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孙效东在全省市州人大财经委城镇化建设专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6:45:15

推进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抓手


  一、关于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在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提出,要使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稳步推进城镇化是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充分认识推进城镇化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牢牢把握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我省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凝聚共识、聚集力量,对于推动全省城镇化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深刻认识到,推进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何谓城镇化,按毛主席的解释,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也。显然,我们所说的城镇化并不是只要城镇,不要农村,而是指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与生活方式逐步走向以城镇为主的趋势。如果进一步解释,大概就是指人类社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生产要素相对聚集、社会人口相对集中、服务业门类与规模协调跟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逐渐高级化的过程。其主要特征:一是城市经济主体地位确立并不断提升;二是农业经济由集约进而走向高效;三是第三产业受需求拉动得到迅速发展;四是科教文卫事业摆脱时空束缚日益繁荣;五是生态环境伴随承载压力减轻逐渐和谐;六是社会人口合理集中并越来越享受到现代生活水平。这些要点清楚地表明,城镇化恰恰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推进城镇化就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当然,它必须与有些地方官员的设计城镇化刻意城镇化严格区别,必须遵循科学规律,立足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奋斗目标前进。
  二要深刻认识到,推进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抓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世所罕见、世所公认。当我们感到欣慰的时候,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又使我们察觉到了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从现阶段发展特征出发,及时果断地进行发展思路和对策调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依靠消费、投资、外贸协调拉动,促使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更多依赖科学技术进步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这一方针政策与推进城镇化是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加快城镇化,可以增加城市人口,扩大内需消费;可以拉动投资,推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可谓一举多得。有专家测算,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增加1300多万城镇人口,新增投资6.6万亿元。可见,加快城镇化不仅是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大的内生动力和坚实支撑,而且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更是甘肃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加快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持久性的强大动力。
  三要深刻认识到,推进城镇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村人口逐步减少、城镇人口逐步增加的过程。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农民平均占有的资源要素数量相对增加,进而必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商品化率,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减少农村人口,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和市场化水平,便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而改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集约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经济实力的提升,可以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我省是一个农村面积广大、农业人口众多、富裕程度较低的落后省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迫切要求加快推进城镇化,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走一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
  四要深刻认识到,推进城镇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进一步增强历史紧迫感和工作责任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综合实力不强以及城镇化粗放式发展的状况依然十分突出。资料显示,2000年,全国城镇化水平36.09%,我省为24.01%2009年全国46.6%,我省为32.65%。可以看出,虽然新世纪以来我省城镇化进程有所加快,但是与全国同期发展水平相比,仍然落后13.95个百分点,并且差距还在拉大。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大城市数量少,中心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不强,没有东南沿海省份那样的城市群出现。加快我省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发展水平,任务十分艰巨。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了我省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最近国家又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等政策,这对我省加快推进城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知耻而后勇、知难而前行,下决心推动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关于地方人大推进城镇化的几点工作


  今天的会议,是省市(州)两级人大的同志在一起座谈讨论城镇化工作,理应涉及地方人大在推进城镇化当中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对此,我了解情况有限,平时考虑不多不深。但总觉得城镇化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地方人大作为反映人民当家作主意愿的权力机关,必须做好自身工作,起到应有作用。这里提出几点,供同志们思考。
  一要多作调查研究。正如大家所共同认为的,城镇化包含的问题十分复杂,涉及理论研究、政策法律、规划方案、实施步骤各个层次,包括经济社会、城乡建设、一二三产、科教文卫许多方面。在认识上,人们往往意见观点很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实践中,许多工作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加之全国范围大,各地发展差异大,很难找到成熟的样板照搬照抄,这就提出了调查研究的任务。而地方人大机关平时实质性工作任务较轻,有务虚的一班人马,有善于调查研究的长处,可以更多地担当起此项工作,为党委决策、政府执行提供更多更好的意见、建议。
  二要加强立法和执法监督。推进依法治国,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的神圣职责,也是我们这些年来叫得最响的口号。城镇化与法律关系密切,单就城市建设与管理而言,撇开了法律的约束与服务,几乎是不可能做好的。地方各级人大负有立法、修法和执法监督的责任,理应运用法律的武器,为推进城镇化做好应做的工作。我们经常听到,许多地方的城镇建设或者缺乏科学规划,或者有了规划不能严格遵守,致使不少街道前边拓、后边改,不少建筑物前边修、后边拆,造成巨大损失浪费,酿出多起官司纠纷,惹得群众骂娘,影响稳定和谐。对此,各级地方人大应当深刻反思,有所思考,有所作为。可以从立法环节做起,在执法监督环节落实,逐步进入角色,做点事情。各级政府领导也应该开明一点,让一些运用行政手段不好管、管不好的事诉诸法律解决。我们大家参观过许多国内外城镇化建设与管理的典型,他们成功的经验有好多条,但这一条至关重要,无一例外。
  三要重视工作监督。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地方人大对一府两院工作负有监督的责任,其方式方法有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专门执法检查等。多年来,各级人大在这方面做的工作不算少,但选题多是一些难度较小的事项,很少选择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题目。省人大常委会下次会议要听取的政府城镇化工作报告,恐怕也只会涉及较为宏观的内容,一下子深入不到城镇建设与管理的诸多弊端。城管领域利益关系复杂,长期积弊不少,到处都能听到埋怨的声音。有些事情面上做不到、做不好,不等于大家谁都做不了。我想,如果哪位市州书记、市州长想在自己工作的那个地方留下一座让后人称道的城市,不妨可以借助人大依法监督的作用。人大机关有不少从党政机关退出来的老同志,他们既有经验,也有威信,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好、运用好,应该能够做成一点事情。
  四要支持政府全身心投入工作。推进城镇化建设任务重、难度大,需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全力支持政府锐意改革创新,放手组织实施。诸如各级人民政府从实际需要出发提出的立法建议、政策制定、规划修改、融资计划、项目建设、干部任免等,人大常委会都应及时受理,及时审议,及时表态,大力支持,为政府工作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为加快城镇化开辟一条阻力最少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