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最高法院:执行案件建立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5:59:51

 


据新华社报道,67,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好当前执行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人民法院要建立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对于短期内涉及同一企业的执行案件数量骤增现象及具有示范效应、可能引起批量案件的情况应当引起重视,及时发现群访苗头并梳理汇总,向党委政府报送预警信息。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涉及弱势群体的执行案件增加。据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俞灵雨介绍,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出口订单急剧减少而倒闭或停产,一些农民工失业返乡,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拖欠工人工资,从而产生了较多的劳资争议案件;征地纠纷、劳资纠纷等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执行案件增加。因此,《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建立重点案件排查机制。定期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进行排查,对矛盾有可能激化的案件,做到及时掌握,及时向当地党委、人大报告,及时与政府沟通情况,争取重视和支持,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

  建立异地执行预案机制。对于被执行人跨辖区的案件,必须认真做好执行预案,事先与当地法院取得联系。对于可能发生暴力抗法事件的,要及时发现苗头,妥善处理,把抗拒执行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立汇报沟通协调机制。对于执行工作中发现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及时向当地党委、人大报告,及时与政府沟通情况,积极争取党委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对案件执行中需要相关部门做好配合工作的,要主动利用执行联动机制或执行联席会议制度,进行沟通协调,努力为案件执行创造有利条件。

  完善执行和解机制。通过多做双方当事人的执行和解与协调工作,既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也妥善关照、处理好被执行人的实际困难,提高执行工作的社会效果;既满足申请执行人实现债权的执行诉求,又保障被执行人正常经营发展或者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