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马尚英在积石山县现场督办562号代表建议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6:37:33

代表提建议:请求解决积石山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
省水利厅答复:今年两批建设计划共解决资金1519万元


63,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尚英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现场督办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562号代表建议时强调,要加强监管,确保质量,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真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造福各族人民群众。
  积石山县是甘肃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也是国扶贫困县,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2004年底,水利部调查评估结果显示,积石山县22.27万农村人口中,饮水不安全人口达15.21万人。根据全国总体规划,规划建设中部、南部、北部和银川等4处集中供水工程,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2005年至2008年,经过国家、省、州、县各级共同努力和群众自筹资金,积石山县中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5.84万人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规划建设的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五台峡和崔家峡两处工程组成。2009年,省水利厅批复了五台峡供水工程初步设计。为加快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步伐,2010年,县委、县政府把实施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为今年要为民办理的10件实事之一,但工程概算总投资6511万元,其中国家及省级配套资金3038万元,尚缺建设资金3473万元。一年内建成该工程,县级配套资金难以筹措。
  针对此,在今年初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临夏代表团马登云、宗文辉、牟万禄、韩淑琴、马秀芳、马翠花等6位代表联名提出《关于请求解决积石山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的建议》,恳请省上帮助解决尚缺的3473万元建设资金。
  该建议被大会列为562号代表建议,并被确定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重点督办件,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尚英负责督办。
  在现场督办时,马尚英率领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在临夏州及积石山县负责人的陪同下,实地查看了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施工现场,听取了工程进展汇报。
  在随后召开的现场办理会上,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向提案代表答复了办理结果。由于工程分期实施,2009年省上已安排解决1万人的建设资金546万元,2010年第一批计划安排解决1.1万人的建设资金969万元。鉴于积石山县对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的迫切愿望,省水利厅专题研究、积极协调,计划在2010年第二批建设计划中再增加解决1万人的投资资金550万元。同时,省水利厅负责人指出,由于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另一个供水工程崔家峡工程目前尚未完成初步设计,按照建设程序,不能安排建设资金。请积石山县抓紧完成设计报告,然后逐级上报审批,省水利厅将依据国家投资计划,逐年安排解决。
  领衔提案代表马登云对省水利厅的答复表示非常满意,同时希望省水利厅对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后续建设继续予以关注。
  马尚英在现场办理会上讲话时说,解决积石山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的建议,被省政府和省水利厅确定为现场办理案件,同时被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副主任重点督办案件,充分说明了省上对积石山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高度重视。
  马尚英指出,建设质量是工程的生命,临夏州和积石山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把关,用好建设资金,强化监督管理,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安全干净的水,把这一涉及各族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建设成真正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把这一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同时,要抓紧完成后续工程的论证设计,争取早日立项建设,进一步扩大工程的覆盖面,尽快解决更多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省政府和省水利厅要继续重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改善这些地区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帮助他们早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马尚英最后说,近年来,积石山县发展变化很大,令人欣慰,尤其是农村发展变化很大,房子新了,道路宽了,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经济发展水平高了,有些群众已经用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这些变化,充分说明了党的富民政策和强农惠农政策正在落实到位,也说明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干得好。他强调指出,农村饮水安全、教育、道路等民生工程,都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真正得到实惠的民生实事,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拿出干事创业的劲头,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为各族群众的富裕而努力。
  据悉,562号建议是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确定的副主任和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重点督办的13件代表建议中,第一件得到办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