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效东在白银区新增双联点调研时强调 采取多种措施 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8:05:03
12月12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孙效东赴新增双联点白银市白银区四龙镇四龙村、白银鑫昊工贸有限公司四龙车沟路奶牛养殖示范园区、白银区四龙路街道向阳村社区,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深入交流,实地了解新增联系点基本情况,探讨发展方向。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双联要求,学习领会“1236”扶贫攻坚行动精神,完善发展规划,采取多种措施,发展适宜产业,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调研期间,孙效东深入村委会、企业、社区,告诉村干部、企业、社区负责人和群众,四龙镇四龙村、白银鑫昊工贸有限公司四龙车沟路奶牛养殖示范园区、白银区四龙路街道向阳村社区是双联行动自己新增的联系点,大家一起努力,让农村贫困户和城市社区困难群众走上致富之路,让企业做大做强,让社区更加祥和,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当了解到四龙村共有418户,其中66户是贫困户后,孙效东详细问起了这些人家的生产生活和饮水、就医、住房等情况。他说,尽管这些贫困户目前纳入了低保,但这只能解决一时的吃饭问题,不是长远的办法。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发展适宜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脱贫致富需要产业支撑。目前,四龙村有36家养殖户,村里打算发挥养殖大户带动作用,建设规模养殖示范园区。园区建设引起了孙效东的关注。筹建中的养殖示范园区占地260余亩,可养殖550头繁育种猪和2万只蛋鸡。园区建成后将采取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方式,繁育的猪仔提供给当地农户养殖,由公司收购统一销售。孙效东对规划表示赞许。他说,养殖园区建设是事关农民增收的大事,有困难和问题我们共同想办法解决,尽快让现在的发展思路变为农民致富的现实。在启动园区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依托园区,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吸纳更多农民参与养殖,形成规模养殖,让大家共同致富。要及早对养殖户进行养殖技术、防疫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养殖业技术含量,用技术保障养殖业健康高效发展。
四龙村利用地处黄河岸边的地理优势,发展苹果园350亩,塑料大棚260座,还借助“农家乐”及剪金山民俗文化旅游节等平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孙效东指出,要利用沿河地区的地理优势,有效利用土地,大力发展果树和绿色蔬菜种植产业,提高困难群众的经济收入。同时,要利用各种有效方式,加大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的力度,提高种植户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市场营销能力。
2002年完成的农村饮水工程,在四龙村设了4个取水点,村民每天都要到取水点取水,村里还有2公里村社道路未硬化,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孙效东边听边记边说,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一起努力,解决群众的这些难题,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在前往白银鑫昊工贸有限公司四龙车沟路奶牛养殖示范园区的途中,孙效东走进公路边的强宗均家里,详细了解这位64岁老人一家的生产生活情况,鼓励他根据市场需求种植适宜的农作物,发展养殖业,让同一块土地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并祝老人一家日子越过越好。
创建于2008年的白银鑫昊工贸有限公司四龙车沟路奶牛养殖示范园区,是白银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园区目前存栏奶牛2600头,日产鲜奶30吨,每天可加工鲜奶8吨,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150余人。当了解到企业的饲料主要来自周边群众种植的农作物,农民种植玉米每亩增收300元,种植小麦每亩增收110元等情况时,孙效东说,养殖业的发展不但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群众收入,而且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让群众传统的种植模式发生变化,将种植业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从种植业中获得更大效益。孙效东指出,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鲜奶加工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在企业受益的同时,让更多的群众从产业发展中脱贫致富。
白银区四龙路街道向阳村社区共有居民1354户、3648人,其中困难户为282户670人。孙效东说,在帮扶农村贫困户的同时,我们不能忘了城市的困难群体,双联行动将城市社区纳入联系范围,是省委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的新部署,也是双联行动的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延伸。他强调,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路上,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人落在后面,要理清对这部分群众的帮扶思路,针对每户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规划,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在了解到这个社区存在办公场地紧张、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时,孙效东指出,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等各项服务功能。市、区相关部门要主动服务社区,积极帮助社区改善办公环境,让社区更好地发挥服务群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