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中求进 好中求快——年中聚焦计划、财政、审计工作报告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7:25:27
8月6日至10日,甘肃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召开。每年年中召开的常委会会议,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被称作“小人代会”。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全省经济“半年报”正式出炉,并接受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盘点”。
【聚焦计划执行报告】
8月8日下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听取了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郑玉生作的关于甘肃省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郑玉生在报告中说,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深入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全省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据省统计局上报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3%。
郑玉生说,我省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以下主要特点: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畜牧业稳定增长。工业生产增幅提高,货运量用电量上升。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工业投资增幅提高。消费品市场较快发展,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外贸进出口由降转升,出口大幅增长。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幅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就业形势较好。
郑玉生说,全省经济在保持平稳运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重点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受市场需求不足、主要产品价格下跌、原材料价格上涨、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等影响,重点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二是部分指标完成情况与跨越发展的要求尚有差距。从指标完成情况看,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虽然高于全国水平,但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均低于全年分解目标要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企业的投资环境和政府部门的服务仍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报告显示,总体来看,上半年在国内外需求不足和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投资、出口、消费全面增长,用电量、货运量和贷款也有所增长,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全省经济发展能有这样的成绩,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坚持立足省情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央宏观经济政策;得益于全省上下坚决贯彻项目带动战略,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扎实工作。
面对下半年的工作,郑玉生指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仍很艰巨。要认真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牢牢把握国家实行预调微调政策和加快重大项目审批进度的有利机遇,贯彻落实国家稳增长和省委、省政府做好经济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的完成。
郑玉生在报告中提出,下半年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着力抓好项目建设。二是切实抓好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三是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四是努力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五是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六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在分组审议时,与会人员对报告表示赞同,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张绪胜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运用大量的数字和实例说明经济运行良好,对面临的问题分析透彻,问题会随着工作的整体推进和效能风暴行动的实施得到有效解决。目前,最要紧的是要进一步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到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随着效能风暴行动的推进,部分审批权力将下放,这会涉及很多部门的利益,我们一定要以大局为重,充分认识当前甘肃最大的政治就是转型跨越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要继续发扬甘肃精神,齐心协力谋发展,扎扎实实抓好发展。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薛金山说,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的增幅都在全国靠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很好。他建议,要继续坚持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思想,把投资拉动作为长期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要从大处着眼,谋划一些大的发展和投资平台。甘肃文化历史厚重,旅游资源丰富,清洁能源产业后发优势明显,要利用好这些优势,抓出一些品牌,确保形成规模。要用足用活国家政策,继续抓好农村扶贫开发,改革扶贫资金使用方式,充分利用贷款贴息和发展互助基金,做大扶贫资金蛋糕,加大项目扶持。继续做好科技扶贫工作,强化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提高投资项目效益。同时,要认真研究全国扶贫标准提高、贫困人口增加后,我省扶贫资金分配占全国比例下降的新问题。要重视我省不仅贫困面大,更突出的是贫困程度深的特点,争取国家扶贫资金的更多支持。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峰说,基本同意计划报告,在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复杂的情况下,我省经济增长不错,但要切忌浮躁,数据上要搞实,切忌浮夸。
【聚焦财政预算报告】
上半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财政收入各月持续高速增长,全省各级财政均超额实现“双过半”目标。但一些减收增支因素将在下半年进一步显现。
8月8日下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听取了甘肃省财政厅副厅长李堋作的关于2011年全省及省级财政决算草案和201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李堋在报告时说,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争取中央支持,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努力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李堋报告说,上半年,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三项主要指标分别完成预算的55.22%、59.37%、52.89%,同比增长16.04%、22.87%、33.72%,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预期目标,全省财政总体呈现平稳运行、较快增长的态势,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李堋报告说,上半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财政收入各月持续高速增长,各级财政均超额实现“双过半”目标。各级各部门不断强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时效性和均衡性较往年明显提高,有力保障了各项重点支出的需要。
李堋报告说,2012年,经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省级公共财政收入预算为169.8亿元,支出预算为318.7亿元。加上上年结转专项、中央新增补助,减去下达市县支出后,上半年支出预算变动为455.5亿元。汇总的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预算为490.3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计划为1050亿元。全省公共财政支出汇总预算为1260亿元,加上上年结转、中央新增补助后,上半年支出预算变动为1670.7亿元,全年预计达到2000亿元以上。主要特点是,收入总体完成“过半”预期目标;财政支出时效性明显提升。
李堋报告时同时指出,上半年,我省财政预算面临的问题就是财政收入增长逐步趋缓。
李堋说,我省虽然前6个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好于全国水平,收支增长一直排全国各省区前列,但受多重因素影响,财政运行压力也在逐渐增大,财政收入增幅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运行态势。主要原因是:一、结构性减税范围不断扩大,增税效应集中显现。二、消费税增幅回落较大,拉低国税收入整体增幅。三、我省进口商品量价齐跌,进口货物增值税大幅下降。四、两权价款入库减少,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增速下降明显。
李堋在报告时提出,总的看,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但一些减收增支因素将在下半年进一步显现。
收入方面:落实中央宏观调控、西部大开发和支持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财税政策,将直接影响税收增长。矿产资源专项收入分成政策调整后,今年保持高增长的难度较大。全国特别是中央收入增幅回落,将直接影响对财政困难地方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支出方面: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交通、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教育、文化、卫生等投入政策,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支出灾后重建,实施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等,都需要大量增加财政投入。因此,下半年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需努力争取中央支持,狠抓收入征管,进一步强化支出管理,认真落实好为民办实事资金,积极推进各项改革。
