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素质提升年”活动纪实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8:20:31
素质提升,永远在路上
——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素质提升年”活动纪实
陇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调研报告第一稿就得到省人大常委会领导首肯,让省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办公室的王继鹏有一点意外的惊喜,也有点小自豪。
以往,调研报告被领导“刀砍斧削”大面积修改,甚至直接“枪毙”推倒重来都是家常便饭。这次能“一举过关”,身为环境保护监督处处长的王继鹏坦言:“受益于机关举办的业务技能培训。”
王继鹏说,受调研报告撰写专题培训讲座的启发,调研前两个多月,她就开始查阅相关资料,思考相关问题,带着问题调研,再也不像过去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写报告的时候自然思路清晰,见解分明,不再是简单地堆砌材料了。
让王继鹏受益匪浅的业务技能培训,是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素质提升年”活动的规定动作之一;“素质提升年”活动,是省人大常委会孜孜以求,巩固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开始的一轮深耕。
今年以来,每月一次的业务技能培训,内容涵盖了公文办理、会务工作与会议记录、调查报告的撰写等8个方面。
此外,省人大常委会机关还举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甘肃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专题讲座14场次。每次常委会会议期间都举办履职讲座,机关全体干部也是必须参加的“固定”听众。
“素质提升”,旨在实现干部“一专多能”
“素质提升”,绝对是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今年的一个高频热词。
2013年,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经过认真查摆,常委会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缺乏生机活力、能力素质亟须大幅提升等成为焦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人管事,成为整改的重要措施之一。
今年初,针对机关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常委会制定完善了54项制度,内容涵盖机关工作各个方面,并编印成册,构建起了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要使完善的制度体系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素质能力。为了巩固整改成果,提高干部素质能力成了当务之急、成了提高工作效能的有力抓手。
1月9日,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提出,围绕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机关建设,将2014年确定为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的“素质提升年”。
按照常委会党组的部署,机关党组随即发出《关于开展“素质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和活动推进表。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素质提升年”活动的主线是巩固和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着力点是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工作绩效,总体目标是紧紧围绕建设“四型”机关和实现干部“一专多能”。
强化“五种意识”、增强“五种素质”、提高“五种能力”,则是实施意见提出的明确要求,即教育引导机关干部增强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理论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和形象意识,提升组织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办文办会能力、工作执行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切实为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学习培训,“素质提升”开局“重头戏”
加强学习培训,是提升素质能力的“快车道”,也是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素质提升年”活动开局之年的“重头戏”。
“素质提升年”活动《实施意见》和“推进表”,从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业务竞赛与政策推动相结合等方面,对学习培训作了周密详尽的安排。
2月27日,机关全体干部听取了一场“特别”的讲座。
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张绪胜主讲“关于素质提升的几个问题”。张绪胜强调,每一名机关干部要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要有提升素质的紧迫感,要把外在的工作压力,转化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自觉行动。
这是“素质提升年”活动举行的首场讲座。由此,“素质提升年”活动帷幕拉开,精彩节目接连登场,以各种方式加强学习成了机关每个干部的日常功课。
“每期《人民日报》,我都坚持认真研读。见到好文章,我就摘抄或者剪贴下来,细细研究。”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年轻干部张明轩说。通过学习,张明轩业务能力进步明显,撰写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获得了领导的好评,同事们也赞许有加。
“请进来、送出去”,是机关学习培训采取的重要方式。
今年4月至6月,张琴就被“送出去”,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局会务处挂职。时任常委会研究室调研处长张琴认为,这段经历“收获巨大”,不仅是精神上的收获,更是工作能力的提升。在研究室集体学习会上,张琴特意拿出从北京带回的两篇报告范文,介绍起草成文的过程,在对比寻找自己的差距中,与大家分享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办文、办会、办事的经验做法,令参会人员深受启发。
主管领导抓总、分管领导主抓、全体人员参与,在机关党组高调领跑的同时,常委会各部门也将学习培训进行得有声有色。
