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民声民意带到北京去”—甘肃代表团采访侧记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7:10:13
又是一年春来早,全国“两会”商国是。
记者在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甘肃代表团采访时了解到,各位代表为了在这次盛会上审议好各项报告、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把陇原大地的民声民意带到北京,带到国家最高议政殿堂,会前,他们集中力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意;会中,他们相互切磋、认真交流。他们正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展示着人大代表为民尽职尽责的风采。
王庆粉 提前一个星期赴京了解情况
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甘肃团代表3月2日下午抵达北京,而王庆粉2月25日就独自一人提前到了北京。
王庆粉,来自庆阳老区的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庆阳市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兽医师。
3月2日夜,记者在代表团驻地见到王庆粉时,她正在电脑前忙碌着,“提前来京,主要是找有关部门了解情况,让自己提出的建议更有针对性”。
王庆粉告诉记者,甘肃是个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离不开中央和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帮助,尤其是项目支持。只有提前了解熟悉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政策,结合甘肃和庆阳实际,提高所提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问题才有可能尽快解决,项目才有可能尽早落实。
聊起赴京前的准备工作,身为高级兽医师、多年来在基层从事畜牧技术工作的王庆粉掰着手指细数着她的行程:2月21日,赴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乡入村入户调研舍饲养羊业发展情况,倾听农民群众的所需所求。之前的20日,驱车150多公里,前往环县演武乡路家塬村养羊户李芳家,对李芳的舍饲养羊进行技术指导并征求她的意见建议。
说起李芳,王庆粉告诉记者一个故事。
2011年6月,庆阳市农牧局局长赵自元接到一封信,信是李芳写来的。李芳在信中告诉赵自元,自己家想发展舍饲养羊,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和养殖技术,请求市农牧局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帮助。为表达自己的决心,李芳还在信中附上了羊圈的简单设计图。
随后,赵自元把这封信交给了王庆粉,决定由市畜牧局借资3万元帮助李芳家建设羊圈,养殖技术的指导由王庆粉负责。很快,王庆粉指导李芳家建起了5间羊舍,养起了40多只羊。
王庆粉说,这次去一看,羊圈中已经有100多只羊了。
就在王庆粉去李芳家的这一天,甘肃省召开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甘肃40多万各级干部将对口联系帮扶40多万特困户。
王庆粉笑曰,李芳家就是她的联系户。
王庆粉很是感慨,发展舍饲养殖业,是甘肃很多地方、尤其是庆阳农民增收的一条路子,但启动资金和技术是很大的制约因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组织各级干部一对一联系帮扶特困户,确实是一项“贴心工程”。有了各级干部的对口联系帮扶,农民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就有了保障。
每年赴京参加人代会前深入农户家中听取大家的呼声和意见,是王庆粉多年坚持的固定动作。几年来,家乡的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农民群众的增收都是王庆粉在自己所提建议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每年提出的建议都有10多件。
董志塬位于庆阳市中南部,是世界上塬面面积最大、黄土层堆积最厚、保存最完整的一块黄土塬面,地理条件优越、气候条件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在庆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植被覆盖率底、水土流失,董志塬的塬面正在急剧萎缩。
王庆粉告诉记者,她已经三次提出了加强董志塬治理保护,遏制水土流失加剧的建议,但办理力度都不够大,治理速度依然跟不上水土流失速度。今年,她依然准备提出此项建议,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治理力度。
记者从王庆粉的电脑中看到,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义务教育向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延伸、加强荒漠治理等问题的建议,王庆粉已经整理了10多项。
刘大江 赴京前夕连夜走访农户
刘大江,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经销协会会长,是一位来自定西市的农民代表。
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的刘大江戏称自己是“误入”马铃薯经销行业的。2006年以来一直担任安定区马铃薯经销协会会长的刘大江在全国人代会上,曾向温家宝总理送上定西的马铃薯,直陈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状况,被新闻媒体称为“土豆代表”、“土豆大王”。
说起马铃薯的行情,刘大江滔滔不绝。以定西为主的甘肃马铃薯产业,产量份额占到全国的八分之一强,籽种培育、种植、销售都在全国前列,“2011年全国土豆滞销,价格下跌,但定西的土豆由于品质好价格依然是全国最高的,”但定西马铃薯的高精深加工却处于相对落后阶段,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
中药材种植也是定西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在全国也很有名气。刘大江认为,和马铃薯产业一样,也急需国家对后续深加工产业进行扶持。
刘大江认为,对定西马铃薯和中药材产业的后续精深加工业进行扶持,不仅能使马铃薯和中药材就地增值,还可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刘大江说,现在许多农村地区土地空置、乡村空巢、产业空心的“三空”现象日益凸显,扶持一批农村产业,留住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力,让他们在家门口就有钱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刘大江给记者讲了赴京前夜的一件事。
3月1日下午,在兰州参加在甘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后,刘大江连夜返回定西,特意去了安定区团结镇小西岔村。
在73岁的安林老人家里,刘大江听到了一件事。
安林老人在外打工多年的儿子安纯民今年不出去了,原因是在最近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联村干部决定帮助他们村发展舍饲养羊,安纯民决定留下来养羊。
安林老人告诉刘大江,他家现在养羊30多只,由于儿子外出打工,自己种地、养羊,深感力不从心。一年到头,自己养羊加上儿子打工的收入,除去一家人生活支出后,落不下几个钱。“儿子不外出,父子两个养上100只羊,一年净收入至少5万元以上。既挣了钱,又可以顾家,多好!”
