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风转了工作实了与群众更近了——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综述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7:53:39
可喜变化,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
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近几个月,餐饮市场高端餐饮营业收入下降30%-40%,高档烟酒销量与往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
朴实文风、务实会风逐步形成。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文件简报数量同比减少三分之一以上,会议数量同比减少30%以上,会议经费支出同比减少20%以上。
公务接待更加规范,基层调研更加务实。迎来送往、层层陪同、超标接待、馈赠礼品现象明显减少,各市州接待费用普遍下降40%以上;各级领导下基层调研,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走马观花、形式主义现象明显减少。
作风转变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基层群众普遍反映,现在领导下基层,和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跟老百姓更亲近了;领导干部表示,公务接待轻松了,更多的精力可以用来谋划和开展工作。
与此同时,全社会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号召,大力反对奢侈浪费之风,积极推行“光盘”行动,倡导“低碳”消费、“绿色”出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正在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这是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带来的可喜变化。
领导带头,自上而下转作风
4月17日,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来到环县大山深处,坐在农家窑洞里,和村民拉家常,从人畜饮水到村道建设,从外出打工到种植养殖,从孩子上学到看病报销……就这样,王三运展开了长达两个月的扶贫开发专题调研。
调研中,王三运坚持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杜绝迎送,不用引导车辆和警用车辆带路,按规定结算餐费和住宿费,进村时自带干粮,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扶贫攻坚是甘肃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目标,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省长刘伟平、省政协主席冯健身、省委副书记欧阳坚等省领导,也先后深入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三大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片区和“插花”型贫困片区的县区及乡村,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进行调研,分析我省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查找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思考加快脱贫致富的对策和办法。
这次密集调研,是省领导对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的一次身体力行,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受到基层群众的普遍好评。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省委高度重视,王三运亲自审定,先后以省委名义制定了《中共甘肃省委常委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要求调查研究要深入扎实、议事决策要直面矛盾、会议会风要精简高效、文件简报要规范减少、出访活动要严格控制、新闻报道要改进提高、文稿发表要严格报批、警卫工作要改进调整、接待工作要周全务实、勤俭节约要率先垂范;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勤俭意识要牢固树立、各类会议要简约简朴、节庆活动要从简安排、公务接待要狠刹浪费……
省委办公厅还专门研究制定了《省委常委到基层调研接待工作规定》,要求做到“六个从严从简”,即食宿安排要从严从简、住房规格要从严从简、用餐标准要从严从简、陪餐人数要从严从简、领导随员要从严从简、接待单位要从严从简,并对食宿交费做了明确规定。
今年全省两会期间,会场没有摆花草,没有铺红地毯,代表、委员统一乘坐大巴车参加各类会议和活动,不封路,不安排警车开道,统一吃自助餐,不上酒水,没有高档菜肴。省人代会工作人员比往年减少22%,精简文件15种1.6万份,会议实际支出减少约15%,文件篇幅也大大缩短,换届之年的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只有7000字。与往次换届会议相比,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会期压缩了一天,往年在大会期间举行的港澳委员会和民族宗教界委员会餐叙活动,也只是清茶一杯。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规定,精简会议、改文风、转作风首先从省上做起,然后迅速传递到全省。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坚持少发文、发短文,用电子公文代替纸质公文,坚持少开会、开短会,用视频会代替现场会,合并套开会议,领导讲话明显短了实了,文风会风明显改进。
建章立制,变“一阵风”为“一以贯之”
