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多明在宣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时强调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各项工作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8:20:49
12月3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多明在临夏县开展双联工作期间,向该县土桥镇重台塬村干部群众宣讲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这是继11月12日,在双联点山丹县向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及县直部门科级以上干部宣讲之后的第二场宣讲。周多明强调,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全会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注重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各项工作。
在山丹县宣讲时,周多明全面介绍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出台背景、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并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方面对《决定》的主要内容做了深入解读。
周多明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深刻论述了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分析了法治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精辟论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处理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论断,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进行了全面部署,既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庄重宣言,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路线图。
在临夏县土桥镇重台塬村,周多明结合当地实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和当地干部宣讲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他说,会议的主要精神实质就是依法治国,和基层联系最紧密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周多明指出,双联行动开展以来村里变化大,这源于省委的正确决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我们党借鉴了国外成功的经验,总结了中国历史的教训,经过长期探索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对依法治国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在废除旧法统的同时,抓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后来,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左”的错误,逐渐对法治不那么重视了,使得我国的法治建设走了很大的弯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法治遭到严重破坏,付出了沉重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经验和教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我们党要在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保证国家统一,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依法治国。要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办好,最关键的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周多明说,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面对的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期盼和要求之高也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总体上看,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形势是好的,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凸显,党风政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大量矛盾和问题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相关。市场经济应该是法治经济,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社会。要解决经济、社会、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克服公器私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现象,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反对特权现象、惩治消极腐败现象等,从根本上讲,还得靠法治,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们必须把法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焕发勃勃生机又运行井然有序,从而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周多明说,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和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同时,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了法律,就要严格执法,推进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周多明指出,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掀起学习热潮,认认真真地学习全会文件,深刻领会全会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周多明强调,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注重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各项工作;要同推动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把目标、责任落实到思想上、规划中,落实到产业发展、增收致富等方方面面的具体行动中,在落实上下功夫,在发展上见成效,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实际成果推动全省法治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