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发展的六个平衡问题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1 20:00:33

成思危在201016《北京日报》撰文认为,金融危机以后的世界会怎么样,我们应对的办法就是要按照中国古代哲学的中庸之道,把握好平衡、把握好
  第一是把握好储蓄和消费的平衡。二战后美国人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大量借债。这次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开始的,从债务危机发展到流动性危机,然后发展到信用危机,从美国向世界各国扩散,从虚拟经济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蔓延,导致了这样全球的经济衰退。

  中国的经济已经是触底回升、企稳向好,世界经济也走上了曲折和起伏的复苏之路,然而世界经济复苏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因为借债靠的是商业信用、金融信用或主权信用,信用被破坏就会造成违约。

  第二是处理好外需和内需的关系。发达国家的去杠杆化必然会造成我国去产能化,在外需减少的情况下,必须重新来调整外需和内需的关系。扩内需一方面是靠投资,通过投资拉动生产资料的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外投资有一部分会通过工资转化为消费。但是不能够老靠投资来刺激内需,因为我国现在不少行业产能就已过剩,投资更多的话必然会造成产能过剩、库存积压、效益降低和污染回潮。从长远来看,必须要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放到增加消费上,让居民真正能够去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才能真正拉动经济。因此关键是要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包括提高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大家不会为看病贵、看病难,交高额的择校费等问题而对消费有过多的顾虑。另外应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提高低保的标准。还应推进信用消费,我国个人消费贷款只占银行贷款的13—15%,而发达国家是60—70%,推进信用消费还有相当大的余地,同时要转变着重储蓄而不愿消费的传统观念。
  第三个平衡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平衡。金融创新应持续推进,不能因危机而停滞。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金融创新的本意是通过对冲来降低风险,但也会成为过度投机的工具。我国的金融创新还要稳步推进,同时应加强金融监管,防止过度投机。金融监管要合理、合法、适度、有效。
  第四个平衡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平衡。国外虚拟经济发展迅速,据报道,股市的市值加上债券的余额,加上金融衍生品未平仓的合约余额,总共是500多万亿美元,而全世界的GDP61万亿美元,这样的虚拟经济规模可能是过度庞大了。因此,危机后虚拟经济的规模会适当减低,它和实体经济的比例应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但是我国的虚拟经济还很不发达,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比例现在可能就是1∶1左右,所以杠杆化率也很低,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积极慎重地去发展虚拟经济。

  第五个平衡是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平衡。危机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宜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更应该关注我们为资源、生态和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即环境成本。据初步估算,我国2005年的环境成本占GDP13.5%,而当年的GDP增长只有10.4%,长此下去会将环境欠债留给我们的后代。我国政府已经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45%,这是一个很振奋人心的指标,反过来说也是一个倒逼企业要注重减少碳排放,要注重环保的一个压力。所以企业要根据这样一个目标来调整生产工艺,调整产品结构,调整环保等各方面的措施。在这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另一方面,就是要发展新能源。因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根本措施。

  第六个平衡是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平衡。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我国的人均GDP在世界100名之后,我国只能承担和我国的发展水平相应的责任,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就是对世界经济的重要贡献。2009年我国GDP虽然可能仅为世界的7%,但是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超过20%。我国同时要和周边国家加强合作,这也是我们在发达国家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必须采取的措施,要向拉美、非洲,特别要与东盟等亚洲国家增加合作。10+1(中国加东盟10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初就会实现,而10+210+3(加韩国,加日本)现在也在推进,如果东亚的10+3自由贸易区可以实现,那GDP总和将占世界的20%,欧盟现在占28%,北美占25%,东亚将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三极,这样就会逐渐形成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将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