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表工作 > 正文

平凉市崆峒区人大代表工作纪实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09:12:20


    人大代表引领我们走上致富路

      ——平凉市崆峒区人大代表工作纪实



   



    “一些养殖户放牧,牛羊不时走进农田,践踏庄稼,种植户反响强烈,应该在全乡禁止养殖户放牧。”今年3月初,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安国乡人大代表小组开展活动时,在人大代表之家,乡人大代表余金奎提出自己收集到的这条建议。

  翻开摆放在安国乡乡直机关人大代表之家的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登记表,可以看到,余金奎提出的关于在全乡禁止养殖户放牧的这件建议的办理进程:自3月中旬起,安国乡党委、政府组织力量,开展了历时两个多月的治理活动。

  6月20日,安国乡人大主席李竹奎告诉记者,在治理期间,乡党委、政府对养殖户的放牧行为,不仅仅是简单的堵截,而是着眼长远,从解决养殖户放牧、发展养殖业根本问题找出路。

  李竹奎说,治理期间,技术人员前往村社,举办培训班,向养殖户讲解指导设施养殖的圈舍建设、青贮饲料的加工等技术。还根据实际需要,向养殖户免费发放饲料青贮袋600个。

  发展了规模养殖,新建余庄千头肉牛养殖小区,持续扩大雄风基础母牛繁育基地。发展5头以上养牛大户721户,全乡累计牛存栏14260头。以翟湾村养猪大户为基础,在全乡发展10头以上养猪大户342户,全乡累计养猪6381头。在白林村新建暖棚羊舍7座,发展养羊大户25户,示范带动养羊产业迅速发展,全乡累计羊存栏8722只。

 



    类似安国乡人大这样开展代表工作,在全区各乡镇已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崆峒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永盛说,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作为开展乡镇人大工作、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载体,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推动人大双联工作深入开展,极大地调动了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

  周永盛说,从崆峒区的实践看,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进一步密切了人大代表同广大选民的联系,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在脱贫致富中的引领作用,也为人大代表工作搭建了新的载体、赋予了新的内涵。

  突出人大代表小组活动特色,创新活动载体,丰富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内容

  门前、村道、公路沿线随处可见堆放的柴草和农家肥,看起来脏乱,人还没有走进村子,异味已扑鼻而来。还有田间地头的废弃地膜,既污染农田,冬季随风飘荡,也让人心情不畅。

  2013年9月,崆峒区白庙回族乡白庙人大代表小组开展活动时,乡人大代表杨存兰反映了自己收集到的选民的呼声。她建议乡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对全乡农村环境卫生情况进行一次视察。

  每次人大代表之家组织活动,每位人大代表都会反映自己收集到的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白庙回族乡人大主席岳九斤说,全乡3个人大代表小组创建了3个人大代表之家。一年来,48名市、区、乡人大代表先后走访农户120多户42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0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0多起。

  对人大代表收集的这50条意见建议中具有普遍性问题的建议,乡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及时开展了适宜活动。涉及面比较小的问题,乡人大转交乡政府或有关方面进行了处理。

  这些工作的全面展开,离不开崆峒区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推进。记者了解到,崆峒区人大常委会适时修订完善制定乡镇人大工作、代表小组活动等各项制度的同时,还结合全区人大工作实际和代表工作特点,突出活动特色,创新活动载体,进一步丰富了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内容。

  崆峒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了比理论法律学习,看谁政策水平高;比参政议政,看谁出谋献策效果好;比开展代表活动,看谁参与好、工作有创新;比联系选民,看谁为民代言好,群众信得过;比协助政府推动工作,看谁监督力度强,支持实效好等活动。

  号召全区人大代表“带头学习,宣传政策法规;带头勤劳致富,发展支柱产业;带头抵制歪风,维护社会稳定;带头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带头落实党委决议,协助政府推行工作;带头引领选民致富,增加群众收入”的“六带头”活动。

  促使每位代表“每年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联系一方群众、帮扶一个贫困户、走访一次选民、开展一次调研、措办一件实事”的“六个一”活动。

  开展代表在一线服务、建议在一线收集、作用在一线发挥、素质在一线提升“四个一”活动,使人大代表成为反映民意的代言人、促进发展的引路人、帮民致富的热心人、政府工作的协助人、维护稳定的操心人和社会和谐的创建人。

