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行政强力追债治不了司法“软骨病”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1 19:56:03

   截至今年531日,四川省广元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逾期贷款余额649.07万元,共计243户,涉及到80个单位,其中部分欠贷时间长达10多年,利息已远远超过本金。1123日,广元市召开清收工作督办会,提出以1130日为大限,对逾期拒不执行清收规定、恶意逃废债、还贷不力的工作人员,将坚决执行三停五不,即停职、停工、停薪,不提拔、不调动、不评先、不晋级和不加薪政策,追究欠贷人的责任。(见1214日《人民日报》)
  专门成立清贷办催还公务员贷款,足见此问题已相当严重,也凸显催还公务员贷款成本之高昂。公务员贷款逾期不还并非广元所独有,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总能见到这样那样催还公务员贷款当工作成绩的报道。让人极感郁闷的是,即便不谈欠债还钱的古典式正义,从现有法律逻辑上讲,银行理应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追讨债务。况且,在信用档案逐步建立之日,个人贷款如逾期不还必将导致信用污点,也意味着将在许多方面受到制约。
  那么,许多公务员为什么会或者敢于欠债不还?这背后或可引申出两种有趣的解读。
  一是公务员贷款比例过高。比例过高这是相对于寻常无权利的平民百姓而言,因为此类个人贷款额度大都不高。从社会发展层面上讲,小额贷款如果更能倾向基层普通民众,则更可能助其脱离贫困,走上致富之路,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尤努斯的小额贷款即是作出的最好诠释。问题是,为什么公务员这么容易获得贷款?银行对贷款风险的评估到底取决于公务员个人的实际经济偿还能力,还是对权力的过高迷信呢?
  二是公务员久欠不还的违规成本是否过低。大抵可以肯定的是,借钱不还的公务员不必担心银行借助司法讨债。在人情社会里,银行的贷款有市场经济驱动的因素,但银行本身与地方公务员关系往往纠结不清。虽不能断定彼此之间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但银行无论是在放贷还是追缴贷款乃至更多层面,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强力合作,其暧昧之态司空见惯。
  诚然,作为行政自警自省的一部分,加强自身管理并无不妥。然而,如果隔三差五便需地方行政权力介入,强力追讨公务员债务,哪怕真能实现预期成效,至多也只是体现了运动式整治的怪谬魅力,实际上既无益于权力公信力良好形象的塑造,也不可能使银行追讨公务员债务问题回归于普通社会机制,一旦权力退出,旧病复发在所难免。
  所以说来,解决公务员借贷不还问题的关键在于,首当其冲的是采取得力措施医治司法的软骨病。其次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避免权力对市场经济秩序的不作为,尤其要杜绝那些打着个人小九九的乱作为。这既是根治公务员欠贷不还的制度出口,更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要途径。(作者系湖北武汉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