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崔玉琴在陇西现场督办352号代表建议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6:38:52

代表建议:对陇西中药材仓储库标准化改造给予资金补助


省财政厅答复:对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重点倾斜扶持


624,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玉琴率领省政府、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赴定西市陇西县,现场办理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352号代表建议。
  陇西气候干燥凉爽,适合大宗中药材仓储保管,素有天然药仓之称。近年来,陇西县发展中药材仓储企业20多家,众多国内知名企业也在陇西建立了中药材仓储基地,年储存输转各类药材3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仓储基地。但现有仓储库大都由原各类物资储存库转型而来,设计标准低,设施不规范,大部分不符合药材仓储保管条件,造成药材储存过程的二次污染,影响药材的品质和疗效。陇西县计划通过政府补贴和启动民间资本等方式,按照药监部门的标准要求,对现有仓储库进行标准化改造。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政府补贴资金难以到位。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白秋枫、张军、陈耀祥3位代表就此提出《关于对陇西县中药材仓储库标准化改造予以资金补助的建议》,建议省上给予专项资金补助。该建议被大会列为第352号代表建议,并被确定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督办案件,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玉琴负责重点督办。
  当日召开的现场办理会上,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答复说,2009年省上在安排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时,重点对陇西县进行了倾斜,共安排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1675万元,占全省资金总额的33.5%。其中在安排的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园区建设补助资金800万元中,有100万元用于陇西县中药材仓储中心建设。2010年省上将继续整合安排5000万元发展中药材产业,请陇西县争取在2010年陇西县中药材物流园区建设项目(省补资金额度800万元)实施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将仓储库改造建设作为重要环节予以倾斜支持。同时,省上从2010年中药材产业发展以奖代补资金中协调安排8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陇西县中药材仓储库标准化改造。
  领衔提案代表白秋枫对省财政厅的答复表示满意,同时希望省上对陇西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继续予以关心和扶持。
  崔玉琴在现场办理会上讲话时说,中药材产业作为我省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在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提升经济发展经济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859,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中,把中药材产业发展列为六大行动重点发展产业之一。201052,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又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定西药材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的优势,建设全国优质中药材药源基地、饮片加工基地和交易市场。我们应该以此为动力,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突出发展特色,加大工作力度,靠实工作责任,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把地里的药材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钱,使中药材产业成为定西发展地方经济的重点产业、惠及民生的龙头产业、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片产业。
  崔玉琴指出,现场办理代表建议,仅仅是推动陇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开始。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之年,我们要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和政策对接为契机,立足陇西县是我省中药材产业大县的优势,深入研究,通盘考虑,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和项目支持,加快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全面发展,做大做强定西市和陇西县的中药材产业,把我省的中药材产业做成真正的名牌产业。
  崔玉琴最后指出,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和省政府有关承办代表建议的部门,要继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本着对代表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代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密切与代表的联系,加强与代表的沟通和交流,加大代表建议的办理落实力度。各级人大代表要继续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认真履行职责,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体现人民意志、符合人民利益、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发挥好代表自身作用。
  现场办理会前,崔玉琴一行还赴甘肃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等9家中药材企业,实地查看了企业的建设和生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