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关于中国的八种论调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1 19:55:45

张西立在《人民论坛》2009年第25期撰文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在低谷徘徊以及中国的优异表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的态度在向理性和现实主义回归,但种种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倾向性议论不仅从来没有停息,并且总是跟随形势的发展有新的表现。
  一是威胁论,即认为中国崛起带给世界的是挑战而非机遇。近年来,此种论调虽有减弱,但仍不时出现。针对中国国外投资贸易合作范围的不断扩大,西方舆论将其视作东方殖民主义,把中国在外设立孔子学院的正常文化交流行为渲染为文化扩张战略等。
  二是崩溃论,即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以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官员腐败为代价的,因而是不可持续的。除了早些时候的《谁来养活中国》一书外,20021月,美国《中国经济》季刊主编斯塔德维尔在《中国梦》一书中把中国经济比喻为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他预言中国将出现大规模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三是神话论,即认为所谓中国奇迹不过是一个媒体渲染出来的神话。代表性言论当推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在出版于20025月的《关于中国与世界的五大神话》,在该报告中他说:中国的经济增长并非前所未有,以亚太地区的标准而言也不见得特别突出。
  四是责任论,即认为中国作为西方大国的利益攸关方,必须承担和发挥相应的责任。2005921,美国前副国务卿、现任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在中美关系全国委员会作了题为《中国向何处去——从正式成员到承担责任》的演讲,明确提出了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的论断。

  五是替代论,即认为随着以华盛顿共识为主导的西方自由民主模式的式微,注重独立、创新和渐进改革的中国发展道路——“北京共识将成为新的普世话语。
  六是阶段论,即认为中国模式具有转轨国家的普遍特点,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主流世界,所谓的中国模式也就消亡了。还有外国舆论认为,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发展成绩惊人,但问题也不少,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只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已。不难看出,阶段论的实质是把现代化看作西方化,把全球化和世界历史的发展看作均质运动,而非不同历史主体的多元互动,这显然是有违事实的。
  七是失衡论,即认为中国的发展表现为出口导向与内部需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的失衡关系,中国模式的可持续性值得怀疑。2009年初,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戈夫在法国《回声报》发表题为《中国能否避免危机?》一文中认为,在全球衰退开始之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持续性已经受到怀疑
  八是领导论,即认为国力日盛的中国应确立新的国际观,勇敢肩负起领导世界的责任。有国外学者认为,在实际行为层面,中国实行的是跟着走或者随大流的政策,因此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