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监督工作 > 正文

着眼民生办实事 询问实事促民生——兰州市城关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现场扫描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11-13 09:43:12

  事情办得怎么样?还存在哪些问题?近日,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区政府2015年为民兴办实事工作进行专题询问。这是城关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
 
着眼民生办实事 询问实事促民生
 
——兰州市城关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现场扫描
 
  据了解,2015年,兰州市城关区政府确定了10件为民兴办实事。截至目前,全面完成3件:新增教学面积1.8万平方米、义务教育学位2000个,扶持130所民办托幼机构规范优质发展;实现407个“三不管”楼院物业管理全覆盖,不断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将3000名贫困重度残疾人纳入居家托养服务范围,完成20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年底可完成6件:完成职业培训8000人次以上,安置3000名以上困难群众就业,新增就业3.2万人;新建1个综合水产批发市场、4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和标准化肉菜市场;新建30条全民健身路径,建成伏龙坪1000米登山健身步道,推动3所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完成虚拟养老院异地扩建工程,建成1000平方米的六大服务中心和办事服务大厅;新增南北两山绿化造林500亩以上,完成雁滩地区605#、606#、607#3条已建成规划道路绿化工作,新建改造小游园3处,新增绿地100亩以上;完成100条小街巷路灯亮化,新建5座标准化公厕、3个垃圾中转站。此外,新建6000套保障性住房,分配入住3000套,发放廉租房补贴1000户,完成5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年底完成难度大。
 
焦点一:办什么事?为什么办这些事?
 
  政府为民兴办实事,重点要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这10件实事的选择和确定是否科学、全面,对这项工作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2014年,城关区人大常委会在检查区政府为民兴办实事时提出,区政府在确定为民兴办10件实事的过程中,存在跨年度项目多、摊子太大等问题。专题询问一开始,就有组成人员提出,2015年,区政府在为民兴办实事的确定中,是否遵循了普遍受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当年办结的原则,是否充分考虑了财政资金、审批手续、拆迁安置等问题。
 
  据介绍,为了确定2015年为民兴办的10件实事,2014年11月,城关区政府就开始向全区各部门、各街道征集意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并多次召开座谈会,科学论证,反复筛选,形成了初步意见。在此基础上,区政府根据财力、实际效益、完成的可行性等情况,最终选择确定了10件为民兴办实事项目。2015年1月13日,城关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区长张永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这10件实事涉及全区教育、就业、养老、保障房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城市道路绿化、群众休闲健身等15个方面,均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保障房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属省、市下达城关区的工作任务,区政府把这些项目列入为民兴办实事中。询问现场,有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此表示不理解。
 
  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解释,根据省、市、区政府历年实施为民兴办实事项目情况,为保持工作上同省、市政府一致,区政府在制定年初计划中,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列入年度为民兴办实事项目中。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不仅仅是省、市政府实施的重点民生工程,也是区政府为改善城市居民住房条件,特别是改善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的一项重要举措。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涉及中央和省、市三级配套资金,为争取中央和省、市配套资金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的大力支持,确保各项民生工程得到顺利推进,故将省、市政府确定的为民兴办实事项目——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列入区政府为民兴办实事项目中。
 
焦点二:为什么完不成?完不成怎么办?
 
  在城关区政府2015年为民兴办的10件实事中,新建6000套保障性住房,分配入住3000套,发放廉租房补贴1000户,完成5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一项,由于手续办理迟缓、资金未到位、征地拆迁难等原因,部分项目预计今年无法开工。这一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
 
  “实事中承诺今年新建保障性住房6000套,但在检查中发现,大部分项目还没有开工建设。请问是什么原因影响了项目进度?年底能完成多少套?”
 
  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大家,项目手续办理程序繁复缓慢、征收补偿标准不统一,导致拆迁难度大、资金难以平衡和项目跟踪服务不到位是主要原因。
 
  这位负责人解释说,6000套保障性住房包括省列棚户区改造项目、市列棚户区改造项目和公租房建设项目,其中,棚户区项目需办理项目可研批复、立项批复、规划条件通知书、选址意见书、土地出让或变性、土地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招标交易、施工许可证等步骤,其间还须穿插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审查、人防、消防、环评、地震安评、灾害评价等多个审批环节,这些审批环节互相关联、互相掣肘,无法并联审批,正常审批时间至少半年以上,有些项目因为土地转性、施工图纸审查、灾害性评价等问题,甚至需要审批2到3年时间。同时,近年来,城关区实施的改造项目中,特别是纯商业开发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在按照相关征收政策制定补偿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实际和群众诉求,一方面,制定了不同的征收补偿标准;另一方面,为了加速拆迁,又不同程度地提高标准,致使目前的征收市场较为混乱,群众普遍持观望态度,一些人故意拖延拆迁,以期获取更多更大利益。
 