闻讯汇集到安家的二三十个村民都表达了相同的想法。对此,刘大江很是感慨,“大家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离开安家时,已经快凌晨3点了”。
把民声民愿带到北京。刘大江给记者仔细介绍了他正在完善的几项建议。
在关于将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建成国家级马铃薯专业市场的建议中,刘大江说,甘肃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于2007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是农业部批准建设的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已与北京新发地市场建立了电子结算对接业务,年销售马铃薯40万吨,销售额2.4亿元,涉及8.5万农户。但由于交易中心基础设施落后,功能单一,已远远不能适应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了将定西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物流配载中心和展览展示中心,建议农业部将该市场列入全国重点农产品市场范围进行建设,并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
在关于将定西市设为中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的建议中,刘大江提出,定西自古就以“千年药乡”著称,是全国道地、优势中药材主产区之一,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共有各类中药材品种资源300多种。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定西就有135种,占37.2%;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定西就有97种,占75%左右。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定西市把中药材产业确定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扶持发展,使中药材产业基本完成了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的跨越,开始步入标准化种植、规模化贮藏、精深化加工、市场化营销的重要阶段。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左右,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占全省的49%、全国的10%,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资源富集区、人工种植主产区、仓储物流集散地。建议国家批准在定西建立中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重点从中药材优质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科研等方面给予扶持。
毕红珍 “现在是毕代表专题新闻发布会”
毕红珍代表,平凉市崆峒区白庙乡白庙村农民。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这位回族姑娘被新闻媒体贴上了许多标签:“80后”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妇女代表、农民代表,成为每次人代会期间媒体竞相采访的“明星”。
3月3日上午10时,记者敲开了毕红珍代表的房门,发现已有媒体同行正在采访。随后的采访不断被电话铃声和敲门声打断,新华社、经济日报社、甘肃法制报社、西部商报社,聚了一屋子,媒体同行互相打趣:现在是毕代表专题新闻发布会!
面对数位记者的穷追猛打,毕红珍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说话的语速也明显加快,一会在电脑中查看资料,一会又翻阅案头那本大号的工作笔记,尽快回答着每一个提问。
最后,记者才知道,毕红珍由于准备建议一夜未眠,连早饭也没来得及吃。
有记者问毕红珍,对哪个标签最钟爱,毕红珍答曰:农民代表。
毕红珍说,自己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就是白庙乡的儿女,为自己的乡亲服务,反映乡亲们的呼声和建议,是她作为人大代表的本分。
由于工作关系,记者近年来多次采访毕红珍的履职活动。记者注意到,水、电、路,事关农村发展的建议,毕红珍提出了20多项。
毕红珍认为,农村发展,信息不通畅也是制约因素之一。对此,毕红珍很有感触。她说,多年的农村生活体验和调研经历表明,农产品销售存在两大顽疾,一是信息不对称,农民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二是很多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和物流设施严重滞后,妨碍了农产品及时运出。
2011年5月,毕红珍代表和一位来自陕西贫困农村的“80后”——现在上海一家IT公司工作的徐亚锋共同创办了“农享网”,由熟悉信息技术的几个年轻人与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一起共同维护网站。他们还开设了微博,组织了固定聊天群组,试图为农民提供一个免费的信息发布平台,帮助他们打开农产品销路。
据悉,至目前,已经有约25万独立用户使用过“农享网”,其官方微博也有着超过11万的关注者。
毕红珍告诉记者,2月4日,“农享网”免费帮助长沙60多岁的蜂农李坚发布了椴树蜜滞销的信息。一个多星期,网上就卖出了2000多斤。李坚和网站商定,在网上每售出一份即向公益项目“免费午餐”捐款2元,以表达对社会和网友的感谢。
毕红珍说,这个例子仅仅是“农享网”帮助成功的案例之一,“如果农民群众都拥有了信息发布的渠道,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说起连夜完善的建议,毕红珍告诉记者,依然是关注着家乡的发展。请求协调开工建设宝中铁路二线平凉至华亭段的建议、立项改扩建平凉火车站和平凉南车站的建议、建设平崇高速公路的建议、加大干旱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扶持力度的建议、将庄浪县列为全国梯田生态扶贫开发示范县的建议、将平凉市列为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市的建议、立项建设平定兰铁路的建议、立项建设平凉机场的建议、请求国家出台统筹发达地区土地出让金向西部倾斜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件件关注家乡的发展。
马含岚、马晓琴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更需要国家扶持
马含岚(图左)代表是东乡族自治县发改委职工,马晓琴(图右)代表是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城市建设局职工。两位都是来自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代表。
