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大论坛】推进“六五”普法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1 20:15:31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施行3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一体建设;又在今年第四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这给我们进一步做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也给我们深入推进“法治庆阳”、“平安庆阳”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是“六五”普法依法治理的重要实施年,我们要深入开展中期督导检查、总结经验、寻找不足、完善思路,推动全市“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向纵深发展。


“六五”普法的关键在认识。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法治国家、弘扬法治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内涵,深化对“六五”普法依法治理的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调整思路,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把注重普及基本法律常识向重视普及法律精神内涵和实质要义上转变;把单纯学法向深度学用结合上转变;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向促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深度融合上转变,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敬畏法律的良好局面。要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在突出以宪法为统帅的“六五”普法学习宣传内容的同时,彰显特色,围绕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扶贫攻坚、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实施、国务院扶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意见、把甘肃建成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把庆阳建成全国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重要经济增长极、“3341”项目建设和“1246”农业产业化调整总体布局定位,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区四园一线八域”、“三个一”领导包抓项目,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成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六五”普法的重点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要突出领导干部、青少年这两个学法重点,带动和辐射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和农民工学法。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中心组学法、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落实学法内容和学法专用笔记,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依法治理实践,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讨思考问题,研究对策,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自觉性,提高新形势下用法治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落实好中小学法制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和师资,坚持每周主题班会班主任学法讲安全,大力推动中小学生动手创办校内“普法小报”,培育学法兴趣,丰富普法内容。要把流动人口、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的学法与依法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依法治理各项措施,防止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法律七进活动”是“六五”普法的重要载体。要结合工作实际和业务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宗教场所活动,使“法律七进活动”不断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要充分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组织开展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的集中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各专项法律的颁布实施纪念日,组织开展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公共场所和公共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法制宣传教育基地、阵地和“法制文化长廊”,利用各种途径和平台组织开展法制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制文化产品需求,努力营造社会主义法治氛围。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促进全民守法的“风向标”,也是深化依法治理的重中之重。 “普法怎么样,群众看执法”。普法的目的是为了正确适用法律、促使全民自觉遵守法律。“六五”普法必须与严格执法相结合,必须与法治实践相联系,必须与依法治理相融合。绝不能容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给社会造成巨大阵痛和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事件的发生。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官职多大,谁违法就要追究谁的法律责任。要加强对党内规章、条例和政府、人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适时撤销违法或不当的抽象行政行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目标考评指标体系,精简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建立政府法律顾问、法律咨询工作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过错责任追究制。要加大对司法案件质量评查监督力度,建立执法责任倒查制和错案追究制,以严肃的责任追究倒逼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从每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法治公平正义的阳光。要加强政策法律研究,积极稳妥和富有成效地开展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继续深入开展村民自治和“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加大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秩序、金融秩序、食品药品、校园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力度,进一步健全企业依法经营管理规章制度,扎实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要整合各种监督资源,巩固和深化纪检监察监督、人大权力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紧密衔接、机制灵活、监督有效的工作体系,加大对人大权力机关审议事项跟踪督查力度,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公证人员、基层法律服务者、法律援助工作者在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维护稳定,构建和谐中的独特优势,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营造人人守法,遇事找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作者系庆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