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甘肃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于2013年1月27日19:30召开兰州新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7:37:35




甘肃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于2013年1月27日(星期日)晚19:30召开兰州新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兰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睿介绍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



主持人 苏秦川: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各位参加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这次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向各位介绍兰州新区建设的相关情况。


今天我们邀请到兰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睿,请他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请兰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睿介绍情况。


2013年1月27日19:36:15



李睿: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有关兰州新区建设的情况。


2012年,兰州新区认真贯彻省市党委、政府的各项安排部署,紧抓上升为国家级新区的重大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创新创业,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16亿元,同比增长93.3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同比增长77.65%;完成地区性财政收入23804万元,同比增长23.8%;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3554万元,同比增长36.1%,已于2012年8月20日正式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一是规划体系基本完成。按照国家级新区的定位以及产业与城市和谐发展的需求,我们对新区总体规划进行了优化完善,成果已经省政府审查通过。《兰州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已经通过了国家工信部组织的专家评审。新区道路、供水、供热、天然气、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水资源利用等18个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


2013年1月27日19:39:02


李睿:二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紧紧围绕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00多亿元,重点实施道路、供水等设施建设。道路建设方面,2011年开工建设的“四纵四横”及水秦快速路等9条75公里道路已经通车;2012年开工建设的水阜连接线、迎宾大道等16条135公里道路已完成70%以上的建设任务;马家坪-中川铁路线正在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将于今年2月开工建设。市政设施建设方面,尖山庙水库、石门沟水库已建成蓄水;110KV源泰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33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空港变电增容项目准备开工;天燃气工程项目已通气点火;第二给水厂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将于今年3月供水;第一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正在报批可研,将于今年年底前建成,新区内部已开通1路公交车,核心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体系基本形成,可基本满足企业入驻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2013年1月27日19:41:14


李睿:三是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积极把握国内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的机遇,紧紧围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农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发展,着力把好产业政策关、投资强度关、环境保护关,千方百计创新招商方式,狠抓项目开工建设,推动了一批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实施。2012年引进项目5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个),总投资456.4亿元,到位资金37亿元。第十八届兰洽会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185亿元,到位资金28.7亿元。目前共累计引进项目103个,总投资838.8亿元,2012年累计到位资金10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8个,占项目总数的85.4%。新区引进实施的103个项目中,兰州吉利汽车扩能改造及6家零部件制造项目、大成聚光太阳能示范、中铁重工、亚盛现代农业、远成汽车空气悬架零配件生产等13个项目已基本建成;华腾富世、亚太工业、联创智业园、重庆伊士顿电梯、省广播电视网络产业园等48个项目正在建设;中国四联、中国电信新区通信枢纽中心、中节能金太阳示范工程、大北农饲料生产线等8个项目将于今年3月开工,其余34个项目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们主动与中央、省属企业进行了对接,兰电、青岛啤酒、际华3512服装厂已动工建设,兰石、兰飞等项目已完成土地选址。


2013年1月27日19:44:19


李睿:四是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实施。完成新区核心区及周边造林绿化5.5万亩,其中2012年完成绿化4万亩。2号生态湖已完成注水及周边主要景观建设。启动建设兰州新区百花公园、经十三路水系、纬三路小游园、市民广场等景观工程,完成投资5.66亿元,推进纬三路、经十路、迎宾大道等7条道路景观绿化,完成投资2亿元。


五是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强。按照加快“农民向居民转变、农村向城市转变、农业向产业转变”的思路,全力做好群众特别是被征地农民养老、医疗、就业、培训等工作,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保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已开展被征地农民培训班5期,347人获得职业资格证、212人通过自谋职业成功就业,同时引导群众进入建筑、绿化、运输等行业务工。积极搭建“校地”培训平台,组织318名“两后生”、123名村社干部赴兰州市商业学校、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等职业院校就学。做好扩大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工作,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55844人;新农合参合102620人,参合率达到97.66%;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参保率达83%。秦王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埋设管道335公里,目前已交付使用。


