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评议亟须“补钙”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1 19:59:08
工作评议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比较好的监督形式。人大工作评议以揭露问题、促进工作为特点,在实践中不断生根、发芽、成长,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评议工作的不断发展,一些地方的评议工作出现了“软脚症”:有的歌功颂德、大唱赞歌,却鲜见批评意见、问题剖析;有的雷声大、雨点小,评议发言慷慨激昂,评议整改偃旗息鼓;有的隔靴搔痒,实质性的问题避而不谈,只是用“进一步”、“加大力度”、“不够”、“不足”等不痛不痒的词汇作评价;有的地方甚至把人大评议会变味为庆功表彰会,授予被评者“优秀公仆”等荣誉称号,等等。
事实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单位无论为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多少有益的工作,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多少困难和问题,但工作中难免有不到位之处,不可能十全十美,这是符合辩证法的。而评议的本质就是要把被评单位工作上的问题如实找出来,督促加以改进,使工作更完善。无论何时何地,敢讲问题都是人大评议工作不变的价值追求。如果不敢讲问题,让唱赞歌成为评议的主调,就会异化为形式主义,不仅无益于工作,而且会败坏人大形象。
因此,要解决评议工作中的“软脚症”,必须补充“钙质”。一是思想上要补钙。正确认识评议工作对促进“一府两院”工作的重要意义,摒弃那种怕得罪人、怕影响关系的思想,摆正人大监督的位置。二是方法上要补钙。调查时要深入扎实、全面了解掌握被评单位的情况,做到言之有物,持之有据。评议时,要“敢”字为先,敢说实话,敢讲真话,敢发现问题。三是措施上要补钙。要敢于运用刚性监督手段,善于把评议与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形式结合起来,把评议结果与对干部奖惩升降结合起来。综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这样才能使工作评议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