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真实反映人民愿望 尽心尽力履职尽责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7:43:05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在甘肃代表团驻地,总能见到三三两两的人大代表聚在一起,交流着各自准备的建议,不断对建议进行充实和完善。


人大代表说,真实反映人民愿望,尽心尽力履职尽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一定要确保提交大会的每一件议案、建议都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杨正平:提高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标准


“现在我们那里一些河水流量开始增多,多年干枯的山泉又涓涓流淌,干旱、暴雨、冰雹,霜冻、大风等自然灾害明显减少。”全国人大代表、陇南市宕昌县阿坞乡麻界村党支部书记杨正平向记者谈起了家乡实施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所发生的变化。


杨正平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生态,还有效调整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让大批农民从粮食主产中解放出来,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劳务输出,使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畜牧业、二、三产业过渡,走上了致富之路。同时,群众观念不断更新,生态意识明显增强,生产生活方式明显转变,有很多农户做饭由烧柴为主向综合利用沼气、太阳能、煤、液化气等转变。


但是,近年来,受市场波动和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还未发挥等因素影响,现行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退耕农户的利益,退耕农户得不到合理补偿。


杨正平说,由于物价上扬,粮价也在不断上涨,导致农户的退耕还林粮食折现补助款无法购到相应数量的粮食,实际上降低了退耕农户的粮食补助标准。同时,退耕还林延长政策补助期限后,对退耕农户的粮食资金补助标准减少一半,加上国家给种粮农户发放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实行,退耕农户多数感觉到退耕还林后应得的利益大打折扣,从而放松了对林地的管理,甚至出现了毁林复耕的苗头。


据杨正平了解,我省河西地区干旱少雨,退耕还林地每年每亩仅灌溉费用就高达100元以上,高于第二轮补助的90元。而目前,河西地区耕地每亩种植药材、洋葱等农作物的收入普遍都在5000元至8000元左右,有的甚至超过万元。在这种情况下,退耕农户对以前的退耕还林地没有管护的积极性,有的甚至在林内间作玉米等高秆作物,退耕还林面积保存难度非常大。


杨正平建议,国家应根据现实的物价水平,及时调整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标准,特别是提高生态脆弱、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退耕还林补助标准,按照每斤粮食1.2元的价格折算,将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标准提高到黄河流域每亩每年240元,长江流域每亩每年360元,现金补助提高到每亩50元。


吕惠嫱:加大对资源性企业转型发展的扶持力度


一位刚刚走出培训班的井下工人说,今天又一次见到了初升的太阳。这句话让全国人大代表、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红会四矿选运队助理工程师吕惠嫱记在心里。


吕惠嫱说,煤矿工人常年在井下工作,见到初升的太阳是他们的奢望。尽管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但这些来自农村的煤矿工人都十分看重这份工作。因为他们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家庭,他们的收入也是一家人的主要生活来源。


煤矿工人都希望自己手中有采不完的煤,能将这份工作延续下去。但资源有限,总有采完采尽的一天。到了那一天,依靠煤矿生活的这些人靠什么维持生计?


这也是全国资源性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从2000年开始就在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一线工作的吕惠嫱,从自己熟悉的靖远矿区谈起了资源性企业的转型发展。


靖远矿区已有千年煤炭开采历史,大规模开采已有50多年,是甘肃省重要的动力煤生产供应基地。靖煤公司主导产品陇上精品“晶虹”煤,为不粘结、弱粘结及气煤,具有低硫、低灰、低磷、高发热量(≥23MJ)等特点,被评为全国质量检测合格产品,广泛用于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靖煤公司也名列全国煤炭工业百强企业、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甘肃省优秀企业。


但是,如今的靖煤公司所属的生产矿中,已有部分矿井资源濒临枯竭。为此,靖煤公司领导多次到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资源紧张问题,谋求转型之路,突破发展瓶颈。同时,公司还与各资源储备区地方政府及企业积极接触,加快资源储备和合作开发的建设步伐。


对于企业的转型发展,吕惠嫱有自己的看法。她说,靖煤公司的这些荣誉应该是除陇上精品“晶虹”煤之外的另一些品牌,是靖煤公司转型发展的一个良好起点。像靖煤这样资源性企业的转型发展,就要从自己的优势出发,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已有品牌做文章。


但由于受自身条件和省上财政收入限制,企业的转型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工人的期盼还有一定距离。为此,吕惠嫱建议,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对资源性企业给予更多关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性企业转型发展的扶持力度,解决全国资源性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


