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甘肃日报评出2012年甘肃十大新闻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7:34:03


1.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国家级兰州新区


2012年8月,兰州新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复,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之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这也是西北地区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距兰州市区38.5公里,规划面积806平方公里,辖永登、皋兰两县五镇一乡。根据规划,兰州新区将按照“多湖水城、生态绿城、现代新城、产业强城”的现代化区域都市定位,发展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先导示范区。


2.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省委领导集体,为今后5年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确定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于2012年4月24日至28日在兰州胜利召开,这次大会,是我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全面部署了今后五年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和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党代会《报告》指出,今后五年必须牢牢把握“一项重大使命”,即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在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八个发展取向”、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3.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全面开展


2012年2月20日,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召开。此后,单位联系贫困村,40余万干部联系40万特困户,千里陇原打响了一场深入的反贫困战役。


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各单位倾力帮扶,解决了一大批实实在在的难题。特别是“八个全覆盖”和“五件实事”全面启动实施,贫困村面貌发生明显改变。据统计,各地各单位共为联系村联系户办实事25万多件,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多个方面。


目前,双联行动已形成大规模、全覆盖、综合性、常态化的工作局面,成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转型跨越的有力抓手。


4.省委实施“3341”项目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2012年,我省着力实施项目带动行动。在全省首次开展新建项目现场观摩活动,对全省项目建设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3341”项目工程,打造三大战略平台、实施三大基础建设、瞄准四大产业方向,确保到201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3341”项目工程实施效果明显。1-11月,全省新开工500万元以上项目9764个,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1007个,同比分别增加2472个和547个。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78%。 


5.我省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63家国有文艺院团转制为企业


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截至2012年5月31日,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全面完成,比中央规定的完成时限提前了4个月。


自2006年启动以来,我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由点及面、逐步推开的原则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到2012年5月底,全面完成了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任务,出版发行实现全行业转企改制,63家国有文艺演出院团转制为企业;全面完成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和综合文化行政责任主体组建工作,14个市州、83个县区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文化行政责任主体合并任务基本完成;全面完成了省市县广电网络整合任务,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网络贯通、全省一网。


6.甘肃省粮食实现“九连增”,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100万吨


据2012年末统计,甘肃粮食产量实现连续9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100万吨。


粮食问题关系民生大计,关乎百姓福祉。过去9年,虽然我省自然灾害频发,但粮食生产却成绩喜人,连续9年刷新历史纪录。在高起点、高基数之上,2012年又迈上1100万吨台阶。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和我省一系列惠民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及旱作农业技术的长足进步和广泛推广,为粮食增产立下的汗马功劳。


7.我省申报建设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


立足我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围绕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充分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提升甘肃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此举不仅意味着甘肃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道路上迈出了积极探索的战略性步伐,而且对于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保障国家经济文化和国防安全、促进各民族团结发展和经济转型跨越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战略构想得到了中央的认可和支持。目前,申报工作进展顺利。


8.我省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开工建设


7月9日,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开工奠基,这是兰州市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涉及面最广的综合性城市基础设施工程。10月20日,宝兰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这条专线是国家铁路“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19日,我省又有4条高速公路、9条二级公路、1个机场等14个交通重点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创造了我省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史上一次性开工项目最多、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总额最大的新纪录。12月21日,新建敦煌至格尔木铁路和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正式开工。今年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将为全省经济转型跨越的实现提供强有力保障。


9.最美夫妇李成环、龚大锬动人事迹反响强烈


今年25岁的李成环是兰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师。她和丈夫龚大锬新婚不久,就将婚礼花费所剩的1.6万元全部捐出来,为青海玉树的孤儿和特困学生送去了700双过冬棉鞋。


然而,就在2012年11月25日从玉树返兰途中,夫妇俩不幸遭遇车祸。龚大锬身负重伤,怀有身孕的李成环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李成环夫妇的动人事迹在青海、甘肃引起强烈反响,被网民赞誉为“最美夫妇”。陇原掀起了学习他们追求崇高、乐善好施的大爱精神热潮。


李成环先后被追授为“甘肃青年五四奖章”和“青海省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最美夫妇”入围“感动中国”和“十大陇人骄子”候选人。


10.我省岷县遭受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袭击


2012年5月10日,我省岷县遭受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袭击。局地降雨量达到69.2毫米,全县18个乡镇均受灾。灾害共造成47人死亡、12人失踪,35.8万人受灾。灾害还造成大量房屋倒塌、耕地毁坏、道路损毁,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76.27亿元。灾害发生后,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了国家三级救灾应急响应,国务院救灾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救灾。胡锦涛、温家宝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做好救灾工作。5月19日,受党中央委托,贺国强同志到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各级财政安排救灾资金2.43亿元,各界捐款3215万元,物资折价1741万元,受灾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目前,灾后重建正在按计划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