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联村联户走基层 为民富民暖人心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7:33:32


临泽县


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临泽县人大常委会要求各乡镇人大从送项目、送政策,帮思想、帮技能,排隐患、调纠纷,兴产业、促增收等方面入手,着力破解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等难题,推进“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取得新进展。


注重送项目、送政策,破解资金难题。各联村代表小组和联户代表积极帮助联系村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协调解决联系村在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中存在的资金问题。张掖市人大代表甘明林为土桥村协调帮扶资金10万元用于购买100kv变压器1台、水泵1台,架设过路水管200米,解决了当地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县人大代表赵天保为墩子村协调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资金60万元,规划修建双列式圈舍24栋;县人大常委会还敦促县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企业改进服务方式,开展“背包银行”进农家活动,上门为农户发放贷款2000多万元,扶持农户发展生产;县人大代表李燕敏为全县1256户农民协调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5860万元,向广大农村妇女创业致富提供了资金支持。


注重帮思想、帮技能,破解技术难题。结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和“11555”能人培养计划,各乡镇人大常委会邀请省、市、县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镇和联系村开展法律法规、设施农业、特色养殖、旅游产业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160多场次,共培训群众1.2万人次;张掖市人大代表李洪学结合“旅游发展年”活动,采取集中办班轮训、基地实践培训的方式,对南台117名旅游从业人员分期分批分层次进行了系统培训,协助南台村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并促成117户农户集体入股购买旅游大巴15辆,投资500万元成立了张掖市丹霞汽车旅游公司,实现了利用丹霞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业增加群众收入的致富目标。同时,还接纳当地15名大学生就业,减轻了全县就业压力。各乡镇人大常委会还组织农技站、畜牧站专业技术人员和90多名农业能手组成21支科技服务小分队,进村入户、进棚入圈,开展枣树修剪、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等现场技术指导培训,帮助群众有效解决了制约生产发展的技术问题。


重排隐患、调纠纷,破解稳定难题。各联村代表小组和广大联户代表深入村社农户,广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清理、大调解,着力破解维护稳定难题。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排查清理出来的矛盾纠纷,逐一建档、分析、处理;对重点信访案件和涉法涉诉人员,通过重点约访、带案下访、会商会诊、信访听证等多种方式跟踪办理,教育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确保了农村社会大局稳定。目前,全县共组织联户代表开展集中矛盾纠纷排查3次,排查涉及土地、林木、婚姻、邻里等纠纷108件,调处96件。


注重调结构、兴产业,破解增收难题。各联村代表小组和广大联户代表紧紧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发展重点,从联系村的区域特征和自然条件入手,帮助村“两委”班子厘清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制定发展规划;指导群众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破解增收难题;积极引导村社和农户认真学习县委1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和新兴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30万亩精品玉米种子、2万亩高效设施农业、2万亩加工番茄、10万亩红枣和18万头奶肉牛生产基地,探索出了符合临泽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进一步拓宽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途径。(张之信)


武山县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武山县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代表投身活动,多次深入联系点武山县四门镇四门村和三衙村进行调研。在广泛征求镇村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帮扶小组提出了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认真组织实施柳编、酿醋、商贸、劳务等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实现以田间道路、巷道硬化、村庄亮化、河堤加固为主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为了充分响应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这一号召,武山县人大常委会多方协调积极行动,为四门村和三衙村各争取到“一事一议”财政补贴项目资金20多万元,将双联工作落到实处,推向深入。在最近一次的调研中,帮扶小组了解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是目前群众反映最为强烈,要求最为迫切的民生项目。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多方努力,他们为四门村和三衙村各争取到“一事一议”财政补贴项目资金20多万元。这一财政奖补政策的落实,激活了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机制,巩固和扩大了农村改革发展成果。同时,针对调研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帮扶小组领导要求四门镇党委、镇政府要从自身实际和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搞好项目规划,细化工作方案,广泛发动群众,切切实实把项目组织实施好,为两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各人大代表和常委会机关干部多次走访慰问自己的联系户,详细了解帮扶对象在当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出主意,解困境。


在武山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的带领和指导下,经过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目前,武山县人大常委会2012年度的帮扶任务已初步完成,基本实现了年初制定的环境整洁、村有产业、文明和谐等实践目标。(常龙龙)


华池县


近日,随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深入推进,甘肃省华池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实地调研、知晓民情,多方争取、帮解民难”等多种方式,履职实干,为老百姓办成了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实事。


庆阳市人大代表高安民争取项目投资34.2万元,为帮联户整地45亩,扶持种植地膜玉米14亩,种植中药材20亩,养殖小尾寒羊6只,建羊舍60平方米,并对帮扶户现有屋舍进行翻新改造,同时筹集资金在元城镇龚河村蒋岔沟底新建路堤75米,引道路线225米,有效解决了农民的行路难题;庆阳市人大代表李彦峰动员该村致富带头人李彦龙投资10万元,以村部旧址为基础,改造建成了全县第一个村级居家养老院“康乐老人院”,现已入住8名老人,有效解决了因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而造成的空巢老人无人照顾、农村养老困难等问题;全县10多位县级人大代表多方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新修通村公路12公里、砂石路10.5公里、桥涵4座,整修标准化梯田3000亩,新建移动信号塔基一座,解决了当地群众行路通讯难题。


据悉,在各级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华池县目前已组织开展科普、医疗、普法等各类活动57场次,启动在建帮扶项目20多个,完成项目投资1500万元,直接受益群众10000余人,此举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有力促进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纵深开展。(陶成岩)


康乐县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康乐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省州人大常委会总体要求和中共康乐县委双联行动总体安排,把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作为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双联行动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坚持科学指导,紧扣行动目标,扎实开展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小康社会建设。


截至目前,康乐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职工累计捐款捐物72750元;宣传政策6700场次,受益群众55000多人次,反映社情民意472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41件;落实农村危旧房改造107户321间,帮扶劳务输转637人,担保贷款439户3038.2万元,提供致富信息2500多条;协调完成村道硬化8400米,完成灌溉渠道衬砌3600米,修建排洪渠300米,落实村级办公场所修建29间,新建小学教学楼1500平方米,通自来水900多户,受益群众达4500多人。


活动的有效开展,加快转变了特困群众思想观念,改善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突破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马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