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西部十二省(区、市)人大教科文卫工作研讨会情况汇报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6:04:42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职业教育的地方立法工作,交流经验,研究问题,研讨职业教育发展对策和工作思路。
会上,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道宏代表陕西省人大常委会致欢迎词,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佐书同志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期间,各省区市的同志们围绕主题作了交流发言,重点交流了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经费保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就业准入制度、发展职业教育措施及法规修订等方面的情况。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玉琴、教科文卫办公室副主任刘士华、综合处处长周林江、干部于渤参加了会议。我省以《立足省情,加强立法,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为题在大会上发了言。
通过交流探讨,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和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西部地区充分开发人力资源,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素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会议通过讨论认为,西部地区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规模相对较小,基础建设滞后,师资力量薄弱,与其它省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职业教育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社会认同度低。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基础仍然薄弱,无论是从政府投入还是从社会认同度来说,都还处于弱势,社会影响仍然较低,招生较为困难。二是管理体制与办学体制还不够完善。政府涉及职业教育的各管理机构的职责不够明晰、分工不够明确,区域统筹难度较大,职教资源、资金不能形成合力,影响了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三是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市县两级财政困难,投入有限,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实习、实训条件差,设施陈旧,设备落后,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学生技能培训要求。四是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较弱。教师数量少,生师比偏高;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比例低,真正具备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精通专业理论与实践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严重缺乏。五是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为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
各省区市发言强调: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从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发展生产力,是强国富民和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的高度来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转变观念,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1、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相关法规,为职业教育事业提供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一方面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进行的修订工作,另一方面对各省区市地方法规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2、多渠道筹措职教经费,着力解决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建立职业教育专款专用的财政性经费逐年增长的长效机制,落实城市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在地、县一级普遍设立职教专项资金,支持职业教育院校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等办法有效解决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
3、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要组织有关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反映职业教育规律和特点,符合职业教育实际的职业教育师资编制标准,加强教师培训,拓宽职业学校面向社会聘请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专业教师的渠道,建立起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机制。
4、大力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职业教育,要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和就业优势,大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引导人民群众转变教育观、人才观、择业观,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总之,这次会议开得圆满成功,进一步加强了西部各省、区、市之间的沟通联系,开拓了视野,拓宽了思路,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新时期人大教科文卫工作的信心和责任。研讨会最后商定,2010年西部十二省(区、市)人大教科文卫工作研讨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承办。
教科文卫委员会
刘士华 周林江 于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