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不能指望“领导少批示”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1 19:58:36

328日《广州日报》消息:327日,在广州召开的首届两岸四地当地政府解决行政争议机制研讨会上,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指出,如今人们解决纠纷是信访不信法,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如果任由各种纠纷循着信访这条路上下反复处理,将导致法治社会的倒退。他提出领导在重视信访工作的同时减少批示、增加指导,将各类争议逐步引导到解决的主渠道上来。他特别谈到,现在往往是领导的级别越高、批示越明确,解决问题就越快。这使得信访群众一窝蜂涌向党委、政府寻求直通车,甚至引起信访者的攀比心理,认为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 
  盛大林2010329日在《检察日报》撰文认为,所谓缠访闹访以及越级是各级政府都非常头痛的问题。为了减少规模以及越级的人数,基层政府想尽了办法,比如拦访、截访,甚至发展到了抓访,但这些非法的方式不仅不能阻止者的脚步,甚至激发了更多、更激烈的。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呢?马怀德教授提出了一个方法,那就是领导少批示

  领导一批示,下面就重视,问题往往就能得到解决,这样的直通车确实是者最期待的效果。者之所以要,也主要是为了引起领导的注意。领导的批示越多,访民的信心越足,的人也会越多。因此,领导的批示少一些,确实有利于减少。但问题是:领导少批示,纠纷就少了吗?当事人不去,问题怎么解决呢?

  在法治社会,司法途径应该是解决纠纷的主渠道,但目前这一主渠道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行政争议中,政府部门之间往往相互袒护;在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中,时常出现该立案的不立案、该受理的不受理等情况。比如,征地拆迁是近年来矛盾最集中、纠纷也最多的领域之一,群众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之而起,但在一些地方,法院不受理这方面的案件。也就是说,司法救济这一主渠道被阻绝了。既然如此,不去,又当如何?
  信访不信法确实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法治的悲哀。老百姓为什么不信法?这固然与中国的人治传统有关,但主要还是因为法律尚不足以完全取信于民。既然经历那么多的程序还不一定得到公正,既然法院的裁判也可能摆脱不了长官意志,那还不如通过直通车直接去找领导……
  其实,按照法治的要求,领导批示不只是应该减少,而是应该完全杜绝,因为领导批示就是对司法的行政干预,这与法治是背道而驰的。进而言之,信访本身就带有严重的人治色彩——在成熟的法治国家,根本就没有信访这一说,更没有批示执法部门的事情。

  因此,减少不应该指望领导少批示,而是应该仰赖于法治的健全。在信访这条路上采取的办法,不如把群众到法治这条道上去——只要法律的权威性和司法的公正性提高了,的群众和领导的批示自然就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