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洛桑灵智多杰调研时强调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6:39:38

对草原生态建设的认识亟待提高


近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洛桑灵智多杰率领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我省草原生态建设情况专题调研时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对草原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下大决心,采取得力措施保护好草原生态。
  调研组一行先后赴甘南、酒泉、张掖等地,采取听取专题汇报、实地察看、深入乡村走访农牧民、察看相关资料等方式,对我省草原荒漠化、退化、沙化和盐碱化情况;草原生态建设体制和管理机制,地方财政安排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投入情况;退牧还草工程进展及牧民转移安置情况;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的落实情况,草原灭鼠、灭虫等保护措施和草产业开发情况;社会经济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草原建设之间矛盾的处理情况;草原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和建议等问题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了解到,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制定完善配套法规,草原法制体系逐步健全,稳步增加草原建设投资,草原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夯实,深化草原承包经营,推动草原保护制度落实,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加快草原生态建设步伐,开展技术研究与推广,为草原保护提供科技支撑,草原生态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改善,草原畜牧业得到了平稳较快发展。但全省草原生态整体建设速度明显赶不上退化速度,由于气候持续干旱和草原超载过牧状况得不到有效控制,草原生态点上好转、面上恶化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遏制,全省91%的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针对我省草原生态建设现状,洛桑灵智多杰在调研中指出,国内外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安全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是中国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对我省来说,也是最大的土地资源类型。天然草原主要分布在甘南高原、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及省境北部的沙漠沿线一带,这里不仅是全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和甘肃传统的畜牧业基地,也是长江、黄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党河、疏勒河、黑河、石羊河等内陆河的发源地。草原生态系统在维系黄河水源补给、防止水土流失、维护整个流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调节功能,是全国重要生态战略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高度认识草原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下大决心,采取得力措施保护好草原生态。
  洛桑灵智多杰指出,不能就草原而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而是要把草原生态系统放在黄河水源涵养和整个河西生态安全中综合考虑,统筹安排。他说,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之年,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在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重点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快实施生态补偿,加大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我们要抓住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国办《意见》贯彻落实的大好机遇,拿出有力的办法和措施,争取国家的政策和项目支持,既要保护和建设好草原生态,同时还要保护好牧民的利益,科学合理利用草原,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