3月3日中午,两位代表聚在一起商量完善她们的建议素材。
两位代表告诉记者,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赴京前她们到州县相关部门走访了解了情况,准备通过自己的建议表达家乡人民的诉求和愿望。
两位代表告诉记者,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定西市、陇南市地处甘肃东南部,山川秀美,民族众多,旅游资源富集,发展旅游产业,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优势突出。但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这些地方的旅游产业发展欠账多,存在交通瓶颈、景区景点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人才缺乏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与全省乃至全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更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支持和帮助力度。
在加大对甘肃“两州两市”旅游开发扶贫力度的建议中,两位代表建议国家加大对“两州两市”旅游产业开发扶贫的政策倾斜和项目扶持力度,通过加大旅游产业投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推进旅游扶贫开发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两州两市”脱贫致富步伐。
2月7日,永靖县盐锅峡镇黑方台发生重大滑坡地质灾害,滑体土方量约12万立方米,造成主干公路完全中断,2辆汽车被推入黄河,导致1人死亡、3人失踪。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月12日,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下决心搬迁治理,确保群众生命安全。请甘肃省政府提出方案报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目前,抢险救灾工作已经结束,应急治理工作正在有力有序开展。经专家现场勘察,黑方台台缘普遍分布着5至20厘米的新旧裂缝,且密度较大,台塬上多处出现落水洞,处于不稳定状态,随时有再次发生滑坡的可能。由于甘肃省是西部欠发达省份,地方财政困难,技术力量有限。为此,两位代表建议国家有关部委指导我省科学编制永靖县黑方台地质灾害防治及综合治理方案,论证、确定地质灾害治理具体项目,协调落实地质灾害治理所需资金。
苏岁佩 行路难要追踪到底
苏岁佩代表是华亭煤业集团公司马蹄沟煤矿选运队副队长,和毕红珍都来自平凉市。四年多的代表履职经历,让她们成为了一对好姐妹。
和毕红珍相比,苏岁佩的性格略显内向。多年来,她们二人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建设发展,积极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
苏岁佩告诉记者,近年来提出的许多关于家乡交通问题的建议,都得到了逐步解决。2009年底,平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是平凉、庆阳两市连通兰州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但平定高速经过宁夏境内的六盘山段迟迟没有动工,形成了6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断头路。为此,她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尽快立项建设平定高速宁夏六盘山段,早日打通平定、福银高速断头路,确保平定高速全程畅通。”
这一建议,苏岁佩和毕红珍连续提出了几次。2011年6月,苏岁佩收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答复,告诉她宁夏境内东山坡至毛家沟公路已开工建设。
苏岁佩说,虽然这段断头路可能会得到解决,但这一笼统的答复,究竟是怎么回事,她自己也没法搞清楚。
对此,苏岁佩感到有点怅然,“行路难的问题我们依然要关注”。
苏岁佩说,平凉至天水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调整新增的联络线庆阳至武都段的重要组成路段,也是国务院重点支持项目延安至武都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线路平凉境内全长165公里,起点位于崆峒区四十里铺,终点位于庄浪县万泉乡。项目的实施,不仅对提高甘肃省南部高速公路联网水平、加大国家高速公路辐射范围和充分发挥国家、省际及省内高速公路网规模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还对加快构建陕甘宁交汇处的交通枢纽和西兰银几何中心物流枢纽、拉动平凉和天水两市经济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静宁至庄浪高速公路是全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平天、平定、天宝、银武高速公路的纽带。该线路平凉境内全长100公里,起点位于静宁县城,终点位于庄浪县城。项目的实施,对进一步完善国家和甘肃高速公路网、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对此,苏岁佩建议将平凉至天水高速公路平凉段、静宁至庄浪高速公路列入国家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尽快立项建设。
中小企业作为我省企业群体中数量最大的主体,在发展经济、吸纳就业、促进出口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当前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突出的有:一是融资难问题突出,部分政策未落实到位,贷款手续繁琐;二是准入门槛等方面有待改善;三是企业自身竞争力差;四是西部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滞后。
西部地区要发展,中小企业是关键。长期在企业工作的苏岁佩同样也关注着我省企业的发展。她在关于请求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中请求国家全方位支持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一是在财政支持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等专项资金向西部地区予以倾斜。二是在融资问题上,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遴选应适度向西部地区倾斜,扩大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