在每周一次的集体学习会上,围绕学习、工作、社会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行的3分钟“无主题发言”;一周阅读一篇理论文章、一月阅读一部理论著作、一季度写一篇读书心得的“三个一”读书活动;在学习工作中开展“一带一”结对互助,都是研究室专为“素质提升年”活动量身打造的行动方案,“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是他们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常委会财经预算工作委员会在学习培训中更具针对性,5名厅级、副厅级领导干部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每人一个主题,推出宏观经济、财税、审计、预算监督法律法规等专题讲座,通过言传身教,让“小年轻们”茅塞顿开。
多措并举,打造素质提升新平台
学习提升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向书本学、听专家讲、向同行学的同时,机关开展的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双联行动、效能风暴行动、到红色革命圣地和基层参观见学,为干部职工提升素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平台。
5名年轻干部到双联村担任为期3年的村干部,33名干部分3批驻村1个月开展双联工作。这种和群众“零距离”的接触,不仅让干部了解了民情民意,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而且还使他们在帮扶实践中砥砺了意志品质,在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中提高了能力。
以“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人教育身边人”,14堂“道德讲堂”,10批500余人次的志愿服务,通过文明创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股强大的正能量在机关上下传递,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逐渐成为干部职工的行为准则。
到两当兵变旧址、华池南梁革命纪念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见学,实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党员干部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中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了弘扬焦裕禄精神、爱岗敬业、履职尽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以“接地气、看农情、提素质”主题实践活动为平台,围绕现代农业、农村能源、河道管理、农村改革、农民收入等方面,先后组织开展了6次专题调研和实地考察,让全体干部深化了对省情、农情的认识,达到了知农事、长见识、察民情、改作风、促工作的目的。
这一做法很快被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推广开来。机关各部门纷纷组织开展“走访企业”、“学习焦裕禄精神,看甘肃新农村建设”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农村、工厂、科研机构、工业园区调研学习,切实提高了干部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岗位锻炼提升,问题倒逼提升
立足岗位锻炼,培养干部尽快成长,是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提升干部素质的又一重要举措。8月初,在全省乡镇人大工作座谈会筹备前期,机关组织了15个调研组,分赴全省各地进行高密度、大范围的调研。这次调研活动采取定人、定任务、定课题的手段,有意识地给干部出题目、提目标、压担子,使干部通过参与机关重要工作,在“经一事、强一能”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拓宽视野、丰富阅历。
面对工作中不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问题变为导向,通过解决问题提升干部素质能力,这个思路被省人大常委会机关转化成了行之有效的问题倒逼机制。11月初,机关党组坚持问题导向、着眼问题倒逼,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专项教育整顿活动,直指机关一些处室存在的管理不严、职责不清、制度不落实等问题。按照机关党组要求,各部门从日常工作和身边小事抓起,认真梳理工作中的失误和存在的问题,自查自纠,落实整改。
用工作检验素质提升的成果
素质提升,必须体现在具体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上。用正在开展的工作检验素质提升的成果,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想到了,也实实在在地做到了。
为双联点争取了232个项目,协调落实了22263.61万元资金,帮助农民群众解决了一大批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这个成绩,让省委授予的“民心奖”实至名归。
在机关组织开展的理论知识竞答和公文实务写作竞赛中,95%和90%的优秀率为扎实开展的学习培训点了个“赞”。
“机关文明程度得到提升,干部文明素质得到提升,为省直机关创建精神文明单位作出了榜样。”省直机关工委考核组对机关文明创建工作如此评价。
学风作风的转变,伴随的是能力素质的提升,带来的是常委会履职水平的持续走高。
《甘肃省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办法》成为国内首部引导、鼓励和规范公众参与立法活动的专门性地方性法规。《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成为创制性立法、发挥人大在地方立法中主导作用的典范。
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专题询问为一体的监督方式,有力推进了全省重点工作的开展和民生问题的解决,深受群众好评。
继续深入推进的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已成为甘肃人大工作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遍布全省各地的1853个“人大代表之家”成为代表闭会期间依法履职、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
坚持改革创新,制定的《甘肃省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规范》和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及省委充分肯定的“12345”强基固本工程,必将引领甘肃省在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形成人大工作整体合力上迈出坚实步伐。
“提升干部素质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努力探索,积累经验,持续抓下去,坚持抓出成效。”张绪胜表示。
在2014年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提出,2015年为拓展深化年,重点加强机关干部的教育管理;2016年为巩固提升年,实现机关干部的“一专多能”。通过3年时间的努力,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娴熟、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机关干部队伍。
素质提升,永远在路上;久久为功,没有“稍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