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大论坛】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1 20:12:38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论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一主题时指出,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的论述相比,支持的对象由国家机构变为人民,并且要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作为县级人大常委会的一员,我的体会是要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必须首先要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


一、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就是坚持制度自信的具体实践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首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其次,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体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选民或代表依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选举代表,组成全国及地方各级权力机关体系即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其他国家机构,行使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一种政治制度。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而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部分国家权力。再次,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制定和修改宪法和法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法律是制度的最高表现形式。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立法权,通过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来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就是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首先,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就必须切实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其次,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推进依法治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地位和权威。宪法和法律的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和维护,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自然就得到了保证。


三、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与坚持党的领导是一致的


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本身体现了党的意志,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与坚持党的领导是一致的。首先,这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宪法和法律是党的意志的集中体现。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人事任免权等法定职权的过程,既是实施宪法和法律的过程,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党实现了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其次,这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报告中指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来说,主要是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再次,这有利于体现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工作中受党组的领导,党员领导干部、党员委员、党员代表依法履职时坚持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决定,有力地保证了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四、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关键在于推进人大工作发展


要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就必须继续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只有认真履行法定职权,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职能作用,才能最终保证和体现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地位。十八大报告还对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加强重大事项决定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提高决定权的质量。二是加强监督工作。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三是加强代表工作。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四是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健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作者系通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