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监督工作 > 正文

宁县:为农民增收“开药方”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1 19:37:16

  本报讯 (通讯员 王俊宁)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全县农民收入状况,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科学指导,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民生较大改善,近日,甘肃省宁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查组,科学选点、深入一线,对宁县2010年农民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之后形成的《关于全县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认为,宁县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户之间收入差距大,有扩大化趋势;农业结构调整缓慢,特色产业不够突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能偏低。
  为此,宁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九次会议,对调查报告进行专题审议。
  会议认为,宁县地处甘肃东部,是庆阳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为资源大县、人文大县,但由于开发较迟,是个地道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生活还不富裕。
  会议重点完善了调查报告提出的促进农民增收的5点建议:
  要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能只是单一种粮,要发挥比较优势,扩大适合宁县实际的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千方百计将瓜菜产业做强、果品产业做大。瓜菜产业要优化种植布局,改进种植模式,努力形成规模化种植格局;果品产业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思路,坚持建基地、抓示范、促带动原则,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要不断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逐步改变宁县发达地区原材料供应地的角色,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挖掘农产品的工业价值。要大力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开拓农产品深加工市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品,更要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使农户全程参与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农民为工厂提供原料,工厂为农民提供就业,互惠互利,和谐发展。政府应采取政策扶持,大力宣传、协调服务、典型带动,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培养新型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要注重劳务输出工作,扩大外出务工人员数量,提高劳务人员素质。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收入、富裕农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继续健全和完善劳务输转管理服务体系,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强化劳务输出管理服务。大力开展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全力做好跟踪服务,尽力落实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安全保障措施。同时,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劳务人员档案,加强与外地横向联系,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和档次,使劳务人员合理有序地由本地向外地发展、由农村向城镇延伸、由体力岗位向技术岗位转变。
  要努力贯彻党的农村政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通过多予少取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增加土地的比较效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抓好村级道路建设,抓好人畜饮水工程等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对贫困农民的技能培训,力争让每一户农民掌握一项实用技术,找到致富门路,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民生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要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创新科技服务农业机制,不断提升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要把科学技术推广作为依靠科技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科技服务农业机制建设,把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和农业技术推广有效结合起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通过技术示范、免费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意识,调动农民应用科技的积极性。要依靠科技实施种养业,把乡村干部、土专家、田秀才、业主大户、大学生村官、退休科技人员作为产业技术骨干,整合人才资源,及时有效解决农民在生产活动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效益。
  目前,该调查报告已经县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呈报县委批转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