  办理难度大,并不表示要坐以待毙。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畅通审批通道,利用“四函代四证”等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定期邀请兰州市发改、国土、规划、建设、房管等有关部门现场办公,就地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的困难,确保任务推进不受手续办理制约。要层层包抓、跟踪服务,区委、区政府制定了《2015年城关区棚户区(城中村)省列改造项目任务分解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办,要求在今后的3个月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时限,县级包抓领导每周至少1次深入项目现场,协调解决手续办理、征地征收等难题;责任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主动对接实施单位、上级业务部门,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及时向包抓领导汇报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做好项目推进日常管理服务工作;责任单位分管领导和具体联系人做好项目驻点和跟踪服务工作,及时掌握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各街道具体负责项目征地征收工作,举全区之力推进项目实施。同时,为了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区委、区政府拟出台《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的意见》,意见提出,区内所有棚户区改造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由项目征收指挥部按照统一政策标准制定征收补偿安置方案,由区征收办审核并提交区政府审定发布公告后方可实施,未经区征收办审核并提交区政府审定的,一律不得实施征收工作。批准实施的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各项目、各单位须严格执行,不得突破或变相突破标准,违规操作一经查实,将依纪依法严肃处理。为了贯彻中央及省市有关加大棚户区货币安置力度的要求,鼓励货币安置,对选择货币补偿的,在现行政策基础上,再给予原房屋建筑面积市场评估价15%的奖励,但仅限于在征收公告期限内签订协议并完成搬迁的国有土地住宅房屋,非住宅或超过公告征收期限搬迁的住宅不予奖励。目前,区上已经出台了《城关区棚户区改造问责暂行办法》,每周由区重大项目办和区委、区政府督查室,根据任务分解情况全程跟踪督查,并每周对保障性住房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同时,实行周调度、月考评制度,责任单位必须每周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区委、区政府督查室每周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办公室以周报表、月报表的形式,向市棚户区指挥部及省建设厅报送项目进展情况,严格问责项目落实不力、进度迟缓的责任单位、责任领导。
 
  “在城关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区政府承诺要完成5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到目前为止,仅完成了30户,那剩余的20户怎么办?”
 
  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解释,目前,城关区共有4个涉农街道,18个行政村,根据中央和省市要求,农村危房改造从2009年开始,到2014年,全区已完成改造766户,剩余289户(伏龙坪街道278户、青白石街道11户)尚未改造。2014年底,结合历年省市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和城关区危房改造实际情况,城关区上报了50户改造任务。
 
  2015年3月,根据国家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相关精神,全省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将优先下达给精准扶贫的58个片区县、17个插花县的100个特困片带、1000个贫困村,10%的指标可以兼顾非特困片带的贫困户。由于城关区不在省上确定的精准扶贫片区县以内,只能依据“10%的指标可以兼顾非特困片带的贫困户”这条文件精神争取改造任务。经与市建设局、省建设厅多次协调,9月9日《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第二批省级补助资金及追加下达补助资金的通知》,最终仅下达城关区30户改造任务,并配套中央省级补助资金31.5万元。今年列入计划但未实施改造的20户农村危房,将根据国家和省上2016年农村危房改造相关政策要求,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对接,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危房实施改造。
 
焦点三:如何提高办理质量,做好后续工作?
 
  虚拟养老院异地扩建工程位于庆阳路109号澳兰名门c座二楼,建筑面积1154平方米。目前,装修工程已完工,9月完成了机房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及办公家具采购,10月正式启动运行。扩建后的虚拟养老院集“调度指挥”、“质量管理”、“康复保健”、“教育培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产品展示”等功能于一体,服务内容和服务品质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现在,虚拟养老院已经成为城关区民生工作中的一张名片,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较有影响力,这次异地扩建也充分反映了区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询问中,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新院投入使用后,区政府相关部门在强化服务、做大品牌上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关注度很高。
 
  “要通过报纸、广播、网络、LED大屏幕等宣传媒介,对虚拟养老院的各类服务和取得的工作成效进行广泛宣传,让老人们全面了解虚拟养老院,扩大社会影响力。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对服务人员从业道德和操作技能等多方面进行培训,打造专业化的为老服务队伍,提高为老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从业水平。引入第三方组织制定管理标准,完善加盟企业准入、退出、考核、奖励办法,建立加盟企业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促进各加盟服务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新的虚拟养老院建成运行后,有些服务项目中涉及老人安全风险问题,如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进入老年用品展示厅、照料老人意外伤害、家政服务发生矛盾纠纷、老人用餐食品安全等,这些将如何控制和管理?”
 
  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了详细回答:“关于假冒伪劣商品进入老年用品展示厅风险,我们将与展示厅运营企业签订协议,要求按国家相关规定生产、销售资质齐全的老年产品方可进入展示厅,如发现假冒伪劣商品,立即停止合作,给老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运营企业承担。关于照料老人意外伤害风险,我们要求各企业制定应急预案,对各类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服务过程中如发生意外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意外伤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关于家政服务发生矛盾纠纷风险,一是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教育,按规范服务,尽量避免矛盾发生;二是做好老年人的思想工作,体谅服务人员的辛苦,减少矛盾发生;三是对投诉加以甄别,对有效投诉实行备案、核实、处理、反馈制度,并与企业考核、补贴严格挂钩。关于老人用餐食品安全风险,除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对老年餐厅食品安全例行检查外,我们将通过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老年餐厅进行规范管理,从食材原料采购与储存、后堂设备器具消毒与卫生等方面严格监管,保证老年人用餐安全。”
 
焦点四:我们更想听——下一步,你们准备怎么做?
 
