的地,我还赚他的钱,这旱涝保收的事咱庄户人可是头一次碰见。”此外,在信亚涛的倡议和推动下,集团决定为每户土地流转户免费提供1个驾驶员或汽车修理工培训岗位。目前,已有40人免费在鸿运集团公司学到了驾照、20多人掌握了汽车维护修理技能。

乐于奉献,扶危济困解民忧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信亚涛深知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是与党的好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分不开的,同时,也深知自己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在抓好联村促发展的同时,他还将本驮村最为贫困的陈世荣、韩发海、韩海林3户特困户作为自己的联系户,因户制宜地开展对接帮扶。陈世荣家有5口人,上有71岁的老母,下有2个尚未成年的孩子,自己又因腰椎间盘突出,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韩发海家有6口人,其儿媳在县城餐馆打工,还有2个孙子在上小学,家庭负担十分沉重;韩海林家中有8口人,家中的4位老人均失去劳动能力,2个孩子还未成年,土地收入是全家生活支出的唯一来源。为了让他们早日脱离贫困,过上小康生活,信亚涛经常入户与他们拉家常,谈发展,共同制定帮扶计划。针对他们劳动力都较少的实际,提出了发展畜牧养殖的致富思路,2013年,他投资50万元为贫困户每家免费修建了占地1.5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养殖圈舍,并帮他们贷款30万元,引牛25头,鼓励他们发展养殖业。后来得知农户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电力不足而无法正常加工饲草料的情况后,信亚涛又投资30万元为他们接入了动力电。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他看到韩发海家居住的房屋十分破旧狭窄而又无力修缮的情况后,主动出资9万元帮助韩发海建成了110平方米的3间大瓦房,并为正在上小学的两个孩子送去了4000元的助学金,解决了他家的燃眉之急。在突出重点帮扶的基础上,信亚涛还坚持每年春节前都对土地流转户和联系户进行走访慰问,累计发放了价值7万多元的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并先后3次带领16名土地流转群众到酒泉、武威和陕西杨凌等地学习种植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信亚涛的典型事迹得到了市、县人大常委会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先后被市、县人大常委会授予全市、全县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先进个人。
  本驮村的群众都亲眼见证了信亚涛为他们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他的人也都知道长期以来他为社会公益事业所做出的许多奉献。但信亚涛自己却从未满足过,也未曾停歇过,他一直认为,作为市、县人大代表,需时时行动,处处行动。行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断总结和借鉴优秀代表的经验,发挥带头作用,和大家一起走进千家万户,共建和谐家园,才是一名人大代表应尽的职责。常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