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监督工作 > 正文

静宁:监督工作走好“三步棋”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1 19:37:42


为使人大监督工作更加贴近民生,真正发挥人大监督职能,2007年以来,甘肃省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坚持走好“三步棋”,不断增强监督工作实效,先后对涉及“三农”、教育、卫生等10多个方面的30多项工作进行监督,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第一步棋:把调查研究作为基础性工作贯穿于人大监督的各个环节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在每次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之前,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广泛开展调研,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真实反映群众呼声,全面准确地掌握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常委会决定事项和审议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2007年以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开展了16项大规模调研活动,直接参与的代表和干部群众达5000多人次,收集到各方面意见建议1200多条,形成调查报告16份,其中12份被县委在全县范围内作了批转。这些调研深入基层多、调查范围广、了解问题透、提出建议实,对推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相关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步棋:把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作为增强监督实效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把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作为增强监督实效的重要抓手,先后建立了审议主发言、政府及部门负责人表态发言、公民旁听和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票决、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专题报告等制度,有效提高了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


2007年,结合贯彻新修订的监督法,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发出《关于贯彻监督法,进一步规范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报告工作的通知》,就专项工作报告的基本形式、报告责任人、报送程序和时效、审议意见办理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对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起到了较好作用。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规定,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议题,要邀请部分群众列席会议。2007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把扩大代表和干部群众列席、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作为一项制度,每一次常委会会议都根据审议议题,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和群众列席旁听,使常委会会议有了来自基层、更加贴近实际和代表人民心声的“原生态”声音。同时,也把人大的监督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对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静宁县人大常委会还规定,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工作报告时人人都要发言,如果连续两次以上不发言就要说明原因。这一规定给组成人员压上了担子,每位组成人员审议前都认真阅读有关报告,开展调查研究,提前收集整理意见建议,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第三步棋:把促进解决问题和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人大监督的最终目标


“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人大的监督就一刻也不能停止,一次监督解决不了问题,可以进行多次监督,持续监督,直到解决问题为止。”静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自杰谈到人大监督工作时这样说。


事实上,静宁县人大常委会一直把抓好常委会会议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落实工作作为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每年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事关长远发展的重点工作进行持续监督、跟踪问效,实实在在督促解决了一些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007年以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多次就城区供热监管、县城规划建设与管理、城乡文化市场特别是网吧管理、县乡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公安队伍建设、法检两院年度执法等工作进行持续监督,其中连续进行三次以上监督的就达5件。跟踪监督让“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肩上有了担子。相关部门订计划、强措施,扎实整改、认真落实,许多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静宁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强有力的监督与支持,给“一府两院”以动力,助推相关部门及时解决问题,人民群众利益得到保障,社会各界对人大工作的认可程度有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