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关于检查〈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执行情况的报告》出生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7:18:39



5月29日召开的甘肃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执行情况的报告》。5月31日上午,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等问题成为组成人员关注的焦点。


要高度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


据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了解,自2002年以来,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10年控制在7%以内,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稳定了低生育水平,有效缓解了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但由于思想观念滞后、社会保障水平低,部分群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目前,全省还有3个市、12个县(区)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于120(正常出生人口性别比: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量的对比,应保持在103—107之间),其中2个市、5个县(区)高于130。


为此,检查组建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对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严格按照《条例》及《规定》的要求,深入开展打击“两非”(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专项行动,营造利于女孩健康成长的社会和谐环境,逐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坚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增大的势头。


李峰委员在审议时说,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全省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还非常严峻,有24个县(区)多孩生育的问题比较突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问题仍然存在。建议各级政府继续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严格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各项节育措施,依法推进计划生育工作。


周德祥委员建议,男女性别比例过大的问题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人口比例不平衡问题趋向合理化。


兑现奖励费列入各级政府督查内容


检查中,执法检查组成员还发现,《条例》第二十七条中明确规定,“育龄夫妻系城镇居民,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自领证之月起至独生子女十六周岁止,每月给予不低于10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并在其退休(职)时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目前,大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已到或将到退休年龄,1000元奖励费到了集中兑现阶段。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些企业因为效益差而无力兑现,一些破产企业在清算资产时未能提前预留奖励资金,城镇无业人员奖励费的落实渠道和责任主体不明确,奖励费难以落实到位。


针对检查存在的问题,检查组建议各级政府继续将人口问题纳入全省重大事项督查范围。不断强化督查考核,敦促各级企业主管和监管部门加大10元及1000元奖励费的落实力度,并将上述两项奖励费的落实情况列入各级政府计生工作督查内容,维护计生群众的合法权益。


审议时,白桂香委员表示,在落后的经济条件下,养儿防老人口观念根深蒂固,计生工作难度很大。落实奖励费很有必要,从去年开始,无固定职业人群的独生子女费陆续兑现,老百姓拍手称好。


进一步提高对城市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水平


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难点。目前,我省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的比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流动人口职业变化快,流动性强,婚育、生育情况信息采集不及时,跟踪管理难。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服务管理经费不足,缺乏有效的服务管理体系和手段,致使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


针对以上问题,执法检查组建议各级政府积极有效地整合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人口等部门资源,切实提高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水平。按照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等要求,在城镇流动人口聚集区创建协会组织,认真开展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维权活动,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白桂香委员认为,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计划外生育主要存在于流动人口,对育龄妇女进行孕情检查,重心应当向流动人口和无固定职业的人群倾斜。并在提高人口素质和平衡性别比例上多做工作,建议在取消婚前强制检查的同时,增强服务性内容,如提高孕、产妇的待遇等,强化免费婚检或孕前检查的宣传和工作力度。


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符合国情民情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尚英在审议时建议,对独生子女户和纯女户的问题要加以研究,除自愿不要孩子的以外,政策上应当作适当调整。现在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的问题没有杜绝,在这种情况下,政策上要求独生子女户生育一个孩子就显得有点不公平。今后,两个孩子的家庭要赡养7-8个老人,甚至是12个人,压力有点大。计划生育政策是国策,一定要根据新的形势对计划生育政策加强研究,不断完善,不搞一刀切,从政策上作出适当调整,这样会更加符合国情、社情、民情。


李宝堂委员也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显,对新形势下计划生育政策进行适时调整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