2013年1月27日19:46:49


李睿:六是社会事业管理有序开展。兰州市已确定兰州实验幼儿园、兰炼一小、兰州十一中、兰州六十一中在新区开办分校(分园),打造兰州新区教育集群,其中幼儿园、小学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底建成使用;初中、高中今年动工建设,预计明年建成使用。省人民医院将在新区建设分院。完成农村直播卫星广播电视户户通20320户,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综合服务中心、舟曲灾后重建转移安置区已交付使用,舟曲中学已正式开学。


七是财税融资工作取得突破。省上比照市州模式确立了新区财政体制,人民银行已设立了兰州新区金库,工商、税务等机构组建完成并正式运营。与甘肃省国投集团联合成立了资合公司,正在筹划发行25亿元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发行工作也在推进之中。同时加大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目前共筹集建设资金53.4亿元。


2013年1月27日19:48:43


李睿:八是体制机制逐步健全。根据新区发展需要,顺利完成了中川、秦川、西岔三个镇的机构移交工作;对新区部分现有机构的职责进行了调整,增设了新区党群工作部、社会保障局等7个工作机构以及土地征收管理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等6个事业单位,为新区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省上为加快新区开发建设,成立了甘肃省兰州新区规划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及3个工作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周到新区办公2次以上,集中解决新区开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上确定的14个工作部门已派驻到新区开展工作,从市直部门抽调的76名挂职干部已全部到位。


2013年1月27日19:50:01


李睿:2013年,是兰州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战略规划重新调整后的起跑之年,也是兰州新区由起步打基础阶段迈入借力上台阶的重要一年,做好2013年各项工作对于掀起兰州新区全面开发建设新浪潮,实现新区高标准、大力度、快节奏建设具有关键意义。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立足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深入实施省委“3341”项目工程,按照“以创新精神、举全省之力、奏开放强音、促产业集聚”的要求,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等六大园区建设为抓手,努力建设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是开放开发的沃土,我们竭诚欢迎海内外企业来兰州新区投资兴业,与我们共同分享新区的发展成果;热忱希望中外媒体聚焦兰州新区,与我们共同见证新区的成长历程。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2013年1月27日19:51:39


主持人 苏秦川:现在请各位记者就关注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记者朋友介绍所在新闻媒体的名称。


2013年1月27日19:51:59



《光明日报》甘肃站记者:相比兰州老城区,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仅仅依靠引大入秦工程的水资源能否保障未来工业重区的建设?就水资源有效利用问题,新区将采取哪些措施?


2013年1月27日19:52:34


李睿:兰州新区的水资源,目前主要依靠引大入秦水利工程。引大入秦工程设计供水量为4.3亿立方水量,目前每年的用水量不到2亿方,每年还有2.4亿立方尚未利用。根据新区发展需要,未来每年还可再增加2亿立方米调水量。跟老城区相比较,就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量计算,依靠引大入秦工程的水资源,完全可以满足新区未来20年的发展需求。


当然,相对于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显得倍加重要,新区将通过一系列有效手段加强水资源管理,做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一是高标准制定并落实好新区水资源中长期利用规划,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二是始终节约用水,在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严格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科学化管理,实现水资源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三是有效收集利用再生水。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对生产生活特别是工业排水集中收集处理,处理后的中水广泛用于山体绿化、河湖水系绿化廊道,道路两侧绿化、城市公共绿地公园等生态建设有效利用中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四是通过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保护湿地、水源地,新区水系等工程,有效集水,增加新区水资源的保有量,改变新区气候环境,使新区范围内形成水循环系统。


2013年1月27日19:58:19



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记者:本次省人代会上对兰州新区开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请问李主任,根据省市的安排部署,兰州新区今年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2013年1月27日19:58:49


李睿:2013年,兰州新区继续深入实施省委“3341”项目工程,按照“以创新精神、全省之力、奏开放强音、促产业聚集”的要求,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园区建设为重点,高标准、大力度、快节奏推进新区建设,努力建设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国家级新区。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212多亿元,重点实施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建设,到今年底基本完成新区规划中确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满足产业发展和项目入驻要求。兰新铁路与包兰铁路联络线(马家坪-中川段)今年2月份开工,到今年底竣工;兰秦快速路(水阜至忠和段)今年完成路基和桥梁工程;围绕核心区和产业园区发展,完成续建道路17条148公里,新建道路16条186公里到今年底可完成70%以上的建设任务,届时新区道路总里程将达到400公里左右,基本形成覆盖核心区和产业区的道路框架。


