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陈知庶刘巨魁:西北战场的战略决战 纪念兰州解放60周年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6:06:00

 


西北战场的战略决战——纪念兰州解放60周年


甘肃省军区司令员陈知庶、政委刘巨魁



1949825下午4时,解放军二兵团四军十师三十团、三十一团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拿下主阵地——兰州狗娃山。原本报记者司马提供


  60年,天翻地覆,换了人间。伴随着人民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兰州这座历史古城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当透过时光的隧道回眸1949820日至26日,人们不会忘记,这里曾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惨烈血战,无数英烈为兰州的解放血洒热土,血染红旗。他们的功勋永载史册!他们的英名永垂不朽!


  兰州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惨烈的城市攻坚战之一,我军战史把它与上海战役并列为著名的城市攻坚战例。这一伟大战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兰州人民的自豪。在纪念兰州解放60周年之际,再次将那段气吞山河的历史画卷呈现给人们,用以告慰为兰州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同时也是为了让全省军民铭记参与解放兰州的全体将士和支前群众的感人壮举,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维护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从而进一步振奋精神,大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解放西北 兰州战役成为决定整个进程的关键


  兰州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甘、宁、青、新的交通枢纽,新中国成立前是西北政治、军事中心,是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马家军在此苦心经营几代人,根基深厚,气焰嚣张。


  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尤其是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几乎丧失殆尽,在军事、政治、经济上濒临绝境,我人民解放军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战略劣势的地位,解放全中国成为历史的必然。19494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过长江的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残敌,相继解放了南京、上海及江南的大片领土,并开始向东南、中南、西南进军。国民党政府分别向台湾、广州、重庆败退。在这种情况下,仍不甘心失败的蒋介石集团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盘踞西北的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部和退缩西南的白崇禧身上,企图保住西北和西南地区,待机卷土重来。


  428日,毛泽东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员兼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从太原前线召回北京,商讨制定了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战略决战方针。按照这一方针,第一野战军在扶眉战役中消灭胡宗南主力后,趁胜追击二马”(马步芳部亦称青马,马鸿逵部亦称宁马”)。毛泽东致电嘉勉彭德怀:打胡胜利极大,甚慰。不顾天热,乘胜追击打马战役是很对的。


  面对解放军的强大攻势,全线撤退的青、宁二马处于战、退两难的维谷之中。战则惟恐遭30万解放军的包围歼灭;退则担心失去甘、宁咽喉要地平凉,造成解放军直捣兰州、银川的不利形势。经过权衡利弊、反复斟酌之后,二马在静宁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平凉会战计划,准备依托六盘山,在平凉地区与我第一野战军决战。


  根据西北战局的发展,719日,第一野战军在陕西宝鸡县虢镇文广村召开了军以上干部会议,决定由原来的钳马打胡变为钳胡打马,并提出了实施平凉战役的作战计划。党中央和毛泽东完全同意彭德怀制定的平凉战役计划,强调说,打马是一个严酷的战役,要做好付出较大代价的准备,千万不能麻痹、疏忽大意。遵照这一指示,第一野战军总前委及时对钳胡打马计划作了具体部署。


  在生死决战的关键时刻,素来不和的青、宁二马为保存自己的实力勾心斗角,都不愿当出头鸟,因宁马提前脱逃,二马平凉决战计划胎死腹中。鉴此,彭德怀随即改变策略,分头追击二马83日,占领六盘山,割断二马的联系,使其各成孤军。


  遭分割的马步芳极度恐慌,但仍存侥幸。觉得青海是自己的大本营,草原广阔,人熟地利,兵源充足,便于部队机动作战;而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劳师远征,人地两生,补给困难。认为保住西北大局惟在于同解放军决战一场,而兰州有南山屏障、黄河天险,是决战的好地方。此时的蒋介石也深知,如果西北保不住,西南也就很难保住,决定利用青、宁二马的所有力量与第一野战军拼个鱼死网破。为此,委派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部长阎锡山,召集马步芳、马鸿逵、胡宗南等在广州召开了西北联防会议,策划了兰州决战计划,决定由马步芳部节节抗击,吸引和消耗第一野战军主力于兰州城下,然后集结宁夏的马鸿逵部和秦岭地区的胡宗南部攻击第一野战军侧背,三路夹击第一野战军于兰州外围。同时,还欲让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部进行东援。


