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家宝总理考察甘肃纪行:特别的牵挂 深情的嘱托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6:13:25
10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省委副书记刘伟平的陪同下,深入定西市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调查了解马铃薯交易情况和马铃薯品种繁育情况。
10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的陪同下,深入兰州金川科技园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考察。
“甘肃的这些地名、山名、水名,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党河、疏勒河……从西到东这几条大河,我都能数过来。我放心不下的是黑河流域的生态、石羊河的治理,再一个放心不下的就是敦煌。”“我在这个地方工作过十几年,最大的收获是我接触了许多甘肃的老百姓,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苦,什么叫乐。为什么生活,为谁工作。是这个地方培养了我,这比什么都重要。”
……
10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定西、兰州等地,就扶贫开发、企业发展、生态建设、改善民生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深色夹克衫、浅灰色旅游鞋、和蔼可亲的笑容,这位总是精力旺盛不知疲倦的共和国总理再一次踏上甘肃这片热土,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送到了千家万户。在两天的考察中,温家宝走村串户,进企业,访科研院所,和员工倾心交谈,与干部群众共商发展大计。一路走来,他的真诚告白和深情寄语,感动了许多人,给陇原2600万儿女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一)
金色,是陇原入秋的色彩。大地金黄,层林尽染,到处呈现着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17日一大早,温家宝乘车来到定西市安定区赵家铺村进行考察。该村近年来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产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依托退耕还林还草和积极发展旱作农业,走出了一条“山上退耕种草保植被,山下舍饲养殖建沼气,沼液肥田壮畜调结构,剩余劳力输出增收入”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子。
沿着蜿蜒的道路,登上金盆山。和风拂来,青山如洗,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里种满了侧柏、苜蓿、柠条等,给昔日的荒山披上了一层色彩绚烂的外衣。
当地干部介绍说,自2003年以来,赵家铺村抢抓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机遇,在金盆山完成退耕还林6000亩,荒山造林5000亩,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总理听了后高兴地点点头,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各级政府必须把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林权改革、畜牧养殖等结合起来,发挥综合效益。
下山前,温家宝和陆浩、徐守盛培土浇水,亲手种下一棵云杉,为大山增添了一抹绿色。
随后,温家宝来到村子里看望村民。贾信家的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总理走进厨房,看到沼气灶,一边亲自点燃沼气,一边询问村子里沼气建设情况。
走到院子,村民们激动得围拢过来,总理亲切地和大家握手,招呼大家坐下,拉起了家常。“你现在退耕还林有多少亩地?”总理问贾信。“25亩。”“一年能拿多少补贴?”“4000多块钱。”“这是一举两得。既种了树又赚了钱。”总理爽朗地笑了。
从土豆、玉米的价格到销售,以及外出务工、家庭收入情况,总理问得十分仔细。当听说贾信全家四口靠退耕还林补助、种植马铃薯和玉米、畜牧养殖和外出打工,一年能收入上万元,总理十分欣慰,深情地说:“过去人们常说‘陇中苦瘠甲天下’,指的就是定西一带,意思是这里是天下最苦的地方,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但是这些年我们这个地方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得益于我们产业结构调整,依靠耐旱的小土豆,做起了大产业;二是得益于退耕还林,大家既得到了补助款,又改善了水土流失的状况;三是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加了一些收入。”
谈话间,好客的主人端来一盘煮熟的土豆和咸菜请总理品尝。温家宝拿起一个尝了尝,赞叹道:“味道不错!”
总理环顾四周接着问道:“你们还有什么要反映的事?”
有村民提出,种粮有补贴,种马铃薯能不能也给补贴?
温家宝笑着回答:“书记、省长一路上也给我说这个事,这个我们回去考虑,好吗?”
总理的平易近人,使大家敞开了心扉。站在总理身后的一位村民建议说:“有一些地既不能修梯田,也不能种庄稼,国家能不能再给我们增加一些退耕还林的面积?”
在热烈的气氛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掏心窝子的话都向总理诉说了出来。
看着欢天喜地的村民,看着大家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温家宝被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他充满感情地说:“党和政府惦记着你们。记忆里我到定西来过四到五次,一次比一次要好。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时候,光那条土路就跑了半天,还没跑到山头。现在路好了,修到山上了,孩子上学解决了,低保解决了,慢慢我们还要解决养老保险,大家还是有盼头的,一年会比一年好。特别是几十年梦寐以求的引洮工程一期已经上马,将来有望使缺水问题得到缓解,让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
总理的话,说得大家心里暖暖的。秋日的阳光照在每个人幸福的脸庞上,阵阵开怀的笑声在这农家院落久久回荡……
定西土豆产业的发展一直是温家宝心头的一个牵挂。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听取了被称为“土豆代表”、安定区马铃薯经销协会会长刘大江关于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发言后,高兴地说:“小土豆、大产业、管大用!”今年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总理又对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寄予殷切期望。
17日上午,总理来到凤翔镇南川万亩马铃薯基地进行视察。一下车,总理径直走向田埂。正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堆放着一袋袋刚刚收获的土豆,人们忙得热火朝天。温家宝从村民郭涛手里接过铁锹,也挖了起来,一锹下去挖出了5个。总理弯腰拣起一个沾满了泥的土豆,和郭涛亲切地交谈起来:“种了多少亩土豆?亩产多少斤?一亩收入多少?”