二是着力抓好产业发展。围绕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以循环经济为主线,立足建设绿色、生态、循环的产业发展区,以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三区”融合为抓手,集中所有的人力、财力、物力,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高新技术、现代农业、科教研发、行政服务等七大园区建设为核心,实行新区领导包抓制度,成立专门的指挥部,切实做好规划管理、公服设施建设、征地拆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到今年底使各产业片区基础设施基本配套、产值形成一定规模、整体建设初具雏形。


三是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围绕把兰州新区打造成为国家重要产业基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目标,以培育龙头企业和关键节点项目为重点,明确每个产业的首位企业,实行产业链招商和定点招商,引进一批产业链长、技术水平高、资源转化能力强、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好项目,重点抓好中国化工、碧桂园、南翔万商、正威集团、陇星散热器、国药控股集团、柳工机械等重点项目的对接洽谈工作,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利用资金全力完成1000亿元以上。


四是着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以国家级湿地公园、新区水系、道路绿化、南北生态区建设为核心,沿山、沿渠、沿路,完成绿化造林面积5万亩以上,重点完成2号生态湖,开工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经十三路水系、道路绿化等景观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优势。


五是着力抓好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学校、医院、文体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点建设,完成兰州实验幼儿园新区分园建设,建设兰炼一小新区分校、兰州市中小学示范性实践基地;完成甘肃康复中心医院主体建设,建成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市场、交通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六是着力抓好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对接利用好国家在差别化土地、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布局重大项目及金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级新区的各种优惠政策,创造性的制定投融资、财政、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力争把新区打造成全省乃至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潜力和吸引力、最具竞争优势的区域之一。


2013年1月27日20:07:04


《大公报》甘肃站记者:建设资金不足是任何一个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难题之一。请问,2013年新区在融资方面有什么创新?


2013年1月27日20:07:27


李睿:在融资工作上,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多元化融资手段,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去年以来,我们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搭建项目平台,力争把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社会事业项目纳入国家政策支持的项目中,争取资本金。二是搭建融资平台,给新区城投注入有效资产,实现直接和间接融资,今年力争完成100亿元融资任务。三帮助新区参建企业融资。通过银企合作、银政交流推介进入新区的企业,完成100亿元企业融资目标。


今年,我们将在融资方面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投入,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扩大土储贷款规模,争取资金支持,发挥各融资平台的作用,利用发行企业债券、中长期票据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新区开发建设。


2013年1月27日20:11:58



《经济日报》甘肃站记者:请介绍一下兰州新区产业现在发展的情况如何?新区到什么时候可以发展到区域经济增长极这个层次?同时兰州新区如何打造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   


2013年1月27日20:13:16


李睿:兰州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一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增长极,二是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三是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四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这个定位明确了新区是一个现代新型的产业区,因此我们在新区整个规划时都是按照三个阶段来规划。一是到2020年前实现产业集聚,之后就是对城市生活、功能的需要。二是以产促城。三是产城融合阶段。目前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我们规划了七大产业,分别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现代农业。近期我们主要是发展石油化工,一方面是要完成老城区的产业转移,另外要把它建成兰州新区的支柱产业。接着就是装备制造业,这是我们近期发展的主要产业。为了奠定我们新区的可持续性和技术含量,我们打造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我们近期还将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农业三个放到一起集聚发展,等发展到一定规模,再将三个产业分别发展,这是结合我们甘肃特有的人才、地理、区位考虑的。


另外,我们集中发展的就是现代物流。兰州新区作为兰州重要的产业基地,作为连接东西部的交通枢纽。打造现代物流业,能够承接我们东部的产品向西输出,西部的生产资料向东输送。今年刘省长在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建设兰州新区的特色监管,实现我们的产品直接从兰州出关,向西形成我们的物流节点。我们预计到2020年基本实现将近2000亿的GDP,到2030年实现将近4000亿的GDP。我们今后将对每个园区和产业都要进行详尽的规划,等到做出详尽规划的时候还将会向大家公布具体情况,谢谢!


2013年1月27日20:20:23


主持人 苏秦川: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2013年1月27日2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