白忠华:对马铃薯良种和啤酒大麦良种实施补贴


“以前,我关注最多的是身边的事,但连续担任省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的历程,让我把目光放到了更大的范围。”全国人大代表、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上海石村农民白忠华说,这次会议上,我将提出关于请求实施马铃薯良种补贴和啤酒大麦良种补贴的建议。


关于马铃薯良种补贴问题,白忠华说,马铃薯种植是甘肃省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和主产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村社会稳定及和谐中占有重要地位。


白忠华说,目前,甘肃省马铃薯种植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四大优势生产区域,种植面积占到了全省的70%以上。2011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1055万亩、鲜薯产量1210万吨,面积居全国第二,总产量居全国第一。已建立健全了四级脱毒种薯扩繁体系,除满足我省生产用种薯需求外,还可向外省供应马铃薯原原种2亿粒以上,原种200多吨。脱毒种薯的推广普及率明显提高,2011年,全省基本实现了马铃薯脱毒二级种薯全覆盖,马铃薯平均单产水平从2008年不到1100公斤提高到1400公斤。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全省已建成规模以上加工企业57户,年加工鲜薯能力430万吨;建成马铃薯批发市场10多个,马铃薯购销网点1500多个,每年销往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区市的鲜薯达350万吨以上。“定西马铃薯”已成为国家驰名商标。


白忠华说,甘肃省马铃薯种植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原种生产扩繁规模小,生产用种薯级别低,贮藏条件较差、质量不高,专用型加工品种仍然较缺乏、产业化开发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


为此,白忠华建议,国家应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原种扩繁基地生产所需的原原种进行补贴,鼓励具有原种生产经营资质的种薯生产企业和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在原种生产优势区建立原种扩繁生产基地,实行订单生产,定向供应。同时,将马铃薯列入农作物良种推广补贴范围,出台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补贴政策,原种每亩补贴800元,安排补贴资金8000万元。脱毒种薯推广每亩补贴60元,补贴资金6亿元。


关于啤酒大麦良种补贴问题,白忠华说,甘肃省是国内4个超百万亩啤酒大麦主产区产量最大、大麦品质最好的地区,也是麦芽产品的主要加工生产基地。其中,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是重点生产区域,具有发展啤酒大麦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啤酒大麦产量高、品质好,是我国啤酒大麦的最优产区之一,在全国啤酒大麦的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国内啤酒工业发展势头强劲,麦芽需求量增加,而进口啤酒大麦、特别是澳大利亚大麦品质好、价格低,造成国内啤酒生产企业对进口啤酒大麦的依存度达50%左右。


白忠华说,进口啤酒大麦数量增加,使国内、特别是甘肃省啤酒大麦价格低迷,麦农种植效益下滑,啤酒大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加之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市场收购价格大幅下跌,直接导致种植面积和产量急剧下滑。


为了保证啤酒原料产业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调动广大种植农户和麦芽加工企业的积极性,白忠华建议,国家应将啤酒大麦纳入良种补贴范围,每亩补贴10元。


何丽霞:落实规划任务支持甘肃三北防护林建设


何丽霞,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林业工作站管理局副调研员。


这位从事林业科研与推广工作20多年的林业专家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强甘肃省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大中央财政对国有林场扶贫支持力度、促进林区和谐发展的建议,关于国有林场按公益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的建议,都是关于林业发展的。


3月5日上午,参加完开幕式返回驻地的路上,记者请何丽霞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标准为提出的建议排个序,她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关于加强甘肃省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建设的建议为第一。


何丽霞说,三北工程自1978年启动以来,我省相继完成了四期工程建设任务,累计完成造林336.14万公顷,净增森林面积9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4.03%提高到12.59%。工程建设对我省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生态工程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重大民生工程。


何丽霞说,甘肃是保障黄河长江流域水资源供给的战略中枢,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关键地区,是遏制沙漠扩张和风沙肆虐全国的战略前沿,也是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在全国的生态地位非常重要。但是,工程建设仍存在着规划与计划脱节、投入总量不足、补助标准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的实施。


何丽霞介绍说,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国家实际投入甘肃6.95亿元,不到工程规划的40%,与全国其他省区市相比处于最低水平。国家批复的五期工程规划年均中央投资8.2亿元,但2011年和2012年,我省投资均为1.65亿元。工程规划任务与年度计划脱节,与实际需求相差较多,满足不了我省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另外,投资计划下达滞后,计划下达时间与造林季节脱节,造林难以安排,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投入的严重不足,也使得工作管理经费和科技支撑资金捉襟见肘,制约工程进度。”何丽霞说。


