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持续推进乡镇人大工作实现新跨越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8-11 09:21:36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基层人大工作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泾川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新思维,紧紧围绕“与时俱进、固本强基、依法行权、共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人大履行职权的有效形式,走出了“突出一条主线(突出党委对乡镇人大工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发挥两个作用(切实发挥好乡镇人代会、乡镇人大主席团的职能作用),加强三项建设(着力加强乡镇〈街道〉人大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和制度建设),建好四个平台(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建设代表日常活动平台、推进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打造代表闭会期间履职平台、完善“双联系”制度,夯实代表联系群众平台、坚持代表向选民述职搭建代表履职监督平台),完善五项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四级人大上下联动推进工作机制、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包抓联系工作机制、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机制、乡镇人大工作运行保障机制、乡镇人大工作考核评价机制)”的强基固本之路,破解了乡镇人大履职的“瓶颈”,推进全县人大工作步入了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运行轨道。
  一、抓培训、强素质,提升工作能力
  通过学习培训,及时了解形势任务及其发展变化,使人大工作自觉与党委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促使乡镇人大工作实现“五不五主动”,即不退缩、主动争取空间,不浮澡、主动提升素质,不缺位、主动履行职责,不懈怠、主动开展工作,不封闭、主动联系沟通;促使代表履职实现“五会一提高”,即会审议、会提建议、会调研、会述职、会活动,提高履职能力。一是集中培训,提升素质。针对换届后新选人大代表多,人大主席新手多的实际,常委会以代表小组为单位,对新一届县乡人大代表、人大主席开展以宪法及履职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辅导,提升素质。二是以会代训,提升能力。县人大常委会每次召开会议,组织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都邀请乡镇人大主席和人大代表参与,使其通过参加会议,熟悉法律程序和人大工作业务。三是互动学习,提升效能。常委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乡镇工作和人大代表履职经验交流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二、抓建设、重规范,夯实工作基础
  为了探索让乡镇人大适应新常态,真正履行职能、有所作为,县人大常委会把握方向,主动争取县委的全力支持,按照“场所设施齐全、规章制度规范、软件资料完善”的要求,切实加强乡镇人大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一是阵地建设抓规范。按照“十有”目标,落实了乡镇人大办公室、“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场所,制作了标志牌,购置了办公桌椅、档案柜、电脑、打印机、电视等办公设施,配备了工作人员。二是制度建设抓完善。为适应新形势下乡镇人大工作需要,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门力量,对原有乡镇人大工作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认真研究和修订完善,编印了《泾川县乡镇人大工作规则》,使乡镇人大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三是档案资料抓健全。指导各乡镇人大对换届选举、人大代表履职、人代会及有关专题会议、闭会期间开展活动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完善,按类别分别归档保存。
  三、抓工作、促落实,增强履职实效
  泾川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中,始终坚持与乡镇人大联动,同心同向谋发展,履职尽责促落实。一是突出重点议大事。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重大战略、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及时依法作出决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二是关注民生促和谐。坚持前移关口,主动作为,注重全程监督,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监督,跟踪问效,促进解决了一批具体问题,落实了群众期盼。三是围绕法治护正义。围绕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及时回应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关切,先后对公安和法检两院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努力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抓活动、创载体,搭建履职平台
  一是围绕增强代表服务意识,开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以全县开展的“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广泛动员各级人大代表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四率先、三带头”活动,先后涌现出各类典型代表60多人。二是围绕增强代表履职意识,开展“人民最满意的惠民实事”评选活动。连续三届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每年通过组织人大代表视察调研、召开测评会议、人代会表决作出决定等方式,对县政府推荐的119件实事进行测评,先后评选出60件“人民最满意的惠民实事”。三是围绕增强代表参与意识,开展“人大代表之家”创建活动。近两年来,共建成乡镇政府机关和中心村“人大代表之家”78个,组织开展集中培训、视察调研、入户走访等各类活动197次,接待选民314人次,收集意见建议96条,协调化解矛盾纠纷43起。四是围绕增强代表使命意识,开展“阳光议事”活动。鼓励和支持人大代表参与政风行风评议,担任执法执纪、阳光村务、村庄环境管理、工程质量监管等监督员,参与全县农村开展的“五自主三合作”民主管理行动,使代表真正融入了乡、村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增强了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是围绕增强代表责任意识,开展“述职评议”活动。乡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每年都组织代表开展一次向选民述职活动,接受选民的评议监督,增强代表的责任意识,激发代表的履职热情。
  五、抓协调、勤指导,促进工作开展
  泾川县委高度重视乡镇人大工作的建设和发展,届内先后两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县乡人大工作的意见》,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全力支持人大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在指导协调服务推动乡镇人大工作中,一是注重联系指导。实行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片联系乡镇人大工作制度,采取挂点指导、定期调研的方式,指导乡镇人大依法召开人代会、开展闭会期间活动、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每年组织集中走访慰问人大代表,向代表通报政情,征求意见建议。二是注重队伍建设。县委按照正科级别配备乡镇人大主席,对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乡镇同时配备人大副主席,根据乡镇人口规模配备人大专职工作人员2~3名,为乡镇人大做好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三是注重经费保障。县上按照乡镇工作经费每年5000元标准、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每人每年500元标准、人代会会议经费每年1万元标准列入县财政预算,为乡镇人大开展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注重督查考评。县委将县乡人大工作列入党委目标考核,制定了目标考核办法,严格按照“硬件标准化、软件规范化、工作制度化、活动经常化”的要求,量化考核,对履职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履职不力的进行问责,并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依据。(作者  贾仁全  系泾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