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需要社会政策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1 19:59:30

吴忠民在2010325《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认为,所谓社会政策,是指以社会公正为理念依据,以保证民众的基本权利、提升民生水准、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保证社会安全为主要目的,以国家的立法和行政干预为主要途径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措施、法令、条例的总称。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人民实际利益的关注,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访贫问苦送温暖上。这种做法尽管必要,但毕竟随机性过强,因而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性的政策来运用。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应当将保障民众基本利益和提升民众生活水准的事情上升到社会政策的高度来看待,并使社会政策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以求得社会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通过体系化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为民众最大限度地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既可以对弱势群体提供直接的帮助,还可以给处境相对不错的社会群体提供稳定的环境,解除其后顾之忧;既可以减少现有弱势群体的人数,防止更多的人沦入弱势群体,还可以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况且,中国处在急剧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要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双重转型,即由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过渡、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艰难的社会转型,复杂的利益结构调整,使中国社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并造成了更为广泛、复杂和突出的社会矛盾问题,使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大量过去未曾遇到的新挑战。而社会政策的重要功能就在于以社会整体的力量来帮助每一个社会成员抵御各种社会风险因素,确保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所以,通过系统的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可以对社会矛盾问题的处理由被动转向主动,由滞后转向前瞻,尤其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社会危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