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省人大财经委环资委组织双联联系村干部赴张掖学习考察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8:14:33

                            学习成熟经验  寻找富民思路

         省人大财经委环资委组织双联联系村干部赴张掖学习考察

  临夏县麻尼寺沟乡赵家村、新集镇杨坪村、土桥镇重台塬村、韩集社区是甘肃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的联系村(社区)。近年来,临夏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临夏州“产业富民、农牧稳州”战略,不断培育和发展壮大现代高效农业和规模化养殖,农业和畜牧养殖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但是,临夏县基础条件差、农民人均纯收入低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多明安排省人大财经委、环资委双联干部,带领这4个联系村的乡村干部一行共20多人,前往张掖市考察学习甘州区长安乡万家墩村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特色种植技术和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规模化养殖模式。

  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乡万家墩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设施配套的原则,建成了规模大、档次高、配套技术完善,集现场培训、集中讲解、组织观摩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村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现有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22座,带动群众先后建成日光温室880座,以特色产业为主体,发展芦笋、草莓、木瓜、火龙果等设施栽培新品种,单棚收入高达5.5万元。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甘肃省目前存栏数最大的规模化奶牛养殖基地,是甘肃省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按照“科学喂养、集中防疫”的现代牧场发展模式,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优化生产结构,促进技术革新,大力推进奶牛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合作社发展速度与运行质量的协调统一,建立了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环节“多位一体”发展的经济产业链,拥有前进、汇源、绿洲、五泉、蓼泉、神舟六大牧场,存栏奶牛1.6万多头,日产鲜奶80吨以上,并与伊利、蒙牛集团达成了长期供销合同。

  考察人员认真观摩了张掖市在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全力壮大规模养殖中的“四化”模式,即“依托专业合作社、整合资金、形成‘产业化’模式,引进专业型人才、科学管理、形成‘科技化’模式,注重调整与合作、建立机制、形成‘循环化’模式,突出品质高佳优、树立品牌、形成‘优质化’模式”后认为,张掖市特色种植业和规模化养殖业发展模式,对临夏县发展现代农业和规模化养殖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回去后,要将学习到的先进经验带到群众中去,并结合当地实际,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带领群众突破以往发家致富的思想瓶颈,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产条件,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全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