  



    各乡镇人大结合区人大常委会的活动主题,因地制宜,提出了各自富有特色的载体活动。四十里铺镇人大开展了每个人大代表走访一次选民,调查了解选民普遍关注的问题;走访一次特困户,了解群众的需求,分析贫困的原因;宣讲一次政策法律。开展一次热点难点问题调查活动;参与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开展一次接受选民监督的代表述职活动。镇上领导每人联系一个代表小组,每个人大代表联系一户贫困户,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家庭经济收入达到村民中等水平的“两访一讲、两查一述、两联一帮”活动。

  花所乡人大开展了集一条建议,做反映民意的代言人;献一个良策,做政府工作的协助人;联系一户选民,做帮民致富的引路人;配合调查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做维护稳定的操心人;参加一系列代表活动,做社会和谐的创建人的“做到五个一,成为五种人”活动。

  这些载体活动的开展,传递了正能量,拉近了干群关系。崆峒区人大常委会代工委主任张亦文说,这些活动的开展,还解决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认识问题,纠正了惠农政策执行上的偏差问题,增强了广大群众实现小康梦的信心。

  创建“五有”人大代表之家,乡党委书记、乡长等负责人担任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召集人,并参加活动

  “建一座拱棚种植蔬菜,一年收入6000多元,建一座日光温室,年收入可达到4万元,而同样的面积种植露天蔬菜,一年收入与拱棚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2013年5月,崆峒区十七届人大代表,安国乡十八届人大代表、乡党委书记、油坊—翟湾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召集人姚志辉在参加活动时,人大代表就露天、拱棚、日光温室种植蔬菜的收入进行着比较。

  油坊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农户经常同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大代表聊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收益的事。但受资金等制约,他们的这一美好愿望,尚未走向现实。

  在这次活动期间,油坊—翟湾人大代表之家12名人大代表就广大农户的这一愿望,向乡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种植,提高农户收入的建议。

  姚志辉积极争取有关方面支持,协调贷款。截至目前,已发展140座日光温室,搭建拱棚320座,种植户60多户,形成规模种植。

  种植业发展的同时,人大代表之家活动还将目光投向养殖业。根据群众发展愿望,人大代表积极协调,翟湾村建成高标准生猪养殖场1座,现有猪存栏200头以上,辐射带动10多户养殖大户,实现养殖方式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的转变。

  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农户收入的增加,让他们对改善居住环境有了强烈的愿望。姚志辉在参加人大代表之家活动时,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并请来规划方面专业人员,就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规划。目前,已有64户村民进入住宅规划区,并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据了解,油坊—翟湾人大代表之家自2013年4月创建以来,先后组织12名人大代表深入村社、田间地头调研走访联系选民6次,开展农业技术培训5场次,提出意见建议5条,解决了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

  全乡其他5个人大代表之家,都像油坊—翟湾人大代表之家一样,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了各项活动。李竹奎说,创建人大代表之家时,我们按照选区联合编组、小组联合办家的方式,全乡57名人大代表,8个活动小组创建6个人大代表之家。

  “我区以往代表小组编组以村或社区为单位,小组内代表人数少,活动开展难。”周永盛告诉记者,针对这一问题,崆峒区人大常委会指导全区各乡镇、街道人大对原有的260多个代表小组进行就近连片重组,整合为108个代表小组,每个代表小组推选确定了负责人和联络员,使代表小组活动开展有了组织保障。

  同时,崆峒区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加大“人大代表之家”创建工作力度,全区各乡镇、街道人大按照“有阵地、有制度、有计划、有记录、有学习资料”的“五有”要求,认真规划,完善已有代表之家22个,新建代表之家48个,占代表之家总数的68.6%,现已全部建成。

  目前,各代表之家相关制度健全,文件、资料、记录齐全,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全区人大代表活动的开展情况,使代表之家的作用真正得到发挥,成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和密切联系群众的阵地。

  据了解,崆峒区人大常委会还建立激励机制,在代表中开展“先进代表小组”等评选活动,通过典型示范,表彰先进,有效激发代表依法履职的积极性。

  建立宣传机制,对代表权力、地位、作用和先进事迹及时宣传报道,对代表履行职责情况及时通报,努力营造人大代表履职的良好氛围。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按照区委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每年区委、区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代表工作作为考核乡镇、街道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量化评比,表彰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到位或出现工作失误造成重大影响的乡镇、街道,将追究领导责任。