李堋报告说,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和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有关决议,下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着力促进财政收入增长、着力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加强财政监督这几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财政预算任务。
审议时,与会人员对2011年全省及省级财政决算草案表示同意,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开勋说,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把民生项目作为投资重大方面,既促进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速,又加快解决公共资源共享方面对人民群众的欠账。要继续加大力度完善体制改革,解决这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多明对财政报告提出了三点建议,他说,要提高支出进度的均衡性和时效性;要加强财政监督,财政盘子越大,更要加强监管力度;要加强绩效考核评价,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刘洪泽说,财政报告显示,在争取资金、促进收支平衡方面,财政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王家勋说,我省在财政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财政部门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有一个问题,如何把这些有限的经费用得更好?今后如何解决投入效益不高的问题?报告中没有具体的改进措施。建议进一步关注和改变投入效益不高的问题。
8月10日,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后,批准了2011年全省及省级财政决算。
【聚焦审计工作报告】
8月8日下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省审计厅厅长何振中作的关于2011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何振中在报告中说,2011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坚持依法行政、履职尽责,圆满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任务。审计结果表明,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执行财经法规的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违规违纪问题不断减少,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良好。
报告显示,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9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50.1亿元,增长27.3%,支出1791.2亿元,增长22%;省级公共财政收入160.3亿元,增长22.5%,支出440亿元,增长40.3%;中央各类补贴1300.7亿元,增长26%。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有力地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报告显示,民生得到重点保障。全省农林水支出237.7亿元,增长21.1%,主要用于良种、农机具等补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益事业等;教育支出284.3亿元,增长24.6%,主要支持“两基”国检验收、乡镇幼儿园改建、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支出279.2亿元,增长29.8%,主要用于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城乡低保标准;住房保障支出92.6%亿元,增长59.3%,主要用于19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和2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医疗卫生支出143.2亿元,增长42.6%,实现了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全覆盖。
报告显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认真落实结构性减免税费、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十大战略工程”、工业发展“六大行动计划”实施;发挥财政贴息杠杆作用,撬动小额担保贷款达到150亿元,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落实资金172.5亿元,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项目建设。
报告显示,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健全。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大省对市县的补助力度,提高基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向社会公布省级公共预算、决算和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进一步增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透明度;全省67个县财政实行省直管,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
何振中说,今年的省级预算执行审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省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发展目标,自觉地把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对宏观政策执行情况、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在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的同时,注重分析、揭示和反映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努力在更高层面上发挥审计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地方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深化改革、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的监督职能、建设性作用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报告显示,今年共完成了10个省级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对5·12地震和舟曲山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等9项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同时,对嘉峪关、酒泉、平凉3市政府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
何振中说,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有关单位必须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省审计厅将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具体整改落实情况在年底向省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
针对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审计工作报告提出了三条意见。
一是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继续推进预算编制改革,强化综合预算管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性债务收支预算,完善政府性基金预算,全面实行行政单位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制度,健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细化部门预算和项目支持预算,避免预算执行中大量调整和追加。强化对部门的决算审核,积极做好超收财力和可用资金的计划和预测,整合和优化专项转移支付,加大提前告知比例。
二是加强绩效管理考评,发挥财政资金效益。积极推进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和考评,推行项目库管理和跨年度项目滚动管理,细化专项支出预算,避免多头申报项目,重复安排资金。加大预算执行和监督力度,加强资金配置预算、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之间的衔接沟通,加大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征缴力度和政府采购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三是积极推进预算公开,增强财政信息透明度。建立健全财政预算信息公开机制,完善基本支出预算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在已公开省本级一般预算和财政决算的基础上,将政府预算、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部门预算及社会关注的“三公”经费预算及执行等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逐步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审议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审计工作表示满意,但同时提出要加强审计监督工作。
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张绪胜说,听了审计报告,感觉这几年的审计监督明显加强,保证了大额资金的有序、安全运行,保证了重大项目的按期完成,为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非常好的贡献。这几年,甘肃的灾情很多,受损严重,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审计工作将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资金和项目运行上没有发生重大问题,这很不容易。完全赞同这个报告。希望进一步突出审计质量、整改落实两大主题,继续做好审计监督工作。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姚爱然说,审计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了对宏观政策执行情况、重大投资项目、重点民生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既肯定了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成绩和好的做法,又揭示了经济和财政资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报告了有关部门的整改情况,提出了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意见,充分发挥了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