郭涛回答说:“种了12亩土豆,每亩2000多株,大约3000斤,一亩纯收入四五百块钱。”
临走时,总理伸出手要和郭涛握手告别。郭涛迟疑了一下,说:“总理,我的手有土,脏。”总理微笑着说:“没关系,我的手也有土。”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郭涛的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上午11时许,温家宝来到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在交易市场里,在装满马铃薯的汽车上,在高高的围墙上都站满了闻讯而来的村民,大家都想亲眼看一看总理,许多人打出了横幅,高喊着“总理好”,“总理辛苦了”。温家宝面带微笑,向大家频频挥手致意。总理与前来卖土豆的农民和收购的客商交谈,详细了解土豆的销售情况。他鼓励大家要继续努力,把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
考察期间,温家宝还来到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企业是省里制药行业骨干企业之一,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全省医药行业前列。多年来公司利用定西及周边地区种植的当归、黄芪等中药材研发生产出多种中成药,有力地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在参观了公司的产品展厅后,温家宝从工作人员手里拿过话筒,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刚才我看了农业,一个退耕还林,一个小土豆大产业,把定西的农业面貌改变了。其实定西另外还有一个优势是中药材。今天看到的这些药材都是常用的中药材,但它们又是全国人民离不开的一些药材。定西的经济发展应该走特色产业之路,药材加工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希望扶正药业还有甘肃其他的制药厂,都能充分利用甘肃这一宝贵的资源,把农民的种植和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既让农民得实惠,又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
(二)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是采、选、冶配套的大型有色冶金和化工联合企业,拥有世界著名的大型富含镍、钴和铂族元素等多金属共生矿。是全球同类企业中生产规模大、产品种类多、产品质量优良的知名企业。
总理十分关心金川公司的发展,曾多次询问金川的情况。2004年,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的审议时,总理对金川公司提出过六点要求:“要注重科技进步;要注重综合利用;要注重质量效益;要注重开拓市场;要注重深加工;要注重改革机制。”
言犹在耳,17日下午,总理又专程来到兰州金川科技园,走进综合研究大楼,参观展厅并和科研人员亲切交谈。
在生物冶金实验室,温家宝了解到企业正在着手研究用“吃”矿物的细菌提取矿物,他说:“我上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细菌是可以吸收矿物的,今天我是第一次看到用生物来提取矿物。”
当了解到金川公司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上取得了新突破,温家宝感到十分高兴。他说,我曾经在人大会上对甘肃的代表讲到过金川,要做到六个注重,其实它的核心是矿产的综合利用。金川是一座聚宝盆,对这个聚宝盆进行综合研究,非常有意义。我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要吃干榨尽,吃干榨尽就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我们不仅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减少对人类的污染,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这个意义相当深远。
从实验室出来走到综合研究大楼大厅,面对围拢过来的员工,温家宝感慨地说,金川的发展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很多有功之臣有的已经去世,健在的也已上了年纪。温家宝还深情地回忆起他的老朋友汤中立院士发现金川二矿区的经过,以及关心支持金川公司发展的老领导的故事。言语之间,总理流露出的真情让人感动。综合大楼大厅和二楼走廊站满了工作人员,却鸦雀无声,大家都在静静地聆听。
临别时,温家宝说:“金川是中国的一个骄傲,我希望金川在有色金属矿产综合利用方面,也成为中国的骄傲。它的意义和影响绝不单单是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而是整个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这点来说,你们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做好,党和政府会给金川的科学研究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顿时,大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关注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歇,欣慰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结束对金川公司的考察后,温家宝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兰州石化公司。
兰州石化公司前身是兰炼、兰化两家企业,于1958年建成投产,属于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是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炼油化工生产基地,素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目前,公司集炼油、化工等为一体,是西部重要的大型炼油化工基地。
乘车绕厂区环行一周参观后,温家宝走进大乙烯控制室,与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并听取了企业负责人的介绍。当听到今年兰州石化在金融危机中逆势而上,克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并且新建的生产装置取得重大进展时,温家宝表示祝贺。他说,从“一五”期间156个重点项目开始,兰炼、兰化就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共和国炼油化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里不仅有着很好的技术装备,而且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现在厂里有3万多人,其实追溯起来,半个多世纪已经几代人为此作出了贡献,党和政府以及人民感谢你们。
在谈到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时,温家宝面色凝重,语重心长地说,加快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性重点技术,这是石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不能总依赖别人,依赖别人的最大危险就是容易被人卡脖子。他勉励广大技术人员要刻苦钻研,力争早日突破一些核心技术,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
温家宝还特别叮嘱石化企业发展要注意与市场相适应,同时,要特别重视节能减排,做好环保和污染防治工作,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再补充说一点,这也是陆浩、守盛同志最为关心的。现在油气由西到东输送,兰州确实是一个中心地区,是一个枢纽,再加上兰州石化几十年打下的基础,又有新的经验和技术,的确是有必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在整体布局上要充分考虑兰州这个特点和优势。”总理的一席话令在场的所有人感到振奋,话音刚落,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对总理关心的感谢,更是对总理深情嘱托的回答。
