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甘肃 进位争先正当时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7:16:25

编者按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刚刚胜利闭幕,新当选的省委常委会班子成员集体到宕昌县“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参观学习,引起了中央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4月3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头题位置刊发《甘肃 进位争先正当时》一文,对我省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八个发展取向”、“十大重点行动”进行了深度报道。现将此文转发,以飨读者。


    4月29日,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刚刚开完甘肃省第十二届党代会的甘肃省委常委班子,集体来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红色小镇”参观考察。


  1935年9月18日,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相继到达哈达铺。在这里,中央红军得知陕北尚有徐海东、刘志丹领导的红军和一大片苏区存在的消息。党中央随即决定继续北上,奔赴陕北苏区。


  甘肃省委确定,未来五年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发展层次、文化发展实力、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和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再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对于甘肃来说,和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绝非易事。


  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面积大,这是甘肃的省情;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全国倒数第一、人均GDP全国倒数第三、全面小康进程全国倒数第五。按照国家新标准测算,甘肃贫困人口达到1300多万,占全省农村人口的80%,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10。这是甘肃的“家底”。


  “甘肃目前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机遇是政策叠加、最大希望是开放开发、最大责任是富民安民。”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说。


  在此情况下,甘肃要实现跨越发展、争先进位,就必须拿出超常规的思路和方法。


  今后一个时期,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特征和变化: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但外部总体环境日益复杂;发展的优势更加凸显,但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但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


  未来五年,究竟应该怎样建设幸福美好的新甘肃?


  省委已形成共识,必须始终坚持“八个取向”:


  ——好中求快。对于转型跨越的甘肃来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因此,要好中求快,在发展中加快转型、在转型中加快发展。


  ——三化并进。甘肃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必须三化并进,补齐“短板”。


  ——基础优先。基础条件薄弱是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制约。把夯实基础放在全省发展的优先位置,才能为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


  ——开放带动。甘肃区位优越,市场空间广阔,能源供应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政策叠加、要素综合,这些都是集聚产业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必须坚持开放带动,在大开放中推进大开发,在大开发中实现大发展。


  ——创新驱动。要实现后发赶超,更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


  ——绿色发展。甘肃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把加快发展同高效利用资源能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人才支撑。对于甘肃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自然环境严酷的省份来说,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产业富民。发展富民产业是破解城乡居民收入低、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根本路径。坚持产业富民,让富民产业铺天盖地,才能使强省与富民同步发展。


  能否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能否取得让甘肃人民满意的业绩、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幸福,这一切,都取决于能否按照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切实行动起来。


  为此,甘肃省委决定,要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让机关干部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让广大群众在了解政策、提升技能中开阔眼界、脱贫致富,让干部和群众在双向受益的“联村联户行动”中结对帮扶、密切关系;


  着力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旅游文化、现代服务、农副产品加工和新医药及生物产业等培育成新的支柱性产业,加快兰白都市圈建设、推进东部四市融入关天经济区、促进河西经济区发展的“多极突破行动”;


  以大项目、好项目拉动大投资、培植大财源、带动大就业、促进大发展的“项目带动行动”;


  举全省之力,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扶贫攻坚行动”;


  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行动”;


  以重点生态项目实施为抓手,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生态屏障行动”;


  着眼于建设文化大省,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龙头,倾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提升行动”;


  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整治慵懒散慢和“中梗阻”现象,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破除一切不利于加快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效能风暴行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与平安创建活动,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构建行动”;


  把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同提高执政能力结合起来,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同提高执政能力结合起来,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锻造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和时代先锋的“先锋引领行动”。


  思路已经清晰,方向已经明确,蓝图已经绘就,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壮丽画卷已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