  此次询问,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问题更加倾向于——下一步,准备怎么做?会场上,一边,问得具体;一边,答得仔细。
 
  问:兴办实事中确定新建1个综合水产批发市场,4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和标准化市场,目前完成情况不理想,建设进度缓慢。请问,区政府将采取哪些举措,确保年内完成任务?
 
  答:一是制定详细的菜市场建设工作方案,安排专人协调榆中街、红山村、伏龙坪菜市场建设企业,加快建设进度,每周实地了解掌握菜市场项目建设进度并建立台账,协同辖区街道帮助企业解决市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进度。二是积极协调拱星墩街道办事处督促拱星墩村委会尽快解决拆迁问题,加快推进雁东路社区商务中心项目建设进度。三是积极协调甘肃开运商贸公司,推进兰州监狱家属院菜市场(筹)项目,尽快完成项目立项审批工作,争取于年底前完成项目主体建设。四是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菜市场项目建设摸底调查工作,寻找新的菜市场建设项目,对未达到工程进度的菜市场项目进行调整,确保完成2015年为民兴办实事建设任务。
 
  问:今年,义务教育扩容增量实事工作我区实施校(园)新建、改扩建和老旧学校恢复办学、名校办分校等形式,已超额超进度完成实事预定任务,办理效果明显。请问,下一步我区在解决义务教育资源短缺、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方面,将采取哪些具体有效的工作措施?
 
  答: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以教育资源扩容增量和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破解资源短缺、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
 
  首先,要实施教育资源扩容增量。以区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快城关区中小学、幼儿园扩容增量工程的实施意见》为指导,通过新建、改扩建、“还地于校”、小区配建移交、利用职业教育资源五项措施,在未来5年,力争新增学校8所、新增办学面积44.1万平方米、新增学位4.8万个,有力缓解因流动人口逐年递增导致的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具体措施是,在盐场堡街道刘家坪等教育资源短缺区域争取规划新建学校8所,新增办学面积9.6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4万个;完成11所学校改造项目,新增办学面积6万平方米、新增学位4320个;多方协调推进学校周边住宅楼、商铺拆迁工作,力争扩大9所学校占地面积约24亩;积极协调省、市相关部门加快落实小区配建中小学、幼儿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的有关规定,争取将小区已配建的2所学校和31所幼儿园移交办学,新增办学面积约8.3万平方米、新增学位约9000余个;按照市政府“出城入园”的思路,协调推动辖区内11所省市职业学校“出城入园”,将其资源用于兴办义务教育,如全部完成后,可新增办学面积20.2万平方米、新增学位约2.1万个。
 
  其次,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学区化管理改革,进一步放权给学区,扩大学区长职权范围,对学区内人、财、物进行统一调配,使学区内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二是多种模式办学改革。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推动教育集团、教育发展联盟等多种办学模式参与学校实现组团发展,确保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全覆盖。三是骨干教师交流。建立职称晋升、评先选优等激励措施,鼓励更多名师、骨干教师等优质师资向相对薄弱学校流动,进一步促进各校师资均衡,实现优质师资全覆盖。
 
  问:我区实施民办托幼机构“以奖代补”政策几年来,在促进民办托幼机构规范优质发展方面成效突出,但这项惠民政策运行中,还需从哪些方面予以改进完善?
 
  答:自我区在全省率先实施学前教育“以奖代补”政策以来,区域内学前教育普惠性、公益性水平大幅提升,让更多幼儿享受到了更为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针对这项工作目前还存在的不足,今后在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方面,还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每年设立专项经费,推进公办园高位引领优质发展和民办学前教育普惠规范发展。启动保教人员岗位提高培训工程,构建学前教育优质人力资源流动共享机制,加强学前教育网络化管理与监督。二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翻建1所公办幼儿园,协调落实好小区配建幼儿园回收工作,回收后办成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不断满足社会对普惠性、公益性学前教育服务的需求。三是强化民办幼儿园收费及“以奖代补”经费的监管。协调物价、审计等相关部门建立更加严格的办园成本核算和经费使用监管机制,确保受到政府奖补的普惠性幼儿园能以更合理的收费标准为社会提供服务。四是探索实施未移交小区配建幼儿园租金限价措施。目前,未移交的小区配建幼儿园大部分向民办幼儿园出租,随着我区“以奖代补”政策的实施,民办幼儿园园舍出租方不断调升租金,造成入园费用上升。我们将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未移交小区配建幼儿园租金限价政策,确保大部分民办园的普惠性、公益性。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