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发展舍饲养殖 推进畜牧业转型发展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14 00:00:00


          肃南县发展舍饲养殖  推进畜牧业转型发展



      近年来,肃南县坚持把实施集中舍饲养殖作为扶持农牧民发展后续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典型示范、科技培训等措施,推进畜牧产业舍饲养殖稳步发展,探索和实践出了一条符合县情的畜牧业转型发展新路子。目前,全县累计修建暖棚5177座49.67万平方米,建设规模舍饲养殖小区55个,其中暖棚修建规模在20座以上的养殖小区24个、10-19座的养殖小区20个、5-9座的养殖小区11个;舍饲养殖各类牲畜12.24万头(只)。建成饲草料加工点407个,其中集体4个、牧户403个,配备饲草料加工配套设备1217台,其中铡草机333台、粉碎机816台、揉草机52台、打包机16台。建成青贮氨化窖(池)224个,年青贮氨化饲草料2856吨。饲草料种植面积9.34万亩,其中当年生饲草面积7.1万亩,产草量4038.9万公斤;多年生饲草面积2.24万亩,产草量1804.2万公斤。全县建成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63个,入社农牧户1240户2015人,其中涉及畜牧产业方面的专业合作社90个,入社牧户708户1398人,年人均纯收入1.65万元。

      肃南县发展舍饲养殖的主要做法:一是政策扶持引导。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百万只甘肃高山细毛羊扩繁基地的意见》、《关于建设绿色畜牧名县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绿色畜牧业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绿色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指导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了畜牧产业舍饲养殖快速发展。二是项目扶持带动。为有效解决天然草原禁休牧后的产业发展问题,县上采取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积极措施,建立健全投入保障和激励机制,助推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据调查初步统计,2005年以来,全县累计在暖棚羊舍、饲草料加工点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资金16454万元,其中国投2908.79万元,集体投入483.7万元,农牧民自筹13061.51万元。规模养殖小区92%的暖棚配备了32平方米以上的饲草料棚, 95%的小畜和50%的大畜实现了暖棚化养殖。三是培育典型示范。通过项目资金扶持、算帐对比效益、典型示范引导、合作组织带动,让农牧民正确认识舍饲养殖的好处,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调动农牧民发展舍饲养殖的积极性。采取重点扶持、技术指导、宣传推动等方式,培育典型示范户150多户,形成了乡(镇)有示范区、村有示范户的格局。四是加强科技培训。围绕畜种改良、疫病防治、接羔育幼、科学喂养、饲草料加工、肉羊育肥等实用技术为重点,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提高养殖户人员养殖技能,以素质能力提升推进舍饲养殖健康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