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县 多措并举构建代表联系群众新渠道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7:57:21
为了加强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进一步在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之间构建开放、互动、畅通、紧密的联系渠道,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近年来,甘肃省宁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代表联系群众的机制,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划分代表小组。县人大常委会将辖区内的四级人大代表按照便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原则划分为25个代表小组,要求各代表小组根据本地实际,每季度至少组织代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一次。
建立三级联系网络。为方便指导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常委会领导联系乡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小组、代表联系群众的三级联系网络。
建立和完善双向联系机制。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定期联系县人大代表、乡镇人大主席定期联系乡镇人大代表的双向联系机制,以听取县乡人大代表对县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和乡镇政府的意见建议,了解代表执行职务和工作、生产、生活情况,看望、慰问有特殊困难的代表。
组织代表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查、工作评议活动。县人大常委会通过积极组织代表开展各项活动,有效促进了全县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提高了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也使代表建立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为了让群众了解代表履职情况,加强了代表与原选举单位和选民的密切联系,县人大常委会经常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使代表在群众中逐渐树立起良好的口碑,为今后的履职行动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开展代表双联活动。为了调动代表履职热情,去年3月份开始,县人大常委会在代表中开展了“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并坚持将这项行动与落实“双联系”制度、组织代表视察调研、办理代表建议有机结合起来,动员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植根群众、参与决策、汇聚民意的独特优势,积极投身,形成推动农村发展的强大合力。
据悉,自换届以来,通过加强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全县人大代表共解决农村各类矛盾纠纷60多起,帮扶贫困户120多户,落实强村富民、改善村容村貌、增加公共服务项目40多个,协调解决帮扶资金400万元,为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