对照中央和省委的规定要求,全省14个市州、省直50多个部门紧密结合实际,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和细则,真正使各项规定入耳入心入脑,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兰州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实行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务零接待的规定》,明确规定上级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下基层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落实公务零接待,必须做到“八个严禁”,各级领导干部在基层开展工作不能返回时,在当地或乡镇机关食堂吃职工餐,按职工当餐标准交费,并由接待单位出具交费收据。在农户家中用餐的,按每人每餐15元标准交纳餐费,由村委会代为出具交费收据。同时,建立严厉的违纪问责机制,一旦违反零接待规定,先停职,然后接受问责等其他处理。
定西市及时修订市四大班子公务接待办法,出台了《定西市严格控制市直单位会议接待考察经费的意见》,明确了公务接待对象、范围和标准,经费总支出比上年同期减少15%。市纪委协调财政等部门,组织对一些单位超编配置车辆和违规使用公车等问题进行清理纠正,对超标车辆进行封存和转让。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更换了公务用车。市纪委下发《关于规范机关公务用车管理使用的通知》,对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的公务用车,违反规定换车、借车、摊派款项购车、豪华装饰公车、违规挂用军牌、警牌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清理纠正。
平凉市针对以往领导干部离任交接无章可循、迎来送往、吃喝盛行等问题,制定了《平凉市领导干部离任交接工作办法》,规范离任交接程序、细化离任交接具体事项、实行《交接书》制度,由市纪委牵头、组织部门配合现场监督交接,已对首批13个单位18名市管主要领导和主持工作的副职组织开展了离任交接。
省直机关工委制定了贯彻落实省委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对省直系统102个部门学习部署、自查自纠、完善制度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省财政厅研究制定了实施细则,明确了不得为项目单位向财政部转送资金申请报告、实行保险加油维修三定点制度、重大节假日公车封存制度等29条规定,并将干部职工个人执行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省民政厅成立了全厅政府采购监管领导小组,重点对公务用车支出、公务接待支出、政府采购支出以及会议支出审批、执行进行监督制约。省工信委加大对改进工作作风有关规定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规定每季度开展一次监督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民勤、环县、文县、景泰、通渭等县区出台了严禁党员干部及国家公职人员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事宜的意见。一些县区针对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庸、懒、散、慢、奢”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值班、考勤、责任追究等制度。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普遍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建立完善财务、事务管理等制度,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以实际行动厉行勤俭节约,自觉抑制铺张浪费。“三公”经费压缩了,民生事业投入多了。嘉峪关市将从取消年终表彰总结会等活动中节约出来的经费全部追加到民生支出和社会救助活动当中,今年安排春节慰问资金263万元,较上年增长31.9%;发放困难群众一次性生活补助26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5%。全市今年在民生和社会事业方面的支出预计占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
临夏州坚决撤销了公务接待办公室,取消了计划修建的河州宾馆项目,将节约资金全部用于培育富民产业,并筹集5亿元用于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为全州1000个贫困村提供产业发展资金。今年,州委、州政府带头取消了迎新团拜会,各县市、各单位也都取消了各类公款消费活动,节省出来的费用全部用于富民产业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督查问责,确保规定落到实处
省委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的落实作为今年督查工作的重点,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和现象限期整改、严肃纠正。并把落实规定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科学发展考核体系之中,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和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各地、各单位把督促检查作为推动作风建设的关键来抓,结合效能风暴行动,严肃查究违反规定的突出问题,着力促进工作作风的好转。去年12月至今年5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和党委督查部门共派出工作人员近1200人次,开展监督检查130余次,重点对单位年终团拜会、公款宴请、公款旅游、滥发奖金和实物等违规行为进行查处。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年底至今,已有近200人次因违反规定受到了责任追究和组织处理。
酒泉市在清明节前后,对公车私用问题开展明察暗访42次,对违纪人员进行了党内警告和免职处理。平凉市查处公车私用、赌博和脱岗等7起违纪违规问题,并对当事人采取诫勉谈话、党纪处分、免职等形式进行问责。有的市州还开通举报电话和在网站设立电子信箱,鼓励群众参与监督。省纪委根据暗访工作情况,及时与问题单位负责同志约谈,被约谈单位高度重视,对有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分别采取要求违规问题当事人写出深刻检查、给予通报批评、政纪处分等处理措施,起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