  确定人大代表接待日,使人大代表反映民意、提出意见建议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日常化

  长期贩运中药材的张存娃,多年来一直有建设一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想法,但因为土地流转、资金困难等原因,这一想法总在他的努力中。2012年,他听到全省开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消息,于是,就把希望寄托在身边的人大代表身上。

  2013年3月的一个逢集日,张存娃来到崆峒区安国乡乡直机关人大代表之家,向在这里接待人大代表的安国乡人大主席李竹奎,表述了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构想,引起了李竹奎的重视。

  张存娃的这一愿望,也引起了安国村人大代表之家其他3名人大代表的关注,并就此提出发展中药材种植,建设特色种植业基地,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建议。

  在李竹奎与3名人大代表的协调帮助下,张存娃注册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大代表为其协调双联贷款用于发展。乡政府积极开展工作,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协调流转600亩土地,采取“农户+基地+公司”的方式,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中药材,让群众受益。

  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发展,不仅让周边群众通过种植中药材受益,还吸纳50多名群众来基地打工,一名女工在这里拔一天草可挣到80元,既不耽误家务,还增加了家庭收入。一位自己种植中药材,空闲时间来基地拔草的女工说,人大代表为我们办了好事,引领我们走上致富路。

  每月农历逢一四七日,是安国乡政府所在地的集日。李竹奎说,为了方便人大代表反映民意,乡直机关人大代表之家每月逢集日,确定为人大代表接待日。

  人大代表接待日的确定,也经历了一个时期的探索。李竹奎说,曾经将人大代表接待日固定在其他日子,在运行过程中发现不够合理,农村的人大代表往往在逢集日购物办事才到乡镇,于是,就将每月的逢集日确定为接待日。

  接待日,乡人大主席和乡人大工作人员与人大代表交流,听取群众呼声,收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登记、梳理后,由人大主席交有关机关和组织研究办理,并对办理结果进行登记。

  也是在人大代表接待日,安国乡山区的一位人大代表对李竹奎说,群众反映乡政府只重视川区发展,将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都安排在川区实施,轻视了山区群众也需要发展,也有过上好日子的期盼。

  安国乡由山区和川区两部分组成,这位人大代表的话语,引起了乡党委、乡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2013年,乡政府在山区安排实施了2万亩旱作农业示范点建设项目,并配套实施了水、路建设及危旧房改造工程。

  安国乡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的探索,不仅听到了群众呼声,方便了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建议,也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困难。推动并关注着这一尝试的周永盛说,更为可贵的是,接待日将乡人大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日常化、常态化。

  周永盛说,人大代表逢集日来到这里,既不耽误办事,还能在“家”里边喝热茶边聊群众关注的事、自己关注的事,了解当前政策导向。这种拉家常的方式,得到的信息量往往是一本正经召开座谈会无法比拟的。

  同时,人大代表接待日,也是选民接待日。2014年3月24日,大庄村村民张军来到人大代表之家反映,自家2011年一块地的退耕还林补贴款被村干部领取。

  对此,乡政府成立调查组实地调查,发现张军所说的那块土地权属为集体所有,而且未列入退耕还林补贴兑现面积,不存在村干部领取退耕还林补贴款的问题。

  选民接待日,有只是与1户村民相关的事,也有事关上百户的事。土桥村甘掌果园共838亩,涉及145户。为提高种植效益,2011年,果园经营者李晖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进行规模经营,但因承包人经营不善,于2013年3月终止承包合同。

  2013年5月,又一位承包人与145户农户重新签订承包合同,租赁期限为2013年5月至2029年12月,租金为每年每亩302.4元。但自2013年以来,承包人未向农户兑现承包费,单方终止合同,给农户造成损失。

  2014年4月22日,土桥村几位村民走进人大代表之家,要求协调承包人兑现承包费。经乡、村两级组织对此进行协调,双方未就补偿问题达成共识。目前,由乡政府牵头,推荐6名村民代表,通过司法程序进行解决。

  无论是一家一户的事,还是与上百户有关的事,从反映人到事件、拟办意见到办理结果,人大代表之家的登记册上都有细致记录。李竹奎说,群众的大情小事,都是人大代表之家关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