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调研组在我省调研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工作情况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7:15:04

    


      4月16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雷鸣球率领的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调研组抵达我省,调研组将就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工作在我省进行调研。


    16日下午,副省长郝远代表省政府就我省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情况向调研组进行了汇报。


    我省是个多民族省份,全国56个民族,我省有54个,其中东乡、保安、裕固是我省3个特有少数民族;全省有2个少数民族自治州,2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256.4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43%。



    多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推进民族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省民族地区“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全面略施;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专人教师合格率和教育经费投入等各项指标明显提高,缩小了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虽然我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与全国、全省以及发达地区比较,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的人物仍十分艰巨,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



    由于我省部分民族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程度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我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民族地区部分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偏低,功能配套不全,大部分寄宿制学校条件简陋,不少学生宿舍没有卫生间和取暖等基本生活设施;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短缺与过剩并存,教师入口不严,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亟待提高,农村教师办公生活条件简陋,工资及津补贴水平低;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缓慢,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适龄儿童入园率低,直接影响了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我省大部分少小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贫困面大,文化程度普遍低,教育观念淡薄,对子女教育尤其是女童教育不够重视。


    针对我省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省建议国家实施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提高寄宿制学校建设内涵与质量;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学校保障与自主体系,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实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和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加快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师待遇,对管其下,推进我省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雷鸣球副主任委员在听取汇报后说,这些年甘肃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有的县将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投入到教育事业上,让我们看到了甘肃发展教育的决心和信心;这些年来中央对教育事业发展非常重视,这项工作要世世代代抓下去。在教育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政府要高度重视,要建立长效机制,从法律法规的层面上予以重视和解决。


    汇报会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效东主持。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大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出席了汇报会。


    汇报会上,调研组就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汇报会后,调研组还将赴我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的部分县市进行实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