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大论坛】发挥人大常委会自身优势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1 20:17:31

    县级人大常委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关注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用,密切党和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发挥好重大事项决定作用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人民意志,依照法定程序,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或决议,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贯彻实施的重要职权。县级人大常委会要按照《监督法》、甘肃省实施《监督法》办法的规定,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一要行使好计划和财政预算执行工作的决定权。除在每年召开的人代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执行进行审查外,还将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作为重要议题,认真开展调研,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就财政决算和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及时作出决议,切实保障重大民生项目的顺利实施。二要行使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决定权。针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如环境保护、采空塌陷治理等进行认真研究论证,适时作出决议、决定,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要行使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决定权。就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涉及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问题如县城总体规划、城市管理、法制宣传教育等开展调查研究,并作出决议、决定,积极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及依法治县进程。

  把关注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发挥好监督促进作用

  县级人大常委会要在思想上尊重人民群众,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行动上深入人民群众,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首先,要广泛收集民生情况。县级人大常委会要从四个渠道收集掌握民生情况。一是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渠道。代表视察、调查研究和执法检查是人大常委会经常开展的一项工作,在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过程中与人民群众广泛接触,能够充分了解到各种社情民意。二是信访渠道。近些年,到人大机关上访人员不断增加,很多群众把人大信访视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在接访、督办信访案件的过程中,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走访代表和选民渠道。常委会组成人员通过走访代表,代表通过走访选民,深入了解民生情况。四是代表意见建议渠道,从代表所提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中进行收集,也能掌握到较多的民生问题。通过以上四种渠道,能够客观全面地收集到本地区的民生情况,为促进解决民生问题奠定基础。

  其次,要系统研究民生问题。县级人大常委会对收集到的民生情况,要进行归纳汇总,系统研究,分类处理。从大的方面可分作两类:一是个案的问题;二是带有共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对于个案问题,要逐一交给有关部门研究处理,要求将处理结果向人大反馈答复,人大再对涉及的群众进行回访,直到问题的解决。对带有共性和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再分类,如可分为医疗教育类、食品药品安全类、社会稳定类等。对每一类别的问题,要深入研究分析, 将与群众利益联系最紧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列为监督重点,纳入人大常委会次年的工作要点,通过采取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监督形式,促进这类问题的解决。

  再次,要调研审议民生工作。对列入常委会工作要点准备解决的民生问题,要向社会公开,并进行专题审议,既接受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又借助社会力量推动人大监督工作。具体操作时,着重把握好两个环节:一是深入调研。调研工作一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要下到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反映上来,并与群众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调研取得切实成效。二是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议意见。常委会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对列入会议议题的民生工作进行细审深审透审,既要把问题找足找准,又要提出客观实际、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最后,在全面、深入、系统审议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的审议意见,交给“一府两院”办理。

  最后,要督促解决民生问题。人大常委会必须对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在督查方式上,主要通过对该项工作进行再次审议或者多次审议,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对解决问题成效的评判,人大常委会应通过回访群众,让人民群众自己来说话。

  把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作为工作的重点,发挥好代表的主体作用

  人大代表是人大常委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唯有深入选区、深入选民、充分“接地气”,才能反映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县级人大常委会要做好服务保障,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选民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要强化培训,提升素质。对人大代表进行培训是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有效措施,也是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必然要求。人大常委会要把人大代表学习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抓好法律法规等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对人大代表如何开展联系选民及群众、处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撰写议案意见建议等进行培训。要及时向人大代表寄送人大工作报纸、杂志,人大常委会及“一府两院”工作报告、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等相关信息和资料,使人大代表在开展联系活动前了解和掌握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进展情况,使其在联系活动中更好地与人民群众沟通,回答人民群众的询问。二是强化服务保障。人大常委会要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创造条件。结合“人大代表之家”创建工作,在全县每个乡镇至少创建一个“人大代表之家”,为人大代表学习交流、联系选民、开展履职活动搭建好平台。同时,要协调人大代表所在单位和选区所辖单位,积极支持人大代表开展联系选民和人民群众活动,并将代表活动经费列入财政专项预算,为开展代表活动提供经费保障。三要强化代表活动。要建立代表联系选民和群众的长效机制,对联系选民的天数、程序、方式进行硬性规定,提高代表联系选民的实效和水平。搞好代表接待日活动,在选区内公示代表接待选民日,由代表到指定场所接待选民,了解选民和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组织代表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就选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视察和调查研究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助力“一府两院”及其工作部门改进工作。 (作者系华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