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共同编织美丽的中国梦——记我省三位女全国人大代表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7:41:54

在今年的我省全国人大代表中有三位女代表都是来自一线的工人。张惠萍,是一名公交公司调度员;吕惠嫱,是一名煤矿技术工人;王镇环,是一名车间物资计划员。


她们说她们都是平凡人,曾经都做过“梦”,并为梦想而奋斗,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如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们要为更多人能够实现梦想而尽责。因为只要你我的梦想汇聚在一起,就能共同编织出美丽的中国梦。


大声说出你的梦


梦想这个词很大,也十分具体。


当一名公交车售票员,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张惠萍曾经的梦想。


21岁那年,她梦想成真。


“别提有多高兴了。”张惠萍说,那时她还是个“丫头”,上班都是蹦蹦跳跳的。


从1991年到2002年,12载春秋,收钱卖票这一动作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


“这个‘梦’是不是有点枯燥?”


“一点也不枯燥,我喜欢我的工作,觉得上班是一种乐趣。”张惠萍语调平和,十分真诚。


开朗、健谈、爱笑,像一位知心的大姐,这是张惠萍留给人的印象。她说,工作的历练让她懂得人与人以诚相待最为可贵,尤其在服务行业、城市的窗口,微笑更是工作需要。


爱笑的张惠萍,总是微笑着面对每一位乘客。别人说这叫以微笑换取微笑,她直爽地说:“那些大道理我不会说,但我知道,生活中的烦恼不能带到工作中,要会调整自己的心情,才能把工作干好。”


如今她从售票员岗位走到了白银市公交公司第三分公司总调度员的岗位,她说公司现在发展势头很好,城乡公交也开通了,原来8条线路增加到了11条,日均载客人次从7万增加到13万。


这些真真切切的变化,在张惠萍看来是许多人原来做梦也想不到的。


张惠萍说,作为公交系统的工人代表,她会将工友们的声音带到会上:“那些建议和希望就是他们的梦想,我有义务和责任替他们大声说出来。”


让梦想造福社会


车间里的一点一滴都要从她的手上经过,来不得半点马虎。


全国人大代表王镇环是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冶炼厂焙烧车间的一名物资计划员。


“经常要根据生产需要报备件,再从公司拉到车间来,还要根据消耗的情况做经济活动分析,以备公司作为决策依据。”王镇环说,有时候一天要经手好几个单子,工作很琐碎,突发的事情也较多,必须耐心仔细、有很强的责任心。


王镇环对自己要求一直十分严格,一有机会就抓紧学习。1997年,她主动就读公司的职工大学,学习机电专业。王镇环说:“熟练掌握技术,才能把工作干得更好。”


正是凭借这样的责任心和上进心,王镇环从铣工到电工,再到物资员,走上了越来越重要的岗位。


虽是一名普通工人,但认真好学的王镇环很喜欢思考问题,喜欢创新,210多人的车间需求物资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她带来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目录的建议。“金川公司是一个大型矿业集团,属于资源型企业,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尽管金川公司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距离发展循环经济目标——‘吃干榨尽’矿产资源价值,还有一定差距。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绝大多数项目涉及专业多、技术难度高、产业化难度大、投入巨大、成本高。”为此,她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等系列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展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


在王镇环看来,工人是企业的一颗螺丝钉,有你我共同的努力,企业才会发展得更好。王镇环说,她的梦想就是企业发展越来越好,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新起点新梦想


吕惠嫱的工人生涯是从拣煤矸石开始的。


不怕脏不怕累,是干这一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吕惠嫱任劳任怨,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她的好学使她走上了煤矿选运队助理工程师的岗位。


作为1958年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建厂以来选出的第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吕惠嫱自豪之余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虽然是第一次来北京,但这些天,她从没有出去逛过街,总是匆匆吃完饭,就回房间翻阅各种资料,浏览网页,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发言材料和听了别人发言后的感受。


“作为一名新代表,还有很多东西不懂,需要好好学习,有些问题更要好好思考。”吕惠嫱说,她要向老代表多学习,多听多看,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带回去,更好地向工友们宣传。


“大家信任我才选我当代表,我当前最大的梦想就是尽快进入角色,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决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吕惠嫱坚定地说。


(本报北京3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