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不逃避不推诿是一种进步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6:04:10

近日的两则新闻,让人眼前一亮:为及时回应网民质疑,广东省职能部门第一个网络发言人现身网络平台(见87日《人民日报》)。国家统计局则及时召开通气会,解释统计数据与群众感受有偏差的原因,解答职工工资被增长的疑虑(见87日《国际金融报》)。
  在回应公众质疑方面,我们有过很多教训。有的部门的失语和乱语,不作为和乱作为,影响恶劣。对卫生防疫、污染事故等敏感问题保持沉默,容易造成谣言流行、民众恐慌;企业改制、拆迁补偿等民生问题不透明,容易激化矛盾,酿成群体事件;对收入差距、干部腐败等社会问题躲猫猫,容易降低公众对公权力的信任度。河南杞县群众听信辐射传言集体逃亡事件就有相关部门回应不及时、作为不适当的原因(见713日、14日《武汉晚报》)。
  针对回应公众质疑中暴露的问题,不少地方和部门变被动为主动,及时公开回应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热点问题。广东的网络发言人和统计局的通气会就是可贵的尝试。
  以前,广东的职能部门也对网言网语进行回帖和处理,但属于随机式回答,没有统一、权威的声音。现在由网络发言人回答网友提问,并承诺面对网民的放炮拍砖,以更诚恳更开放的心态回应网民质疑,尊重网民意见,绝不会回避,体现了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和程序的规范性。国家统计局在及时召开通气会解疑释惑的同时,深入分析当前职工工资统计范围过窄的缺陷,并承诺改革落伍的统计方法,不仅无损于统计部门的权威,反而增进了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
  面对公众质疑,不逃避、不回避、不推诿,是一种进步。网络发言人和统计局的通气会启示我们:对于公众质疑,不能满足于少数地区和部门自发式的觉悟,不能满足于迫于舆论压力的被动应付,而要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回应公众质疑的责任和义务,实现政府回应公众质疑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不但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给个说法,还要注重舆情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从公众的质疑中查找工作的漏洞和缺陷,以此为契机改进工作、推动改革。
  今年4月公布的我国首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未来两年,我国将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民众对公共事件和政策的公开质疑,是公民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如何更诚恳、更开放、更科学地回应公众质疑,急需提上议事日程。(作者系北京职业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