  关于兰州决战的问题,中共中央进行了认真慎重的研究部署。毛泽东指出,解决青、宁二马应区别对待,其核心是打击马步芳。一方面,青马与我解放军长期对抗,残杀红军无数,十分疯狂反动,政治争取没有可能;另一方面,青马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在军事上比宁马强大,歼灭了青马,即可基本上解决西北问题。而马鸿逵是傅作义将军的拜把兄弟,曾派人向傅作义将军表示有向我求和之意,即使不投诚,只要歼灭了青马,宁马必然无心抵抗,可达一石二鸟之功效。毛泽东进一步强调指出,如果兰州一战能歼灭青马主力,大西北的解放便指日可待。这样,新中国宣告成立就更具条件了。由此可见,兰州战役能否实施及成败与否,将决定整个西北解放的进程,关系新中国的成立,是重中之重,关键之关键。


  84日,彭德怀、张宗逊等向各兵团发布了进军兰州的作战命令:以2兵团之3个军和19兵团之2个军分两路包围进攻兰州;由1兵团附62军突破敌右翼向马步芳青海老窝迂回,以动摇其军心,并拦阻和歼灭从兰州逃窜之敌。尔后西渡黄河,直取西宁。另以19兵团的64军在固原一带向宁马佯动,并准备阻击来援之宁马;以18兵团主力及第7军等三个军沿川陕公路前进,以钳制胡宗南部。第二天,又下发了《解放大西北的政治动员令》,我军独有的政治优势增强了全体指战员敢打必胜的信心,参战部队同仇敌忾、士气高昂。


  从89日起,第一野战军3路大军边打边向西挺进。由于长途行军,地广人稀,又逢雨季道路泥泞,粮食、鞋袜以及弹药接济不上,给部队带来许多困难。缴获的粮食没有时间磨面,只能煮麦粒为食。加上部队不适应西北高原气候,长时间露宿荒野、街头,不少人患上感冒、痢疾、疟疾等疾病。但广大指战员不为困难所惧,不为环境所屈,奋力前进。杨得志、李志民率领的右路第19兵团于19日进至兰州东南25公里的定远镇以东地区,并攻占了猪咀岭、张中店;许光达、王世泰率领的中路第2兵团于同日占领兰州城南20公里的阿干镇及9条路口,按计划抵进兰州城西、城南;王震率领的左路第1兵团和62军逼近临夏,钳制青马;周士第率领的第18兵团和7军在宝鸡、天水地区围困胡宗南残部,以配合兰州战役行动。


  在广州参加完会议的马步芳急赴兰州,对会战作了精心部署,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血本。用其精锐82军所属的三个师分别守卫兰州南山三大主阵地。以100师和青海保安一团守卫东面的马家山一线,以248师守卫正南的皋兰山,以190师守卫沈家岭、狗娃山。以129军的两个师为预备队,将新1师部署在东面的拱星墩,为100师的预备队,将357师部署在兰州西关七里河,用于支援沈家岭的190师,一个全美式装备的榴弹炮营配置于东教场,甘肃保安部队的3个团驻守东岗及城内,总兵力5万人。以陇南兵团91120军和宁马81军,共3万余人,配置在兰州东北靖远、景泰及打拉池地区,以保障兰州左翼安全,并相机从侧面袭击解放军;以新编的韩起功之骑兵军约2万人,以临夏为基地,保障巩固兰州右翼安全,并把守青海的大门。


  部署就绪后,马步芳自信兰州是他设下的一个陷阱,第一野战军进入兰州地区后,在他的正面抗击下,加上马鸿逵和胡宗南的两翼出击,就可全歼于兰州城下了。自命不凡地叫嚣要挽狂澜于既倒,定乾坤于西北。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