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李慧在全省“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和调研科技创新工作时强调 不断推进全省专利保护和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8:15:20


     



    根据2014年工作安排,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成立以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李慧为组长的执法检查和调研组,于5月6日至9日,先后赴白银、兰州两市,对全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甘肃省专利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的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并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进行调研。

  5月6日至7日,李慧一行先后深入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西北矿冶研究院、甘肃正生生物科技公司、甘肃白银科技孵化器企业、甘肃刘化集团公司、甘肃中集华骏车辆公司、甘肃郝氏炭纤维公司等12家单位和企业,就专利人才队伍建设,专利申请、运用和保护,科研经费投入,仪器设备配备和运行管理,大项科研课题进展以及科技创新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并于5月7日下午召开了座谈会。

  会上,白银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从专利工作投入、管理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技进步政策体系、落实科技投入增长机制等方面,就全市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及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同时,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广新局以及参与调研的企业负责人,还分别就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及模式等问题,与执法检查和调研组成员进行了探讨交流。

  李慧说,通过到企业看、听、问,实地与负责人交流,大家对白银市科技创新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近年来,白银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对科技创新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企业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传统产业向纵深发展,企业创新意识较强,科研成果转化效果较好。

  针对存在的问题,李慧说,首先,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对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党的十八大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我省科技实力总体还不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要让民族企业有竞争力,使民族企业立足世界之林,就一定要有核心技术,归根结底就是要创新。其次,要不断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切实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第三,要注重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有效提升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最后,要不断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造热情。

  5月8日,李慧一行前往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甘肃省商业科技研究所、兰州工业研究院、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兰州科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甘肃陇萃堂营养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详细了解科研院所和企业在专利转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中,法律支撑保护、重大项目监督、人才引进培养等工作进展情况。

  在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观看了幻灯短片后,李慧就该知识产权(专利)公共服务平台关注度、专利申请代理费用收取情况、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询问。李慧指出,要进一步明确服务职责,提高服务的主动性,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专利信息资源和专利信息分析服务,要让专利工作被社会和企业广泛知晓。

  在了解到甘肃省商业科技研究所现有职工7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2人,博士研究生2人,全所平均年龄36岁,均具有很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后,李慧表示,商科所的人才队伍很有活力,是一支精通业务、技术过硬的科研技术队伍。

  执法检查和调研期间,李慧还分别就化物所科研设备投入,资源与能源、新材料、生态与健康等领域的研究范围,在研项目等方面工作情况进行了了解,并就陇萃堂产品研发、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情况与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同时,李慧一行实地察看了兰州科庆仪表有限公司烧结车间、混料车间、新产品研发实验室。

  5月9日上午,执法检查和调研组召开会议,专门听取兰州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和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汇报,并与市科技局负责人、人大代表进行了交流。

  据汇报,2013年,兰州市专利申请量达3904件,占全省申请量的35.57%,发明专利申请受理1746件,专利授权1963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5.68件;在西北地区建立了国家专利技术(兰州)展示交易中心和网上信息交易平台——兰州专利网;先后对23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专利试点工作;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兰州设立了兰州代办处,截至2013年,代办处受理申请24294件。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全市现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科研机构81家。兰州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从业人员13225人,科技活动人员9104人。201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额为44.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27%,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3904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为23.03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全市已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孵化面积5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920家,已毕业企业340家。

  李慧说,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利和科技创新工作,作为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城市,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创新不断加强;兰州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人才多、平台多、投入多、成果多的特点显而易见;兰州市专利信息平台建设,让政府的服务意识得到了充分体现。

  李慧指出,尽管“一法一条例”贯彻执行及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兰州市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低,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有待持续提高。要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以解决。

  李慧要求,一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从科技对经济的增长助推作用方面来讲,企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一定要提高,这对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十分重要。二要不断完善和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创新最关键的是要把成果应用到促进产业发展上,把更多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我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竞争力。三要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和创新平台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兰州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才、平台优势,怎样发挥好人才作用、运用好平台,重要的就是要提升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关键靠人,如果没有人,或者人才缺乏积极性,科技创新就无从谈起。因此,要调动人才积极性,让他们为科技创新贡献智慧。四要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要加大对“如何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如何提升研究团队积极性、如何提升甘肃的科技成果落地甘肃”的政策研究,让兰州市继续当好全省科技创新领域的排头兵,从而进一步促进全省专利保护和科技创新工作,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实现我省科学发展、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的目标。

  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相关人员陪同检查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