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人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能力建设培训班举办马青林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06 11:07:38
近日,全省人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能力建设培训班在农业部干部管理学院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马青林出席开班仪式。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组成人员,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办公室负责同志,各市(州)、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分管农业工作的副主任及有关工作人员150余人参加了培训学习。
马青林副主任在开班仪式的讲话中强调,要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是准确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省委提出的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目标对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只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各项任务上来,着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甘肃梦作出应有的贡献;二是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对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只有加强新时期的农业法制建设,充分发挥立法在引领、推动和保障农业与农村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把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结合起来,及时把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上升为法规,才能巩固改革开放成果。三是准确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地方性法规同样需要按照上位法进一步理顺、规范、协调、衔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及时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进一步夯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制基础。四是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形势对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强化法律监督,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是全省各级人大农委的重要职责。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切实增强担当意识、风险意识,从立法和监督两个层面狠下功夫,切实保障社会公众消费安全。
马青林指出,要强化立法,切实为“三农”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一是要充分发挥农业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当前我省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立法要为改革服好务。如何实现立法与改革相一致?省委作出的改革决策与现行法规不一致的,要赶紧修改法规;有些改革需要法规授权的,法规要赶快修改授权,使改革“于法有据”;有些改革决策需要通过立法程序进一步完善的,要通过制定法规的过程使改革决策更加完善;改革决策还要有预留空间,对认准的用法规的形式定下来,认不准的要原则一点,到时再进行修改。发挥农业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关键是要把提高立法质量作为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本途径就是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这就要求我们一要大力加强调查研究;二要注重突出地方特色;三要推进精细化立法;四要依法开展创制性立法;五要努力创新立法工作机制;六要认真做好立法评估。二是要充分发挥人大在农业立法中的主导作用。一要切实把握法案立项主导权。要积极开展立项论证,科学确定立法项目,努力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和及时性。二要积极把握法案起草主导权。要精心编制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科学确定提请审议时间。对于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起草的法规,人大常委会相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法制工作机构应派员提前参与,积极介入、督促和指导法规起草工作。三要主动把握立法决策主导权。在审议阶段对遇到的意见分歧较大、影响立法进度的难点问题,既要广泛征求意见,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努力取得共识,又要善于在矛盾焦点上不和稀泥,敢于拍板,确保法规及时出台。三是坚持将“问题导向”贯穿农业立法工作始终。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修订农村土地承包、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围绕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积极探索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中药材生产、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立法工作;针对农村垃圾处理、农村安全饮水、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宅基地使用等农村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立法工作。
马青林强调,要加大监督,确保有关“三农”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一是要强化有关农业与农村方面的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要进一步完善监督工作计划,分年度对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土地承包法、森林法、种子法、动物防疫法、草原法等法律及其配套法规开展执法检查,准确评估法律法规实施效果,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整改,促进法律法规全面实施。二是要强化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人大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不仅要熟悉和掌握党的“三农”政策,通过加强监督着力推动各项政策在基层的落实,而且还要根据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使强农惠农政策更加完善,发挥出更大的效应。要始终关注民生、关爱农民,重视创新监督方式,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努力当好农民群众利益的代言人,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情况的监督。要督促各级政府进一步细化完善建设规划,统筹处理好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关系;积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管理美丽乡村的积极性。
对于本次培训,马青林副主任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把学习培训与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二是要把学习培训与加快发展结合起来;三是要把学习培训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
本次培训班还邀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农业部、中央政策研究室的领导和专家就新时期农业法制建设、农村改革发展政策走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等方面做了专题辅导报告。培训期间,还采取了现场教学的方式参观了全国农业展览馆、番茄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