何丽霞建议,落实规划任务,提高投入标准。国家应增加我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投资,年均至少达到4亿元至5亿元。同时,安排落实管理经费,用于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和项目管理,提高工程整体管理水平;安排落实科技支撑资金,用于抗旱造林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提高造林质量和水平。


何丽霞还建议,国家应每年安排我省1个百万亩人工林基地项目进行试点,并实行计划单列,按照实际完成造林任务下拨项目资金。


马雪花:甘肃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亟须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马雪花,是来自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吹麻滩中学的教师,对乡亲们的行路难有着深切的感受。她在会上提出建议,呼吁国家加大对甘肃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支持力度。


马雪花说,甘肃全省客运量的95%、货运量的88%由公路承担,农村公路建设对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多年来,我省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由于投入不足、欠账较多等历史原因和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总体水平滞后,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和山区群众有路难行、无路可走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马雪花说,我省农村公路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农村公路总量不足,通达通畅水平较低。全省1262个乡镇中还有38个不通油路,16850个建制村中还有9327个未实现通畅,占总数的55%。全省11万公里农村公路中,等外公路有3万多公里,占总里程的27%,未硬化路面5.7万公里,占总里程的50%。


马雪花认为,建设成本高、建设资金短缺是制约全省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顺利实施的主要因素。她说,甘肃东西狭长,河西地区大多为荒漠戈壁,中东部地区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南部为典型的山区,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分布西疏东密,居住分散。大多数农村公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农村公路建设成本较高,而国家对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行定额补助,主要以引导为主,要求各地落实相应配套资金。受财力所限,甘肃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地方配套资金一直难以落实。部分项目在县区自筹资金无法落实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降低建设标准实施项目。


马雪花说,甘肃农村公路建设需求与规模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考虑到国家安排的建设规模,我省在与国家衔接全省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计划时,把多年的破旧油路也纳入通油路范围,暂未安排改造计划。目前,只能先根据国家规划,重点安排县到乡和一些人口密度大的区域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近年来,各地原有部分县乡道路已破旧不堪,县乡联网路、断头路、旅游路、矿产资源路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移民路、灾害毁损路建设处于资金安排的空白区。而国家安排的建设规模逐年递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按照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100%通沥青(水泥)路的目标,全省建设规模约6万公里,需建设资金约400亿元,7年中按国家现行补助标准和自筹等渠道可筹措资金200亿元,缺口资金达200亿元。


马雪花呼吁,鉴于甘肃农村公路欠账较多、自筹能力有限,国家应结合扶贫攻坚连片开发规划,增加甘肃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建设规模,并提高甘肃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补助标准,解决建设资金缺口。


张惠萍:将黄河上游白银段东大沟流域重金属污染整治与生态系统修复规划实施列入国家投资计划


白银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曾创造了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同行业全国第一的业绩。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在几十年的矿产开采、加工以及工业化进程中累积形成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全国人大代表、白银市公共交通公司第三分公司总调度员张惠萍提出建议,呼吁国家将黄河上游白银段东大沟流域重金属污染整治与生态系统修复规划实施列入国家投资计划。


张惠萍介绍说,监测结果表明,东大沟流域农田污灌总面积为20383亩,其中重金属严重污染面积为7870亩,污染深度0至60cm左右,镉含量大于国家二级标准值,最大超标倍数237.77倍。铅、砷、锌含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值。农田小麦籽粒中重金属污染物镉、铅的检出率均在80%以上,玉米籽粒中重金属镉、铅检出率100%,直接影响人群达20342人。东大沟38公里底泥重金属污染非常严重,镉为首要污染物,镉污染达到背景值的1400至2200倍,远远超过“极强生态危害”的阈值。


张惠萍说,白银东大沟的重金属污染不仅严重影响食品安全,而且对黄河水构成严重威胁。2010年,国家将白银列为全国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开始逐年对白银市重金属污染治理给予支持。为了系统解决东大沟流域重金属污染问题,白银市委托北京大学编制完成了《黄河上游白银段东大沟流域重金属污染整治及生态系统修复规划》。规划重点实施重金属点源污染的进一步控制、受污染河道底泥的安全处置、入河尾水的生态修复与处理、重金属污染耕地置换与治理以及矿山和尾矿废渣安全处置工程等5个方面的42项工程,总投资约53.6亿元。规划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环保部以及甘肃省环保厅的充分肯定。


“东大沟流域重金属污染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该问题需要巨额资金。”张惠萍建议,应将《黄河上游白银段东大沟流域重金属污染整治及生态系统修复规划》的实施列入国家投资计划,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