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效东赴民乐现场督办第66号代表建议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8:16:59
8月14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孙效东带领省政府、省人大常委会代工委、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赴张掖市民乐县,现场督办《关于对祁连山沿山地区连片整理的高标准农田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扶持的建议》(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6号代表建议)。
张掖市民乐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由于地处祁连山洪积扇、冲积扇,属山地和倾斜高平原地区,海拔落差大,从南到北相距70公里范围内,海拔落差达1200多米。民乐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土地开发整理作为一项推进富民惠民的基础工程和加快扶贫攻坚的重点工程来抓。2012年以来,连续3年出台县委、县政府1号文件,对全县土地整理进行全面部署,采取“政府统筹、以奖代补,乡镇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多元投入”方式,以“土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规划、水利设施齐全、田间道路通达、防护林网配套”为目标,对连片整理1000亩以上的土地每亩补助资金400元,加大土地整理奖补力度,加快土地整理步伐。2012年和2013年,全县共整理稳产、高产农田8.4万亩,配套建设田间灌溉工程390多公里。土地整理改善了农业耕作和生产条件,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变,推进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也极大地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但全县129万亩耕地,大部分没有整理,且多集中在祁连山沿山地区,造成全县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性较大。
在今年1月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杨君、张惠玲提出《关于对祁连山沿山地区连片整理的高标准农田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扶持的建议》,建议为实现民乐县沿祁连山区9个乡镇、55个贫困村、3.5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希望省国土资源部门在继续安排每年2000万元、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基础上,每年再增加2万亩的土地整理项目指标,增加投资3000万元左右,使每年的土地整理由目前的3~4万亩增加到5~6万亩左右,加快整理进程,使沿山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该建议被大会列为第66号代表建议,并被确定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督办件,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效东负责督办。
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组一行先后深入民乐县生态工业园区、新天镇新天堡村马铃薯种植示范点、丰乐乡白庙村土地整理项目现场和食用菌培育基地、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民乐县近年来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情况。
在随后召开的省人大代表建议现场办理工作会上,省人大代表杨君介绍了建议相关情况。省国土资源厅厅长蒲志强介绍了建议办理情况并向省人大代表作现场答复。他表示,民乐县一直以来都是省上重点扶持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区,截至2012年,已累计投入资金9500万元,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万亩。为巩固提高建设成果,今年,省国土资源厅拟再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2000万元予以大力扶持,希望民乐县严格按照项目标准、程序进行申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省人大代表杨君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
孙效东对建议办理结果表示满意。他说,各级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建议,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理念的体现;各级人大督办代表意见建议,是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有力支持。省人大常委会每年会选出6~7件代表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进行重点督办和现场督办。今天,我们赴民乐县督办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杨君、张惠玲提出的《关于对祁连山沿山地区连片整理的高标准农田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扶持的建议》,体现了省人大常委会对这一建议办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对土地整理项目的落实推进,孙效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要做好规划。在民乐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符合祁连山生态保护利用和农业开发建设总体规划,要符合全县农田整理的总体规划;区域规划要与村户的规划相衔接,既有区域的规划,又有到村到户的规划;要不断总结优化既定规划,把山、水、林、田、路配套考虑。要抓好质量。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要进一步明确建设标准,严格检查验收程序,调动受益区村户齐参与、共监督,确保项目质量。要管好资金;合理补贴,强化资金在批拨、利用等环节的全程监管,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坚决杜绝贪污浪费现象发生。要用好科技。要以科技为指导,健全农田节水灌溉配套设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切实提高土地效益。要抓好管理。强化组织领导,狠抓项目落实,认真总结经验,注重交流学习,提升建设水平,真正把项目做实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