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省人大常委会情牵岷县灾情 发出慰问信 派员赴灾区慰问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7:17:25



一方受灾,八方援手。


5月10日下午,甘肃省岷县发生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突如其来的灾情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同样也牵动着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全体干部职工的心。


5月12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中共岷县委员会、岷县人大常委会、岷县人民政府、岷县政协发出慰问信。


5月13日,受省人大常委会委托,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苏秦川、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李存旺、办公厅行政保卫处处长王荣军组成慰问组,代表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赴岷县灾区进行慰问。


慰问信说,“5·10”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灾情牵动着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和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的心!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和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向不幸遇难的各族同胞表示沉痛的哀悼!对受灾的人民群众表示亲切的慰问!


慰问信说,在当地人民群众遭受重大灾难的危急时刻,你们义不容辞地勇挑重担,不畏艰险,同广大军民一道积极抢险救灾,为党和国家分忧,为灾区广大群众解难。当前,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希望你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指示要求,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勇挑重担、顽强拼搏、共渡难关,为夺取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而努力工作!


5月13日一大早,带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的嘱托,慰问组出发直赴岷县灾区。


天色阴沉,又是一场降水。随着气温的降低,雨滴逐渐变成雪片,不到一个小时,山间的道路上已经铺上了半寸厚的雪泥。


越野车在山道上跋涉了将近四个小时,终于抵达岷县。慰问组一行直接来到设在岷县当归城的抢险救灾物资接收处,送上代表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心意的10万元慰问金。


截至12日15时,“5·10”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已造成人员死亡40人、失踪18人、受伤入院治疗87人,受灾人口35.8万人。


失去了门窗的房子、倒伏在淤泥中的大树、墙壁上半人高的泥迹,向人们诉说着冰雹山洪泥石流一路裹挟一路呼啸时的惊心动魄。一路走过,解放军战士、武警战士和民兵清理淤泥的身影、志愿者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不时闪过,也向人们证明,这里的抢险救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岷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抢险救灾指挥部副总指挥杨水涛告诉慰问组成员,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部署下,岷县抢险救灾工作已经全面铺开,全县各级组织和单位正在组织群众全力抢险救灾,争取及早恢复重建家园。县人大常委会各位领导同志都是各乡镇抢险救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和总指挥,奔赴各乡镇第一线组织和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在杨水涛带领下,慰问组成员赶赴禾驮乡察看灾情。


岷县共有18个乡镇,这次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让全县18个乡镇全部受灾,禾驮乡是灾情最重的乡镇之一。


禾驮乡因地处禾驮沟而得名,岷县境内22条河流之一的纳纳河穿境而过,省道306线沿河绵延前行。


禾驮乡政府所在地就在纳纳河边上,溢出河道的洪水和泥石流使这里变得一片狼藉。


吕朝东在镇上经营着一家农机修理铺,同时也收购药材。洪水和泥石流瞬间就在吕朝东的铺面房和院子里穿堂而过,家当和囤积的药材被全部冲走,损失达40多万元。


正在清理淤泥的吕朝东和邻居们向慰问组成员诉说着那个可怕的下午发生的一切。当了解到亲人们都安全时,杨水涛和慰问组成员安慰他们,“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人都安全,家园我们会早日重建的!”


吕朝东家街道的对面,是禾驮乡畜牧兽医工作站。


门窗已失去踪影,室内地面上堆起一米多厚的淤泥和垃圾,唯有墙上沾满泥巴的牌子告诉人们这个地方曾经的真实身份。


向几名正在开展清理工作的畜牧兽医工作站工作人员了解了损失情况后,慰问组成员关切地嘱咐他们要不辞辛苦,早日恢复重建工作站,为群众服务。


岷县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西秦岭山脉的交汇地带,复杂气流的交汇,加上脆弱的生态植被,历史上常有冰雹、暴雨和泥石流发生。这次灾害却是百年不遇,灾害强度之大、受灾面积之广都前所未有。


痛定思痛,杨水涛告诉慰问组成员,为了防止冰雹灾害再次发生,急需恢复以前曾经发挥过主要作用的防雹高射炮。


“原来的高射炮年久失修,已经没法用了。如果那天下午能打上几炮,后果肯定不是现在这样。”杨水涛说。


杨水涛认为,恢复重建家园,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针对岷县自然生态实际,对泥石流多发区群众进行整体搬迁,然后退耕还林,恢复植被,“这些都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慰问组成员表示,对灾区的所需所求,将向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和机关干部职工进行汇报和传达,积极进行呼吁,帮助灾区人民群众早日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