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掀起文化大省建设新高潮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7:07:08
——人大代表热议文化大省建设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把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各族群众文明素质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发展“甘肃精神”,充分发挥我省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建设全国华夏文明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示范区,推动文化大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摘自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当今时代,文化已成为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甘肃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名人辈出,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文化凝聚甘肃精神,文化助推跨越发展,文化打造富民兴陇。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就甘肃文化大省建设积极建言献策,探索讨论。建设文化大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重大的现实课题,也是长期的战略任务。
文化凝聚甘肃精神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甘肃的文化浓度,决定着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对自己所处文化的地位和功能理解得越深,我们就越能感到,文化凝聚精神——甘肃优秀的文化资源体现出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为甘肃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的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程正明代表说,毫无疑问,文化大省建设首先要有被认同、被向往的共有精神家园。当我们回到历史,回到传统,就会看到在甘肃非常丰富的文化结构中,有许多都是现代人所追求的文明观念,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厚的精神;“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等甘肃精神,会让人们强烈感受到诚实、宽容、平等、团结、友爱、感恩、坚定、忠诚等人类共同美好品格的光辉和力量。让甘肃的文化在唤醒民族的精神记忆、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赵伟民代表认为,将突出文化的精神价值放到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应当从甘肃丰富的古代文化和文化历史名人资源中深挖能够代表甘肃文化精神价值的精髓,以此带动现代教育,培养能够推动甘肃文化建设人才,创造和建立属于甘肃的新精神和新文化。
杨竹青代表提出,甘肃红色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西路军精神、南梁精神等都是甘肃独有的,在文化建设中应有这方面的内容。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把一些独具特色的甘肃精神和文化品牌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吴世庭代表建议,在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中,要多创作一些像《沙家浜》这样的经典文艺作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建设大省迈进
甘肃文化资源丰富多样,比如丝路文化、石窟雕塑壁画艺术、长城文化、黄河文化、宗教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远古文化、以伏羲为代表的人类始祖文化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造就了甘肃文化资源大省的重要地位。历史上众多民族及其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现代甘肃文化具有的深厚渊源和巨大潜力,都为甘肃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建设大省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乔汉荣代表说,对建设文化大省的部署,必将进一步发挥我省文化资源璀璨、自然资源富集、旅游资源独特的优势,促进文化大省建设。
赵兴明代表认为,甘肃有很多宝贵的文化资源,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必将推进旅游大省建设,文化经济、旅游经济又必将助推跨越发展。
郭层城代表建议,要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文化大省建设的特色品牌,做实做细,作出成效。
瞿金叶代表建议,深挖我省文化资源,巧做文化文章,奏出文化发展的强音。甘肃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但是长期以来,一些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都说“世界的彩陶在中国,中国的彩陶在甘肃”,甘肃作为彩陶之乡,我们的彩陶文明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因此,建议进一步挖掘甘肃的彩陶文化资源,将彩陶文化在更广的范围内发扬光大。
建设文化大省任重道远,需要整体谋划,逐一破题
文化是真正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优势资源。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建设文化大省任务的艰巨性。建设文化大省,不是甘肃的现状,而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省还有相当的距离。如何利用好丰富的文化资源,将建设文化大省与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目标相衔接,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整体谋划,逐一破题。
邹通祥代表说,在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大与小、实与虚的关系。建设文化大省不光是片面地追求一批投资项目,简单地建设几座陈列馆、文化广场和健身中心,而是要更加注重从老百姓身心相关的小事做起,建设挖掘一些传统的、历史的、民俗的、喜闻乐见的文化素材和文化艺术,切实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质量。
邵明代表提出,当前我们文化系统要做好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文化产业的推进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是报告中提出要以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地方特色鲜明、产业链完整、规模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我们要把这项工作先干起来。
吉西平代表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为全力抓好文化大省建设,应成立甘肃省文化投资公司。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引进大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三是做大做强传统文化产业。
牟少军代表认为,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在省委全委扩大会上提出了要把兰州做大做强做美的新要求。加快文化兰州建设、推进兰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做大做强做美兰州的重要内容。
张应华代表建议,要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加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大力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镍钴工业文化、骊靬文化、循环经济文化、永昌西路军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
李宏伟代表建议,在文化大省建设上,高度关注敦煌文化,建立大敦煌文化产业格局,形成大敦煌旅游格局联动机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引导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建设文化大省的号角已经吹响,文化建设的春天已经到来,文化资源的众多“富矿”期待开掘。时不我待,让我们用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在千里陇原描绘出更加精彩纷呈、绚丽多姿的文化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