(三)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是专门从事干旱沙漠、高寒、极地环境与工程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西北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的核心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为国家解决西北地区在资源、环境、重大工程和社会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提供了科研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
温家宝十分关注甘肃冰川、冻土、沙漠生态问题。17日晚上6时30分许,温家宝不顾一天的劳累,从兰州石化驱车来到中科院寒旱所考察,并看望慰问科研人员。
在展厅和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个造型别致的模型和珍贵的试验样本,反映了该研究所目前最先进的科研成果。温家宝一边仔细观看,一边听取汇报。他对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并嘱咐大家,常年在高山、沙漠、冻土地带工作,环境十分艰苦,一定要锻炼身体,爱护身体。同时要努力钻研业务,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沙漠、冻土以及冰川,应当涌现出最优秀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谢谢你们等了我很长时间。”一走出实验室大门,温家宝就向守候在门口的工作人员致以问候。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站在实验室前的台阶上,温家宝的声音沉稳有力:“我对这个所比较熟悉。在我印象当中,原来叫沙漠冰川冻土研究所,现在改名字了,改得更现代化了。”
略微停顿了一下,温家宝说:“我们国家有16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和沙化土地,有近150万平方公里的冻土层,有近6万平方公里的冰川,这加在一起占我们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又是生态比较脆弱的地方,比如沙漠区很多地方蕴藏着石油,冻土区和高山区蕴藏着矿产,但是它的生态又非常脆弱,加上这些年环境的变化,给我们生态保护带来许多新的课题,我们很需要这样一个研究所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你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光荣的、重要的和艰巨的。”
温家宝说:“你们对国家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比较有代表性的像突破了冻土层难关修建青藏铁路,宁夏沙坡头的沙漠治理,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而且可以说是具有世界水平的。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几代的科技工作者。老一代像
温家宝还谈到了他关心的四件事:第一,甘肃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要保护和可持续地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第二,要合理安排好黑河水,调水是需要的,但要科学地考虑整个流域的生态。第三,要拯救两个地方,一个是民勤,一个是敦煌,不要让它们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和第二个楼兰。第四,要保护好祁连山的冰川,没有祁连山冰川,就没有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用水。
其中黑河调水问题总理十分关心。考察期间,他反复强调,黑河水是河西走廊重要的生产生活用水,养育着河西走廊的人民,黑河调水必须做到科学和可持续利用,一定不能影响河西走廊这块绿洲的繁衍生息。
在中科院寒旱所考察期间,温家宝还专程看望了施雅风院士,祝老人家健康长寿,晚年幸福。
(四)
17日晚上8时许,兰州宁卧庄宾馆6号楼会议室灯火通明。奔波了一天的温家宝连夜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陆浩从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灾后恢复重建、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党的建设等五个方面汇报了甘肃的工作。
温家宝对甘肃省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甘肃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今年以来,甘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经济继续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经济和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温家宝指出,中央十分重视甘肃的发展。加快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不仅仅是甘肃自身的需要,从全局来讲,也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保障我国生态安全、构建西北地区生态屏障的需要,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所以,甘肃的同志要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加努力地开展工作,尽快地把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温家宝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要进一步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要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要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认真贯彻民族政策,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在座谈会上,陆浩的一席话道出了甘肃人民的心声:总理对甘肃人民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一直牵挂着甘肃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每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都亲自参加甘肃代表团的审议,多次对甘肃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重要指示。近年来,总理不辞辛苦,多次来到甘肃考察,对我们的工作进行面对面指导。2007年国庆期间,总理专程到民勤视察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情况。去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5月14日总理亲自打电话询问甘肃的灾情,6月21日亲赴陇南灾区,检查指导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总理这种亲民爱民的情怀,求真务实的作风,使我们深受感动,深受教育,对我们搞好各项工作是极大的鼓舞。
这是巨大的鼓舞,更是前进的动力。陆浩表示,总理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要求,正是我们当前和今后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我们一定要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把甘肃的事情办得更好,绝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和总理的深情厚望。
座谈会结束时已是晚上10时20分。夜幕下的兰州一片宁静安详,璀璨的灯火照亮了整个城市的夜空……
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张平、谢伏瞻、丘小雄、项兆伦、王军、田学斌、王国良、李润田等一同考察。
省领导刘伟平、罗笑虎、姜信治、陆武成、张津梁及李沛文分别陪同考察。
更多阅读